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長城汽車成立35週年之際,《人民日報》刊發對長城汽車的專題報道《長城汽車堅持自主研發創新——著力做強做大民族品牌》。文章高度肯定了長城汽車35年間取得的成績,文章指出,長城汽車能夠從冀中平原的一家鄉鎮機械廠成長為産品遠銷全球170余國的國際車企的關鍵,在於堅持把技術作為發展的引擎,矢志不渝推進研發創新。
掌握核心技術 踐行製造強國使命
1990年,長城汽車以皮卡製造為起點,歷經35載開拓奮進,已構建起覆蓋全出行場景的六大品牌矩陣——哈弗、魏牌、坦克、歐拉、長城炮、靈魂摩托,實現了多品類佈局。35年來,長城汽車始終將核心技術視作生命線,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創新。
2025年,總投資達5.1億元的長城汽車多角度碰撞實驗室投入使用,該實驗室佔地3.9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標準足球場,是亞洲面積最大的獨立安全實驗室。實驗室設有五個碰撞分區,是全球汽車企業中首個具備主被動結合測試能力的自研實驗室,可模擬9000種道路突發狀況。碰撞瞬間,車外,每秒4000幀的高速攝影機精準捕捉0.1秒內的驚險畫面;車內,價值數百萬的感測器假人記錄著撞擊的每一個細節。
為了這0.1秒的安全,長城汽車努力了20年。長城汽車始終認為汽車關乎生命安全,早在2005年就組建了專門的安全技術團隊,並於2008年建成了國內汽車企業的第一個碰撞安全實驗室,20年的堅持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産品能給用戶帶來安全與幸福。
長城汽車多角度安全碰撞實驗室是全球汽車企業中首個具備主被動結合測試能力的自研實驗室,可模擬9000種道路突發狀況。
“汽車産業關乎生命安全,絕非一日之功。作為車企,必須將産品品質安全視為生命線,要用建設百年基業的信念來經營企業,不能為了一時的銷量而忽視甚至犧牲品質,我們要做難但正確的事兒 。” 魏建軍闡釋了背後的堅持。
這個實驗室只是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理念,堅持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長城汽車在10餘年前已投資近100億元建成了整體處於全球領先水準的試驗中心,具備新能源、熱管理等領域的2000余項試驗能力,及國內汽車企業的第一個碰撞安全試驗室;長城汽車還建設了本土廠商的首個綜合性試驗場,佔地面積約114萬平方米,約5個北京“鳥巢”那麼大,建有高速環道、動態廣場、測試山、疲勞耐久路、操縱性路、舒適性路、制動路、噪聲路等13個功能模組,包括100余種典型特徵的試驗道路,試驗里程總長超過50公里,並且配備了完善的配套輔助設施。其中,主要驗證車輛動力總成系統耐久性的高速環道,最大傾角44°,最高平衡車速為240km/h,均處於全行業領先水準。
35載的技術長征,使長城汽車的技術實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並在部分領域已躍居全球前列,引領全球汽車産業發展。2020年和2022年,長城汽車先後推出世界首款橫置9檔雙離合變速器和首款可滿足2030年排放標準的3.0升V6發動機;2023年,長城汽車量産了全球最高效的Hi4電混四驅系統;2025年,長城汽車推出全球同級別熱效率最高的4.0升V8發動機,在動力系統領域的技術實力一舉躍居全球前列,徹底打破外資在高端動力領域的技術壟斷。
長城汽車開發的智慧電混四驅系統Hi4,已擴展成為包括Hi4、Hi4性能版、Hi4-T、Hi4-Z和Hi4-G在內的技術家族。
此外,在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以“混動、純電、氫能三軌並行”技術路線引領變革;在智慧化賽道,長城汽車率先構建智慧駕駛技術體系佈局,成功將全球首個可量産車載認知大模型——SEE端到端大模型成功應用,以及國內領先的九州超算中心,更是可以賦能全場景高階智慧駕駛(NOA)——覆蓋全國98%城鄉鎮路況,實現全天候“行泊一體”無縫體驗。
這種變化源自長城汽車一致堅持的要掌握核心技術的信念。“汽車産業生而全球,技術是不同企業、不同國家之間競爭的核心。造車,核心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裏。”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堅信,全球汽車競爭的本質是技術話語權的爭奪,為此長城汽車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確保中國汽車在新能源與智慧化賽道的持續領先優勢。
立足生態體系打造 構建中國汽車向上發展新力量
35年來,長城汽車致力於進行産業鏈的垂直整合,打造了獨特的森林生態體系,它是一套以整車為核心,全面佈局新能源、智慧化等相關技術産業,實現多物種相互作用,並持續進化的生態體系,具有開放全面、共生共享、高效協同、進化成長的特徵。在森林生態體系作用下,長城汽車已成長為中國唯一、世界唯二的,實現在能源、智慧化兩大領域進行全産業鏈佈局的企業。
森林生態系統中的諾博汽車系統開發的、可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下個性化需求的智慧座艙系統
在核心汽車零部件領域,長城汽車在2018年將旗下的零部件公司全部獨立,成立了蜂巢汽車、精工汽車、諾博汽車和曼德電子等零部件企業,把它們和外部供應商一視同仁地對待。這次調整給它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激活了它們的創新與活力,推動它們走出保定,為德國寶馬等國際一流公司供貨,快速融入全球供應鏈。2024年,長城森林生態旗下有3家公司入圍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榜,其中蜂巢汽車排在第64位,精工汽車和諾博汽車分別排在第77位和第78位。
在電池領域,長城汽車森林生態體系下的蜂巢能源,佈局了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無鈷、三元、鈉離子、固態等多化學體系的動力電池,成為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將高速疊片技術引入方形電池領域的電池製造商。在電驅領域,長城汽車森林生態體系下蜂巢易創,圍繞“集成、高壓、高速、高效”四個維度,打造國際一流的電驅動産品;構建了M、L兩大平臺,擁有100kW到220kW的系列化産品,可覆蓋A到D級車型。在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森林生態體系下的未勢能源是國內最早佈局氫燃料電池領域企業之一,也是國內首個氫能全産業鏈核心技術佈局的企業。
森林生態系統中的未勢能源已開發出覆蓋陸運交通、船舶航運、工業建築及儲能發電等領域相關應用場景的氫能應用解決方案。
憑藉著強大的森林生態體系建設,使得長城汽車擁有更全面的體系佈局,也使其更加均衡發展,更垂直,更專注,不存在核心技術短板。同時,依託于全産業鏈佈局,也讓長城汽車實現了相對更低成本的製造,可為用戶進行利益讓渡,實現更具價值力、更出色的産品優勢。
在長城汽車看來,未來汽車的全球産業競爭,已從産品競爭及技術間的較量,上升至生態系統綜合實力的對決。因此,森林生態體系能讓長城汽車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更加清晰的戰略預判以及實時迭代的思維,永葆未來競爭優勢。
“‘十五五’時期,全球汽車産業和企業競爭的關鍵是會從産業鏈的競爭升級為産業生態的競爭。”魏建軍對森林生態體系中企業成長性的重視,絲毫不亞於長城汽車。因為在他看來,汽車強國不僅是生産端的強國,還要在渠道側、用戶側也需要形成自己的獨特競爭力;中國汽車企業銷量大並不意味著中國汽車産業實力足夠強,只有中國核心零部件企業能在全球供應鏈上佔據重要位置,才説明中國汽車強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乘“一帶一路”政策東風 向全球市場進發
從中國到全球,中國汽車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已是大勢所趨。長城汽車從1997年率先駛入中東市場,成為中國首個出海車企;時至今日,長城汽車的全球化征程已走過28載。截至2025年6月底,長城汽車海外累計銷量突破200萬輛。
為更好地推進海外戰略,長城汽車發佈了全球品牌戰略及“ONE GWM”全球品牌行動綱領。基於全新戰略,長城汽車將聚焦GWM品牌,以旗下品牌的品類特點制定不同發展路徑全面出海,結合不同國家和地區市場及産業政策,差異化佈局新能源産品,並以此構建本土化生態。
2020年,長城汽車收購通用汽車位於泰國羅勇府的製造工廠,並斥資對其改造成為長城汽車第二個海外全工藝整車製造基地,也是其首個海外新能源汽車生産基地。伴隨著羅勇工廠建設同步推進的,還有長城汽車在行業首創的集研發、生産、供應鏈、銷售與服務於一體的全産業鏈輸出的“生態出海”模式。目前,泰國羅勇工廠生産的新款歐拉好貓純電動汽車的本土化率已超過50%。
長城汽車泰國羅勇工廠已量産坦克、哈弗、歐拉等品牌,深受泰國消費者喜愛。
預計在今年三季度投産的巴西聖保羅工廠,也將採用“生態出海”模式,該工廠採用智慧化、數字化生産方式,産品囊括純電、混動等多種動力形式,並搭載先進的智慧網聯技術,年産能將達5萬輛新能源汽車,能實現全價值鏈落地,預計將為當地創造2000個就業崗位。
之所以實施“生態出海”模式,是因為長城汽車意識到,國際化不是商品出海,而是品牌出海;不是産品輸出,而是産業輸出。基於這種認識,伴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縱深推進,長城汽車深度融入國際合作,在泰國、巴西等地建成全工藝整車生産基地,並在厄瓜多爾、巴基斯坦等地擁有多家KD工廠,持續領航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的戰略實踐。
魏建軍表示:“中國企業要維護中國品牌的形象,讓中國汽車享譽世界,讓中國汽車産業成為國家的驕傲,這是每個出海車企應堅守的初心。”(資料來源:長城汽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