2023廣州車展正式全球首發的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不僅帶來該級別前所未見的突破性設計以及對標BMW旗艦車型的智慧、豪華和舒適,更在BMW 5係歷史上首次推出創新純電動BMW i5,為中大型豪華車設定了電動豪華的基準。新車所呈現的標杆級豪華品質,孕育于超強研發體系和嚴苛的驗證測試,更兌現于領先的生産工藝和精準無誤的生産理念。
恪守嚴苛標準 只為交付卓越豪華品質
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量産前,不僅需要通過“煉獄式”研發驗證測試,生産線還需要完成全工藝試製,確保呈現給用戶高品質的駕乘體驗。在長達1年的試製階段,寶馬嚴格把控流程、採用超越行業的嚴苛標準,持續提高零部件和整車的品質狀態,並優化生産設備參數設定,最終使車輛及工藝成熟度完全達到量産標準。
為讓零部件真實尺寸與設計尺寸如出一轍,寶馬為每一款即將投産的車型都打造了整車CUBING——幾乎零公差的標準車身。CUBING是寶馬“零缺陷”理念的具象化身,如同一把極度精準的尺子衡量著零部件品質,即便車身零件的尺寸、開孔位置有微小偏差也無法與之匹配。寶馬不僅耗費重金用航空級鋁合金材料和高精度工藝打造CUBING,並將其始終存放在恒溫恒濕的環境,避免環境影響測量精準度。
為優化産線狀態,車身車間需要生産超過1,000台試製車,並將逐一驗證各焊點和連接點的強度等各項品質指標。寶馬還會不惜重金將焊點和連接點沒有返修的試製車輛運送至德國總部進行動態防腐驗證,讓車輛在各種強腐蝕性的環境中行駛以及浸水,拆解所有零部件並檢查腐蝕情況,確保車輛具有卓越的防腐蝕性。
AI不止創造GPT 還能鑄就高品質智慧豪華出行體驗
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的誕生地——寶馬瀋陽生産基地是BMW iFACTORY總體生産戰略的先鋒,完美契合“精益、綠色、數字化”的未來生産方式。這裡擁有世界級工廠的領先工藝、逾越行業的生産標準,以及寶馬人對高品質的堅守,全面淬煉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的至臻豪華品質。目前瀋陽生産基地已經上線了大約100項AI技術的應用。AI正在賦能更高水準的品質控制和一致性,使實時流程監控和即時數據分析成為可能。
大東工廠衝壓車間擁有業界頂尖的六序伺服萬噸級衝壓機,同時採用了行業首創的AI智慧質檢系統。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的工業相機以35張/秒的高速記錄衝壓零件的表面情況,每天拍攝超過200萬張高清照片,總數據量相當於1000部藍光高清電影。“永不疲勞”的AI智慧質檢系統由寶馬自主研發,不僅能檢驗生産線上每個零件,且僅需0.01秒就能快速完成單張照片的分析。檢測準確率也可逐步無限接近100%,甚至讓肉眼無法發現的微小縫隙也無所遁形,確保零部件以最佳狀態進入下一道工序。
白車身完成後,全新BMW 5係長軸距初見雛形,並將在涂裝車間披上精緻的禮服。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提供閃耀銅灰車漆,漆水中均勻分佈著粒徑為5-30微米的銅金色珠光粒,在燈光和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為讓用戶欣賞到這種美輪美奐的色彩,大東工廠採用了領先的AI涂膠和AI面漆打磨創新技術,保證每一台BMW的漆面都均勻細膩、精緻無瑕。同時在AI技術的加持下,自動光學檢測設備(AOI)的三台機器人會對每一台車拍攝超過10萬張照片,並以0.01毫米的檢測精度識別雜質、纖維、劃痕等微小工藝瑕疵,並將需要進一步調整的位置通過鐳射標記在車漆表面。進而,由經驗豐富的産線工人手工打磨至最佳狀態,以保證每一台BMW的漆面都具有豪華高品質的水準。
“地表最強”連接工藝 締造固若金湯的車身骨架
完整無損的衝壓工件進入車身車間,將在高度自動化的機器人“森林”裏變身全新BMW 5係長軸距的鋼筋鐵骨。在這裡,1,047台機器人完成焊接、鉚接、螺接和涂膠等19種世界級水準的“地表最強”連接工藝,將30種材料打造的超過430個零部件連接成白車身,自動化率高達95%以上。每台機器人和焊槍都連結到物聯網平臺上,並在平臺上利用AI技術進行數據的採集和分析,從而保證車身尺寸更精準。如果車身部件厚度誤差超過0.1毫米,則視為不合格,需要返工調整。
作為車身連接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涂膠工藝不僅適用於同種材料,也適用於異種材料,對車身強度、安全、防腐、減震、降噪性能,以及輕量化表現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也將對“豪華駕乘質感”産生重要影響。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涂膠總長遠超行業平均數據,不僅助力優化車身綜合性能,也為用戶避免了高昂的後期維修成本。
由高標準研發測試體系和更先進、更智慧的生産工藝合力打造的全新BMW 5係長軸距版,充分展示了寶馬的豪華底蘊,將以標杆級的豪華品質為用戶帶來卓越的智慧豪華出行體驗。(資料來源:寶馬汽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