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廣汽集團大幅預虧加大轉型難度
2025-07-16 09:35:51來源:經濟參考報責編:田蜜

  作為燃油車時代的頭部車企之一,廣汽集團(601238.SH)日前發佈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8.20億元至26億元,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在2022年合併口徑營業收入突破千億並提出2030年“萬億廣汽”的目標後,廣汽集團已連續兩年出現凈利潤下滑。

  在近期舉行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表示,廣汽集團將全力打好關乎未來的用戶需求戰、産品價值戰和服務體驗戰這“三大戰役”,再造新廣汽。對於當下的廣汽集團,新任掌門人能否儘快改變業績下滑和以埃安品牌為代表新能源車型需要提振銷量這兩大核心難題,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上半年轉盈為虧

  儘管在今年一季報的鋪墊下,市場對於廣汽集團不樂觀的業績表現已經有所準備,但此次廣汽集團業績預告中的虧損幅度,依然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根據業績預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廣汽集團預計上半年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8.2億元到26億元,預計扣非凈利潤為虧損21.2億元到32億元。

  對比來看,去年上半年同期,廣汽集團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5.16億元和-3.38億元。從廣汽集團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度虧損且虧損幅度較大來看,業績下滑已然成為廣汽集團不容忽視的挑戰。

  具體到上半年各品牌銷量表現來看,廣汽豐田銷量為34.47萬輛,同比增長2.58%,成為唯一銷量增長的品牌。廣汽本田銷量為15.46萬輛,同比下降25.63%。廣汽傳祺銷量為14.63萬輛,同比下降22.55%。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銷量為10.87萬輛,同比下降13.97%。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合計為15.41萬輛,同比下降6.08%。

  對於上半年為何凈利潤出現虧損,廣汽集團給出了四點解釋,一是公司于報告期內推出的幾款重點新能源車型,銷量仍處於爬坡期,未達計劃目標,多個主力車型受價格戰影響,收益下滑;二是既有銷售體系與新能源轉型需求存在結構性錯配,行銷體系效能提升較慢。三是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改革落地顯效尚需時間,報告期內公司新産品開發效率提升和各領域成本控制仍在持續推進;四是公司海外銷售基礎薄弱,在渠道建設、産品管理、經營協調方面仍有待提升。

  對於後續如何調整,廣汽集團在公告中表示:“下半年,公司將堅持推進‘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工作,通過推出增程版新車型、加快渠道下沉、加強新媒體行銷等系列組合拳,努力提升銷量,改善收益。”

  合資品牌風光不再

  從“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的戰略佈局不難看出,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將成為廣汽集團發力的兩大關鍵點之一。

  曾幾何時,通過與本田、豐田等國際汽車巨頭建立合資企業,廣汽集團快速成為業內龍頭之一。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自主品牌的崛起,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普遍遭遇發展瓶頸,曾經躺在功勞簿上的“現金奶牛”,在新能源浪潮的席捲下也面臨轉型的陣痛。

  梳理廣汽集團此前披露的産能利用率,便不難發現合資品牌在銷量層面所面臨的挑戰。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公司旗下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工廠的産能利用率分別為99.71%和113.32%,也與彼時突破千億元的營收表現相契合;但設計産能20萬輛的廣汽三菱工廠,産能利用率則已只有17.75%。

  2023年,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工廠的産能利用率分別降至84.57%和95%;廣汽三菱則因實施虧損合資企業重組方案,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以助廣汽埃安快速實現産能擴充。

  而到了2024年年報,廣汽集團並未披露合資品牌詳細的産能利用率,僅表示:“截至報告期末,集團汽車産能為289萬輛/年。集團對部分産能進行優化,同時廣汽埃安長沙智慧生態工廠、廣汽本田新能源工廠實現竣工投産。”

  除了銷量層面的下滑,與部分合資方的內耗更是反映出傳統合資模式的結構性危機。以近期備受關注的廣汽菲克公司破産為例,巔峰時期,廣汽菲克曾在2017年創下年銷突破22.2萬輛的紀錄。

  2018年機油事件曝光後,廣汽菲克由盛轉衰,2022年初的股比之爭更是徹底撕裂了合作根基。2022年1月,Stellantis集團單方面宣佈計劃將持股比例從50%增至75%,並表示“廣汽集團與Stellantis已同意交易的相關手續,但仍需經監管部門批准”。但廣汽集團當晚就回應,稱此發佈行為“未經我方認可”。股東間的博弈最終導致合作破裂,為廣汽菲克最終退出中國市場埋下伏筆。

  自主品牌肩負重任

  事實上,廣汽集團對於自身所面臨的困境並非毫無準備,在去年年底廣州車展前夕,廣汽集團高層身著統一工裝形象對外,便被視為向外傳遞了發起改革、二次創業的決心。

  在廣汽集團為期三年的“番禺行動”中,提出到2027年計劃實現自主品牌佔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將發力自主品牌作為轉型的“系統性”藥方。

  從6月單月的銷量來看,“番禺行動”的成效已初步顯現。6月銷量數據中,廣汽埃安終端銷量為27848輛,環比增長4%,併入選《2025年全球獨角獸榜》;廣汽傳祺銷量為28832輛,環比提升22.4%。但在激烈的市場競逐下,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依然肩負重任。

  從廣汽集團近年的佈局來看,其相繼發佈了飛行汽車品牌GOVY、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GoMate和廣汽星靈AI,志在打造立體智慧出行新格局,並孵化投資50余家智駕企業,業務覆蓋從AI晶片到Robotaxi運營的全産業鏈,構建起自主可控的智慧生態,取得了諸多豐碩的科技成果。

  但顯然,前沿科技的諸多佈局離不開穩固業績基本盤的支撐,無論飛行汽車和智慧駕駛的技術實力如何突出,同樣需要車型銷量來實現功能的落地,需要持續的現金流來保障平穩運營。對於當下的廣汽集團,腳踏實地提升銷量,從而推動凈利潤的扭虧為盈,或許才是真正的當務之急。(記者 于典)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