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産銷量首次雙雙突破1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40%,汽車整車出口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大增75.2%。比亞迪海外銷量猛增132%至47萬輛;奇瑞汽車累計出口突破500萬輛;地平線斬獲全球首張ISO 8800安全認證等一系列里程碑式成績,標誌著中國汽車産業正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走上去”跨越。
邁上新臺階,如何加快實現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如何建立出海的核心競爭優勢?在7月10日至12日舉行的以“提質向新,智贏未來”為主題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與會行業人士共同認為,隨著電動化加速汽車産業結構調整,人工智能新興技術與汽車加速融合,智慧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技術變革和科技創新的競爭制高點。中國汽車企業的全球化佈局正實現從“産品出海”到“生態出海”的升維,智駕科技企業也正從“技術引進”轉向“全球輸出”,通過標準化産品和開放合作模式,共同構建全球化協同網絡,顯著提升了中國汽車産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在全球化浪潮中開闢出特色航路,重新定義全球汽車産業格局。
産品價值全球競爭力重構
2025年以來,中國頭部車企加速産能出海,從單純出口轉向深度本地化生産,例如比亞迪在巴西、印尼、土耳其等國建立生産基地,5月在匈牙利設立歐洲總部及研發中心,計劃年底前將歐洲銷售網點擴張至1000家;奇瑞在海外共有10個生産基地,憑藉43%的出口占比蟬聯中國車企出口第一。這些佈局背後是國內市場的電動化、智慧化優勢躍升提供的強力支撐。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5年5月,中國乘用車批發銷量達231萬輛,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滲透率首次突破52.6%,其中自主品牌貢獻率達68.7%,智慧輔助駕駛功能將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因素。2025年,城區NOA進入主流車型區間,持續向15萬以下價格區間車型滲透。車企通過技術下放加速“智駕平權”進程,如地平線最新一代車載智慧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落地比亞迪天神之眼,依託行業領先的軟硬結合創新技術,助力比亞迪持續降低智駕使用門檻。同時,智駕方案針對海外市場進行場景優化和法規適配,推動了先進技術向新興市場普及。
人工智能已成為驅動汽車行業轉型的關鍵技術變數,創新則是塑造未來出行生態的核心引擎。像比亞迪與地平線這種技術與市場雙輪驅動的合作模式,正在重構汽車價值競爭要素。在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強調,面向電動化、智慧化發展新機遇,要深化企業間合作,共同塑造中國汽車産業良好形象,創新合作方式,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攜手打造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培育新的産業價值增長極。要促進智慧化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産、供應、管理和服務等全環節應用,由此推動汽車産業從産品智慧化向産業智慧化演進。
對於智慧駕駛行業的未來趨勢,地平線總裁陳黎明博士在此次論壇上給出了他的最新判斷,“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50%之後,汽車行業正迎來新的變革浪潮,智慧輔助駕駛的拐點已然來臨,未來將快速增長。”這一判斷基於三點:一是智慧駕駛是我國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在電動化和智慧化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規劃;二是城區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和高速NOA功能逐漸從高端車型下探至中低端車型,推動了技術的普及和成本降低;三是智慧化已成為消費者選擇電動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高端品牌中,智慧駕駛和智慧座艙備受關注。
“電動化加速全球汽車産業結構調整,智慧化與人工智能創新熱潮匯成洪流,邁向換道賽車下半場。”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看來,經過近年産業化實踐,以新能源汽車為載體,智慧化技術的集成應用取得較快發展,我國乘用車組合駕駛輔助滲透率已接近60%,中國在全球率先做出榜樣。
一批優秀的智慧汽車品牌和科技生態企業脫穎而出,不斷推出創新産品,加快實現向低碳智慧出行方式的轉變,使中國汽車産業加速融入全球發展。
産業鏈開放協同構建全球競爭力基石
近年來,我國汽車市場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持續拉動産業轉型升級,汽車出口量持續增長,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迅速。中國汽車産業的全球化佈局已形成“技術-市場-品牌”三重競爭力提升機制,推動中國從汽車製造大國向全球汽車創新中心轉變。
付炳鋒在論壇上判斷:“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1600萬輛,成為市場主導力量,標誌我國電動化轉型穩步推進,實現了從傳統油車主導到新能源汽車引領的跨越,為全球汽車産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可行的經驗。同時,中國汽車品牌加速進入國際市場,成為全球消費者的新選擇。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增長75.2%,産品已覆蓋全球200余個國家和地區,充分滿足了不同市場、地區的多樣化需求,中國汽車品牌在電動化、智慧化轉型浪潮中實現了質的飛躍,産品綜合技術水準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創新活力引發全球關注。”
在全球化進程中,中國車企出海超越了簡單的産品貿易輸出,而是逐漸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産品價值和服務標準,通過開放合作、資源共享凝聚發展動能,與産業鏈企業協同創新,重塑全球汽車産業格局。
以智駕企業為例,地平線今年4月獲得了全球首張且唯一的ISO/PAS 8800認證證書,該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2024年12月發佈的全球首個道路車輛人工智能安全標準。地平線獨創的“全域安全開發體系”首次實現三大國際安全標準的立體化融合,為智慧駕駛産品構建全鏈路AI安全防護網。這一認證不僅是技術能力的體現,更是進入全球市場的“安全信任護照”,保障合作車企的全球化需求,使中國車企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了一定話語權。
中國智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從硬體製造轉向技術標準輸出。陳黎明對此強調,地平線不僅支持國內主機廠的智慧駕駛系統生産,還支持自主品牌出海業務,並與國際頭部企業合作。今年上海車展,地平線宣佈與博世和電裝戰略合作,未來將共同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此前地平線與大眾汽車集團宣佈,雙方將在高階領域基於地平線全場景智慧駕駛方案HSD展開進一步合作,HSD將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為中國”戰略下智慧駕駛研發的重要技術支撐,通過CARIAD與地平線的合資公司酷睿程(CARIZON)加速研發落地,標誌著中國智駕技術從供應商升級為技術合夥人,這種技術反哺模式也改寫了傳統單向技術轉讓的合資邏輯,驅動智慧化標準向全球輸出。
中國汽車産業全球化已超越簡單的産能轉移,進入到技術共生與産業鏈融合的新階段。中國車企與科技公司正在實現從市場佔領到價值創造的跨越。“我們試圖在世界範圍內和同行、上下游建立汽車行業的統一戰線,爭取更多的合作夥伴,實現更多共贏的機會。”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在論壇上強調。
中國汽車的全球化競爭本質是産業鏈生態的競爭。領先的供應鏈企業也在緊跟汽車出海大勢,打開新的增長空間。陳黎明對此表示,地平線希望與産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人人愛用的智慧駕駛産品,兌現智慧駕駛的用戶價值。通過與中國頭部車企深化合作助力中國汽車出海,同時與全球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加速下一代智駕創新。目前地平線已經為客戶提供800萬套方案,今年會突破1000萬套,助力200多款車型上市。
中國汽車産業的全球化發展不僅是汽車企業市場拓展的需要,也是汽車強國戰略的必行之路,唯有通過技術共生、生態共建的戰略耐心,方能在全球汽車産業變革中實現從“追趕者”向“引領者”的跨越。(文/楊曉紅 圖/比亞迪 地平線 中國汽車論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