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增程車會淡出主流市場嗎
2025-09-05 09:43:47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韓東林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會先做增程賺點錢。”近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媒體溝通會上用這句調侃,感慨堅持純電技術路線的艱辛與不易。所幸這份堅持正在迎來拐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聯分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我國純電動車市場零售銷量達48.7萬輛,同比增長24.5%,而增程車僅10.2萬輛,同比下降11.4%。這“一增一降”表明,增程車持續幾年的“增勢”已淪為過去,未來純電動車有望贏得更多競爭勢能。

  增程車動力架構以電驅為主,燃油為輔,其核心構成包括動力電池組、驅動電機、增程器(由發動機和發電機組成),以及能量管理系統等。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增程車少了複雜的變速箱系統,由電機直接驅動車輪;與純電動車相比,增程車增加了一套增程器作為“移動充電寶”,可在電池電量不足時發電補能。由於既能保留純電動狀態下行駛時的平順感,又能靠燃油打消用戶長途出行對電量不足的焦慮,“可油可電”的增程車很快就完成從邊緣到主流的躍遷。

  自從理想首款車型理想ONE以“增程技術”(REEV)為核心,精準解決當時消費者的續航焦慮,並憑藉這一差異化優勢大獲成功之後,增程技術就從被車企嗤之以鼻,迅速反轉為熱情擁抱。傳統車企中,長安、吉利、奇瑞等先後將增程車納入産品矩陣;造車新勢力陣營裏,零跑持續加碼,鴻蒙智行、小鵬、小米等也將增程車作為重要佈局;就連此前對新能源技術路線態度謹慎與搖擺的福特、通用、現代等外資品牌,也紛紛披露了增程車的研發與上市規劃。

  問題在於,甘蔗沒有兩頭甜。這種“既能又能”的“兩全”設計,實則暗藏取捨,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點。比如,增程系統需要同時搭載電池、電機和發動機,整車重量可能比同級別純電動車要高。而重量的增加不僅影響能耗,還會降低操控性能。尤其是在高速工況下,電機功率需求激增,增程器需滿負荷運轉,部分車型的虧電油耗會明顯上升。此外,增程器啟動發電時,發動機的振動和噪聲水準接近甚至超過傳統燃油車,也違背“電動化體驗”的初衷。

  增程車異軍突起,證明了擊中用戶痛點的重要性,但眼下增程車銷量大幅下滑的趨勢表明,“痛點紅利”並非永恒。隨著純電動車技術不斷進步,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續航能力持續提升,以及補能基礎設施普及完善,增程車過去依賴的“無里程焦慮”核心優勢在被逐漸削弱甚至抹平。目前,主流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普遍超過600公里(CLTC工況);800V高壓平臺快充模式下,充電10分鐘可行駛400公里,補能效率大大提高,用戶續航焦慮明顯緩解。可以説,如今純電技術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增值,已大於消費者擔心續航里程的體驗損失。這一變化,必然會重塑增程、純電技術産品市場競爭力。

  或許是意識到這一變化,增程車也在不斷進階。一個新的現象是,當前不少增程車的純電續航里程紛紛突破400公里大關,甚至向500公里邁進。換言之,全行業的激烈競逐,正倒逼增程車完成從“大油箱小電池”到“大電池小油箱”的産品轉換。這種“增程下調、純電上調”技術優化路線,從表面上看,既保留了增程車“無里程焦慮”的核心優勢,又大幅提升了純電使用體驗,但本質是在向純電技術邏輯靠攏。如此一來,增程車“靠小電池控成本、靠油補能解焦慮”的獨特優勢不僅會慢慢消失,而且還得和純電動車在“續航、成本、用戶體驗”上正面比拼。其結果必然是把整個品類帶入一個更尷尬的境地:讓人們認識到,或許直接走到純電會更經濟合理。更直白地説,長純電續航的增程産品,淡出主流市場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