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從上半年“冰火兩重天”的財報 看零部件巨頭的轉型陣痛與盈利希望
2025-09-02 13:49:10來源:中國汽車報網責編:韓東林

從上半年“冰火兩重天”的財報 看零部件巨頭的轉型陣痛與盈利希望

  近日,採埃孚、法雷奧、博格華納、李爾等多家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陸續發佈了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財報。面對電動化與智慧化轉型,疊加美國關稅新政落地、供應鏈重構加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多重外部變數,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的業績呈現出“冰火交織”的分化態勢。

  從已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頭部企業普遍面臨傳統燃油車業務收縮與電動化業務盈利承壓的雙重挑戰,但部分企業通過精準的成本管控、業務結構重組以及在華深度佈局,實現了利潤修復與戰略轉型的階段性突破。與此同時,美國關稅新政成為影響業績的關鍵因素,不少廠商受到衝擊利潤縮水,也有部分廠商通過成本轉嫁、供應鏈調整、本土化策略等來對衝風險。

  新舊動能接續不暢 結構性矛盾凸顯

  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結構性矛盾愈發凸顯。一方面,隨著電動汽車滲透率日益提升,傳統零部件巨頭的燃油車相關業務,例如發動機零部件、變速器等市場需求持續萎縮,不少企業該板塊營收下滑;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的電動化、智慧化業務,例如電驅動、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雖然實現了營收增長,但因研發投入高、市場競爭加劇等,多數企業該板塊仍處於“增收不增利”的階段。

  以採埃孚為例,上半年營收197.35億歐元,同比下降10.3%;息稅前利潤3.67億歐元,同比下降42%;凈虧損1.95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為凈利潤4500萬歐元;總負債有所增長,接近150億歐元。從業務板塊來看,除了“電子與ADAS”部門營收同比上漲1.5%以外,其他6大事業部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由於歐美電動化趨勢放緩以及中國嚴格管控稀土出口等原因,採埃孚的電動化業務發展舉步維艱,涵蓋電動、混動及傳統動力總成業務的電驅動事業部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6.3%,同時也是虧損的“重災區”;乘用車底盤事業部營收更是大降26.9%;被動安全、商用車解決方案、售後及工業技術事業部營收也均出現小幅下滑。另外,採埃孚此前斥鉅資收購天合和威伯科,令其背負上較沉重的債務壓力,上半年利息支出高達4.57億歐元,這也是導致其虧損的原因之一。採埃孚此前官宣,計劃在2028年底前在德國裁員1.1萬~1.4萬人,約佔其德國員工總數的1/4。為此,今年7月底,採埃孚德國本土員工爆發了上萬人規模的示威遊行。

  再看舍弗勒,受歐洲和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匯率不利影響以及美國關稅等因素拖累,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跌83.5%,至4300萬歐元;並購緯湃科技也使得其總負債同比增長32%,至72.82億歐元。

  從業務板塊來看,得益於緯湃科技在電驅動及控制系統領域的優勢,舍弗勒的E-Mobility部門營收實現增長,但息稅前虧損4.6億歐元,虧損同比有所收窄。動力總成及底盤部門營收同比下滑11%,其受歐洲市場需求下滑及中國市場快速電動化影響較大,但該部門仍是集團最大的利潤來源。售後及軸承部門則表現穩健。據標準普爾的預測,今年下半年全球汽車市場將好于上半年。因此,舍弗勒維持了年初設定的財務預期不變。

  還有一家積極推動電動化轉型的廠商是博格華納,上半年營收和利潤均有下滑,但其中第二季度營收上漲。這主要得益於電驅動産品的快速增長,以及內燃機業務保持穩健。與前任掌門人不同,今年2月初上任的博格華納首席執行官約瑟夫·法多爾在優先發展電動化産品線的同時,也加大了對主要利潤來源——傳統內燃機業務的資源傾斜力度,明星産品渦輪增壓器屢獲大單。與此同時,電動化領域新訂單也紛至遝來。為此,儘管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29%,博格華納仍上調了2025年營收、營業利潤率、自由現金流等財務指標預期。

  汽車關稅影響大 應對措施顯真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零部件企業財報中,“美國汽車關稅”成為提及的高頻詞。自今年5月3日起,美國對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徵25%的關稅。不少企業的業績受到影響,有的企業選擇將關稅成本大部分轉嫁給客戶,有的企業則更側重於維護客戶關係。

  在應對美國關稅方面,奧托立夫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奧托立夫稱,今年第二季度,得益於歐洲和北美市場的強勁銷售,並通過讓主機廠承擔美國關稅成本,該公司創下了營收、營業利潤和營業利潤率的新紀錄。其中,調整後的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8.5%增至9.3%;凈利潤為1.68億美元,同比大漲21%。

  作為知名安全氣囊和安全帶製造商,奧托立夫的大客戶包括大眾集團、Stellantis、豐田汽車等。當被問及關稅對奧托立夫的財務影響時,奧托立夫首席財務官弗雷德里克·維斯汀直言:“在此之前,我們每年在全球範圍內的關稅和稅費成本大約為1億美元,但美國目前的關稅基本上使我們的成本翻了1倍。”不過,他強調:“我們已成功將大部分關稅成本轉嫁出去。”

  再看法雷奧,其策略是通過本土化生産規避關稅風險。法雷奧首席執行官克裏斯托夫·佩裏亞表示,法雷奧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産品都在北美生産,幾乎不受關稅影響。此前法雷奧方面曾透露,該公司在墨西哥生産並輸送至美國的産品中,有90%符合《美墨加協定》的規定。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法雷奧方面就明確表示,他們已要求客戶預先支付美國新關稅的全部費用,將相應成本全部轉嫁給客戶,而這一決定獲得了多數客戶的同意。從上半年財報來看,該公司稱:“美國關稅的凈影響並不明顯。”

  整體來看,上半年法雷奧的營收、凈利潤出現下滑,但毛利率、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營業利潤率、自由現金流等指標均有上升。佩裏亞對上半年業績表示滿意,他稱:“在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環境裏,我們成功改善了毛利率、現金流。我們的降本措施取得顯著成效,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努力改善財務狀況。”

  至於佛瑞亞,上半年有兩成以上營收來自北美市場,但得益於嚴格的成本控制,以及“美國關稅影響得到有效遏制”,其調整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同比增長7.8%,至17.6億歐元;營業利潤率提升至5.4%;凈現金流增長了1倍,總負債有所減少。不過,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小幅盈利轉為凈虧損2.69億歐元,主要原因是Stellantis退出與佛瑞亞的氫能合資企業,給其造成1.36億歐元的資産損失。

  與同行相比,舍弗勒在轉嫁關稅方面行動得稍晚一些。不過,對於美國汽車關稅,舍弗勒首席執行官克勞斯·羅森菲爾德稱:“影響在可控範圍內。”他還表示,第二季度所受關稅衝擊明顯超出全年平均水準,因為補償性定價措施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見效。

  當然,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消化關稅衝擊。以李爾為例,其正加大工廠自動化力度,並在全球範圍內大幅裁員,以緩解關稅影響並應對産量萎縮的問題。財報顯示,公司第二季度調整後凈利潤同比下降9%,至1.88億美元。該公司高管在電話會議上稱,由於關稅可能導致汽車産量進一步下滑,李爾正致力於削減公司成本和支出,並將資本支出預期下調3500萬美元。

  李爾高管還指出,2025年公司面臨2.1億美元的直接關稅風險,以及約25億美元的間接關稅風險,後者主要來自為主機廠配套的進口業務,好在這部分成本大多數已由客戶承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資電池企業正陷入“短期紅利”與“長期隱憂”的矛盾中。今年第二季度,LG新能源營業利潤同比暴漲152.4%,達到4922億韓元,主要得益於北美客戶為規避潛在關稅而提前囤積電池引發“搶購潮”。這種短期需求透支為未來的發展埋下隱患。LG新能源方面警告稱,由於美國關稅政策以及電動汽車補貼提前結束,明年初動力電池的市場需求預計將進一步放緩。

  佈雷博方面表示,由於“地緣政治不穩定及歐美汽車市場危機持續發酵”,再加上美國汽車關稅政策加劇了客戶的觀望情緒,制動系統訂單增速放緩。上半年佈雷博營收同比下降6.2%,凈利潤更是大跌37.4%。

  分拆、剝離、提效…… 多措並舉修復盈利

  面對行業轉型壓力,跨國零部件巨頭紛紛啟動“自我革命”,通過業務分拆、資産剝離、研發提效等一系列“組合拳”,推動盈利能力修復。

  以佛瑞亞為例,首席執行官馬啟元(Martin Fischer)表示:“上半年,我們啟動了多項重大舉措,支持推進戰略轉型。我們正將運營模式優化為以部門為核心的架構,以提升靈活性、加快決策速度並強化責任落實機制。Simplify項目正在致力於打造更精簡的組織架構,實現額外的成本節約。與此同時,我們一方面積極推進資産剝離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對各事業部及所有産品線進行全面戰略審查,實現業務組合轉型。”

  在財報發佈會上,馬啟元透露,將對佛瑞亞目前的6大事業部(座椅、內飾、排氣、照明、電子、生命週期解決方案)以及合計24條産品線充分評估後,進行整合、精簡和剝離。其中,氫能方面,在合作夥伴Stellantis退出後,佛瑞亞決定減少在氫能技術上的投入,但暫時保留這塊業務。“下半年,我們將著力更新現有産品線,積極剝離低利潤資産,回籠資金,以進一步削減負債。”他表示。

  大陸集團的動作更大。大陸集團旗下原本擁有汽車子集團、輪胎子集團、康迪泰剋子集團三大板塊,但汽車子集團的剝離已經接近尾聲,將首次以全新獨立公司“歐摩威”的身份參加9月舉行的慕尼黑車展,並於9月18日上市。另外,康迪泰剋子集團也已確認出售,計劃2026年完成。屆時,保留在大陸集團內部的將只有輪胎板塊。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其輪胎板塊利潤率最高。今年第二季度,大陸集團營收96億歐元,同比下降4.1%;凈利潤5.06億歐元,同比增長66%。其中,汽車子集團盈利顯著改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率為9%,達到全年預期範圍的上限;康迪泰剋子集團則為5.8%,低於去年同期,但較第一季度的5.4%有所提升。相比之下,輪胎子集團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率為12%,低於去年同期的14.7%,主要是由於關稅等因素影響,但業務本身仍具韌性。

  採埃孚也對旗下業務“分類施策”。例如,被動安全事業部去年開始以ZF LIFETEC品牌獨立運營。乘用車底盤方面,採埃孚與富士康去年成立了合資公司。對於承壓的電驅動事業部,採埃孚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重組,可能涉及人員、生産地點和採購策略的變動。此前有消息稱,採埃孚官宣的裁員計劃重點將放在該部門。圍繞電驅動事業部,採埃孚已於今年7月底與工會達成協定,雙方計劃在9月30日前與相關委員會達成具體協議,最終敲定重組措施。

  中國業務權重提升 持續加碼、深化合作

  從上半年財報來看,中國市場已成為不少跨國零部件巨頭業績增長的核心支柱,無論是訂單獲取、新品落地,還是供應鏈佈局方面,中國市場的權重都在持續提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跨國零部件巨頭與中國本土車企的合作愈發緊密,本土車企的訂單佔比顯著提升,成為拉動增長的關鍵力量。

  以法雷奧為例,上半年全球累計斬獲118億歐元訂單,同比增長30%。其中,來自中國車企的新訂單額相當於同期該板塊營收的近3倍。另外,法雷奧日前宣佈,在中國接連斬獲3筆大訂單。其中,外置式主動進氣格柵獲得國內某頭部造車新勢力新項目定點,預計2026年7月正式量産;五合一深度集成功率電子模組獲得中國主流車企新業務;還將為一家中國頭部車企新款車型提供最新全景顯示技術。

  採埃孚也在中國市場不斷加碼,大力推動先進技術産品量産落地。例如,採埃孚為蔚來ET9配裝的最新線控轉向系統,於今年第一季度實現量産;注塑成型穩定桿連桿總成今年5月在張家港工廠實現量産。在電驅動領域,新一代總成和零部件産品近期在中國實現量産,並接連贏得中國主機廠的訂單,金額超10億歐元。

  “中國市場始終是採埃孚核心戰略市場。今年上半年,我們不僅實現了全球先進技術的本地化研發和量産,還將中國的創新技術帶到了全球市場。”採埃孚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亞太區運營總裁汪潤怡表示。

  半導體廠商德州儀器表示,其約1/5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而今年第二季度在華營收同比大幅增長32%,超出幾乎所有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為何中國市場如此重要?一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為零部件企業提供了廣闊的需求空間;另一方面,中國本土車企在電動化、智慧化領域的技術迭代速度快,不少新技術,例如800V電驅系統、城市領航輔助駕駛(NOA)等技術,大多率先在中國市場落地,再向全球推廣。

  除了繼續“重倉”中國市場,不少跨國零部件巨頭還積極與中國本土科技企業合作,強化創新實力。例如,博世與地平線在輔助駕駛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英特爾與黑芝麻智慧聯合打造艙駕融合平臺。類似合作不僅有助於跨國零部件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深耕,也推動了全球汽車零部件技術的創新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