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2025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榜100強榜單正式發佈:豐田奪冠
2025-02-13 15:08: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2月13日,《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汽車品牌價值100強榜單報告》正式發佈。《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汽車品牌價值100強榜單報告》由Brand Finance總部每年在英國倫敦發佈。報告各板塊包括各上榜全球汽車品牌的核心指標表現、優秀品牌最新的創新與技術研發亮點以及Brand Finance對全球汽車品牌在可持續發展等關鍵領域的洞察與展望。Brand Finance是國際估值標準委員會(IVSC)中唯一的品牌估值機構。

【汽車頻道 資訊】2025全球汽車品牌價值榜100強榜單正式發佈:豐田奪冠

  在強勁的銷售業績和對混合動力汽車的戰略性關注推動下,豐田實現了品牌價值和品牌強度的雙增長,其品牌價值增長了22.9%,達到647.4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汽車品牌;品牌強度指數(BSI)得分為92.3分(滿分100分),品牌強度評級為AAA+,相較于去年的AAA評級有所提升。豐田憑藉其對混合動力汽車的重點佈局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廣泛認可,消費者既希望提升燃油效率,又擔憂純電動汽車帶來的基礎設施問題,而豐田的産品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此外,在材料成本持續上漲的背景下,豐田通過優化生産和保持盈利能力鞏固了其市場領導地位。人工智能驅動的供應鏈管理和多樣化的産品組合進一步促進了品牌的持續增長。梅賽德斯-奔馳的品牌價值下降了10.8%,降至530.2億美元,保持第二名的位置,其品牌強度指數(BSI)增加了3.2分,達到88.4分(滿分100分)。由於中國市場需求放緩,導致其整體財務表現受到影響,在本年度兩次未能達到收入目標。特斯拉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強度指數分別下降了26.2%和15.6分,降至429.9億美元和64.9分,排名第三位。這一顯著下降主要歸因于收入未達預期、電動汽車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在中國等關鍵市場實施的價格下調策略。

  中國品牌中,比亞迪已連續五年實現品牌價值的穩步增長,其品牌價值增長了16%,達到140.3億美元,以全球第12名的成績位居中國汽車品牌之首,展現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實力。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比亞迪不僅在電池技術研發方面處於前沿地位,還在全球範圍內積極擴展市場佈局。近年來,比亞迪推出的多款新能源車型,如“漢”“宋”和“唐”(排名分別為第44名、第54名和第64名)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還逐步打開了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全球的標杆。吉利品牌價值增長了13.8%,達到35.7億美元,以全球第26名的成績位居中國汽車品牌第二。作為中國領先的民營汽車製造商之一,吉利通過戰略性收購包括沃爾沃在內的多個國際知名品牌,迅速提升了其技術水準和品牌影響力。其旗下的領克也在全球市場中嶄露頭角,以84名的成績首次進入榜單,成為年輕消費者青睞的高端品牌。理想品牌價值增長31.8%,達到26.9億美元;長安汽車品牌價值增長15.7%,達到25.8億美元,分別位列全球第34名和第35名。哈弗品牌價值下降了29.8%,降至24.6億美元,作為長城汽車旗下的SUV品牌之一,哈弗仍以全球第38名的成績在中國SUV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哈弗品牌憑藉其高性價比和卓越的越野性能,在國內市場佔據重要份額的同時,也在俄羅斯、南美等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蔚來品牌價值下降了15%,降至18.2億美元;小鵬品牌價值下降了8.2%,降至11.9億美元,分別位列全球第51和第68名。

  另外,一汽解放、中國重汽、東風汽車、宇通客車和江淮汽車等也在全球排行榜中佔據重要位置,並且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這些品牌依託其在商用車及重型卡車領域的深厚積澱,持續在全球市場中保持強勁競爭力。

  Brand Finance中國區總裁陳憶登表示:“全球汽車行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階段,儘管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持續增長,但美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的增速已出現放緩跡象。政策不確定性、監管變化以及供應鏈挑戰正在重塑整個行業的戰略格局。與此同時,中國迅速崛起為全球領先的汽車出口國,憑藉其在電動汽車電池生産領域的主導地位及具有競爭力的成本定價策略,成功獲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傳統汽車製造商必須在保持現有盈利能力與投資于塑造未來出行方式的技術之間尋求平衡。未來,中國汽車品牌若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更加注重技術創新、打造品牌差異化及提升消費者體驗,以此來重塑品牌價值、提升品牌強度,最終實現更高的利潤率和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之路還應尤其關注“如何講好中國汽車品牌的故事”這一核心任務,以便最大化品牌的價值。這就需要一支時刻掌握市場脈動、科學高效推進品牌戰略並且國際化水準較高的品牌隊伍。”(圖/文 解金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