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能源汽車裏的經濟活力(人民時評)——半年報裏看信心①
近日,今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一系列數據折射出中國經濟砥礪前行的鏗鏘步伐。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文章,從可感可及的行業數據出發,以深入挖掘“點”上的縱深來展現中國經濟“面”上的態勢,與廣大讀者一起觀大勢、穩預期、強信心。
——編者
中國持續挖掘消費潛力,深入擴大對外開放,既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支撐,也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機遇
集群效應不僅使産業鏈更具韌性,抗風險能力突出,更對全球資源要素産生虹吸效應,這是中國特色,也是中國應對外部衝擊的系統性優勢
産銷首次雙超1500萬輛,同比均實現10%以上較高增長!
近日,汽車産業在“半年考”中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出口同比激增75.2%,展現出中國經濟的堅強韌性與蓬勃活力。
活力來自對需求的不斷挖掘與滿足。
乘著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東風,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持續攀升。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已達新車總銷量的44.3%,新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7.86%。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增長,不僅彰顯內需大潛力,更折射出消費新趨勢。
節能家電、智慧家電消費均保持較快增長,綠色消費漸成新風尚;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2%,服務消費在消費結構中佔比提升,發展和享受型消費增勢顯著。“中國遊”“中國購”持續升溫,上半年外國人入出境數量同比上升30.2%,免簽入境外國人同比上升53.9%,免簽“朋友圈”擴大也拉動了消費市場。
數據有力證明,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複雜多變,中國持續挖掘消費潛力,深入擴大對外開放,既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定支撐,也為全球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機遇。
活力來自對創新的不斷追求與突破。
持之以恒的技術創新,是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在電池技術、智慧駕駛、輕量化材料等關鍵領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重要成果競相涌現。上半年,比亞迪實現“1秒2公里”的全球量産最高峰值充電速度;寧德時代推動動力電池技術進入“多核時代”;華為發佈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種種技術突破,不僅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産品性能和市場競爭力,也為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事實上,不只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面對挑戰與不確定性,中國企業用創新作出回應、展現定力。從DeepSeek大模型到人形機器人,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已活躍在百姓身邊。當前,我國研發經費投入佔GDP比重接近2.7%,已經超過歐盟平均水準,這意味著創新的潛力還將厚積薄發,既賦予中國企業克服當下困難的信心,也增強中國經濟贏得未來的能力。
活力來自産業生態的不斷優化與升級。
安全強大的産業體系,是發展的支撐紐帶。當前中國已形成涵蓋原材料供應、電池生産、整車製造、充換電設施建設等在內的智慧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以重慶賽力斯超級工廠為例,每分鐘下線兩台新車的效率,正是産業鏈高度協同與高效運轉的結果。
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覆蓋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集群效應不僅使産業鏈更具韌性,抗風險能力突出,更對全球資源要素産生虹吸效應,這是中國特色,也是中國應對外部衝擊的系統性優勢。
新能源産業的破繭成蝶,既代表著需求側的不斷挖潛、消費升級,也映照著供給側的創新迭代、産業生態。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即不斷在戰勝困難挑戰中發展壯大,不斷書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朱志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