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佈的最新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批發、零售滲透率雙雙突破50%。這一數據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歷史性節點,正加速向更加綠色、智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身處競爭白熱化的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主流合資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新造車品牌在價格和智慧化方面的衝擊,主流合資品牌也迸發出強勁的韌性,通過與中國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憑藉強大的體系力和豐富的經驗,保持著穩健的發展節奏。
摒棄盲目求快 著眼長遠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足2%,僅僅8年後的今天,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便達到了50.39%,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全球領先,為了跟上這一節奏,不少新造車品牌開始卷配置,激進佈局高階智慧駕駛或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通過登上熱搜榜賺取流量,以此來吸引消費者關注。然而,這些技術受到法規以及可靠性等綜合因素影響,其中很多並不具備量産條件,企業沉迷于過度的概念包裝,産品卻遲遲未見落地,消費者也陷入迷茫。
面對新概念層出不窮、新技術眼花繚亂的新能源汽車時代,部分主流合資品牌並沒有盲目求快,而是始終堅持長遠發展的目標。為了踐行長期主義發展理念,這些主流合資品牌基於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研發,並將在中國企劃研發的産品反哺到全球。
豐田汽車一直堅持“在離當地消費者最近的地方開展研發”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強在華本土化研發力度。2023年8月1日,豐田在華最大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更名為“豐田智慧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 IEM by TOYOTA),進一步強化智慧化、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與此同時,豐田將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家研發中心形成一體化研發體制,通過人才與資源優勢互補,大幅提高研發效率。
聚焦用戶體驗價值 提供個性化服務
相比近年來逐漸興起的新造車品牌,已經在國內打拼多年的主流合資品牌往往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聚焦用戶的真實需求,及時予以回應,已經成為主流合資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固定模式,並以此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以豐田為代表的主流合資品牌不追求技術先發的優勢,更善於推動技術的落地與普及。豐田秉承“以人為本”的開發理念,為消費者提供多場景下安全、安心、便捷的智慧化産品和服務。2024北京車展,豐田帶來了創新車型概念的“LF-ZC”,這款車將基本組件徹底小型化、輕量化,並能按照最佳空氣動力學佈局組裝,通過硬體和軟體的集成,成為一款能夠先行讀取用戶需求並自行成長的SDV,能創造出個性化的體驗價值。據悉,“LF-ZC”將在2026年面向全世界發佈。
豐田在本次北京車展上還正式展示了最新本地成果,包括兩款全新電動汽車“bZ3C”和“鉑智3X”。“bZ3C”以“Reboot”為概念關鍵詞,打造出活潑且具有標誌性的造型,以及可以讓Z世代的年輕用戶重啟心情的自遊空間。“鉑智3X”以年輕一代的家庭用戶為目標,以意味著舒適的移動客廳“Cozy Home”為理念,打造出舒適自在的大空間。兩款新車型將於未來1年內正式發售,將配備最新的豐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和智慧座艙,帶來更加安全舒適的駕駛感受,將為客戶提供全新的價值體驗。
此外,豐田賴以成名的混動技術也在持續革新,第五代智慧電混雙擎技術進一步向電驅深度進化。此次北京車展,搭載豐田最新混動技術的全新第九代凱美瑞和全新普拉多也與消費者見面。其中,新普拉多搭載 2.4T超級混動系統,全域加速,動力強悍,一舉扭轉豐田混動之前給消費者留下的“重能效輕動力”的印象,將豐田“讓消費者怦然心動”的發展遠景演繹得更加徹底。
除了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豐田也始終在關注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豐田很早便提出了“Mobility for All”的理念,依託豐富多樣的車型、方便且安全的內部構造和人性化配置,為老人、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提供了一個舒適便捷的出行體驗。本次北京車展,豐田推出了包括賽那、格瑞維亞在內的一系列福祉車型,並計劃在今年內導入純電動福祉車型,進一步豐富産品線。同時,還將推出福祉車租賃等運營服務。秉承“繼承與進化”理念,豐田不斷以用戶思維來思考産品的開發,為用戶帶來超越産品本身的價值與體驗。
專注多路徑技術路線 提升智慧化競爭力
相較于押注單一技術路線,多元化産品佈局顯然更符合當下市場需求和企業可持續發展。豐田一直堅持多路徑技術路線,實現HEV、PHEV、BEV以及FCEV多條技術路線並行發展,充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並努力為中國2030碳達峰和2060碳中和做出貢獻。
産品方面,豐田計劃在2026年,面向市場推出次世代BEV産品,其電耗將控制在較低水準,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000km,2030年全球BEV産品銷量預計達到350萬輛,其中次世代BEV産品將佔到170萬台的水準;豐田在氫能領域已有30年的研發與積累,面對燃料電池市場規模的逐步擴大,豐田要以研發、生産、銷售一體化的形態推進商業化落地,並預計在2030年達到10萬台的訂單規模,其中大部分來自商用車。
自動駕駛領域,豐田與戰略合作夥伴小馬智行的合資公司于4月26日正式成立,雙方將引領行業共同推進L4級無人駕駛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提供穩定的運力,助力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及持續發展,助力智慧網聯汽車行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豐田“創造充滿多樣性與笑容的未來移動出行”的想法,使更多的夥伴産生了共鳴,並願與豐田共創未來。2024北京車展上,豐田正式宣佈將與騰訊集團開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豐田將結合騰訊的AI大模型、雲、數字化生態等優勢能力,與豐田的SDV等豐富的移動出行相融合,為每位用戶打造個性化、多樣化的移動出行體驗,並將共同創造未來移動出行的新價值。
外界普遍認為豐田等主流合資品牌對於電動化發展持觀望態度,並且轉型速度緩慢,實際上,豐田等主流合資品牌只是遵循著穩健的電動化發展節奏。作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龍頭品牌,豐田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圍繞“電動化”“智慧化”“多樣化”三個方向,繼承安心可靠的品牌基因,積極適應新時代汽車市場的發展要求,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以技術落地和普及為目標,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資料來源:豐田中國)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