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重慶製造以“智”促“新”
2025-09-08 10:05:49來源:經濟日報責編:楊蕓菲

重慶製造以“智”促“新”_fororder_汽車4

圖為2025世界智慧産業博覽會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車AI視覺質檢系統。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攝

  能當導遊的具身智慧機器人、可以載人出行的飛行汽車、對汽車零部件做質檢的AI視覺系統……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慧産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重慶舉辦,600多家國內外企業攜前沿技術和高端産品精彩亮相,全面展現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新成果。

  作為西部工業重鎮,重慶近年來加快推進數字重慶建設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廣應用,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步伐不斷提速,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勢頭強勁,人工智能賦能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塑造智慧網聯生態

  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是本次智博會聚焦的主題之一。展區裏,100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向觀眾展示出新能源汽車、智慧駕駛等創新成果。展區外,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數百台機器人協同作業,一台臺超級增程動力系統陸續走下生産線。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金康動力公司工廠關鍵程式實現100%自動化,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均得到大幅躍升。

  汽車産業是重慶的支柱産業。近年來,重慶錨定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加快打造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

  在長安汽車數智工廠,5G、人工智能等40余項技術廣泛應用,1.2萬台生産設備接入數字底座,關鍵工序100%自動化,每60秒就有一輛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下線。今年上半年,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45.2萬輛,同比增長49.1%。

  不久前,位於重慶兩江新區的賽力斯超級工廠的動力電池生産線正式投産。據了解,該電池生産線是公司當前最先進的智慧化、數字化生産線。

  作為重慶汽車産業主戰場,兩江新區形成“總部型研發+整車製造+核心配套+汽車批售+應用場景”的全鏈條發展格局。兩江新區産業促進局局長賴涵表示,隨著重點車企加快引入前沿智慧化技術,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能級穩步提升。

  目前,重慶已形成19家整車、1200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的汽車産業體系,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3大系統、56種部件等實現全覆蓋和集群式發展。今年上半年,重慶完成新能源汽車産量48.9萬輛,同比增長25%。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羅莉介紹,該市將加快培育世界一流汽車企業和品牌,推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支持整車龍頭企業以“人工智能+”促進汽車産業數智升級。

  産業裝上“智慧大腦”

  在智博會賽力斯汽車展館裏,大螢幕上顯示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大腦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該産業大腦整合了産業鏈上下游300多家合作夥伴資源,通過底層數據打通匯聚,推動信息共享和協同,實現從研發設計、零部件製造、整車製造、整車交付到用戶體驗優化等各環節的無縫銜接。

  去年以來,重慶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製造”,通過貫通政府側、社會側、産業側、企業側“四側”數據,融合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資源,打造“産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經濟新模式,賦能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位於重慶涪陵區白濤工業園區的華峰化工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産企業。記者在該公司的智慧監控中心看到,巨大的3D螢幕上實時呈現著園區的全貌:員工的運動軌跡以光點形式標注;原料罐區等重大危險源的溫度、液位等數據實時出現;地下污水管網的流速、流向清晰可辨……“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安環一體化管控平臺。這個平臺相當於給公司運行裝上了‘智慧大腦’。”華峰智慧園區事業部負責人劉佩鑫介紹,該平臺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接入20余萬個感知設備,實現對“人、機、物、環、管”的實時監測和智慧預警,讓管理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

  白濤工業園區也有自己的“智慧大腦”。該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蒲守橋介紹,他們打造了安全生産實時監測系統,對園區所有企業的風險源進行實時在線監測、智慧預警、智慧調度,累計消除各類安全事故隱患3000余起。

  持續深挖製造業應用需求,重慶加快推進AI賦能製造業全流程智慧升級,深化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人工智能應用。按照規劃,到2027年,重慶將建設20個以上行業大腦和20個以上未來工廠。

  構建協同創新體系

  位於璧山區的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動力系統研發製造的龍頭企業。今年3月份,該公司聯合重慶大學、重慶國研新創智慧裝備技術中心共同發起成立“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産業創新綜合體”,推動電驅動産業形成從技術創新到市場競爭的整體優勢。

  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劉拴起介紹,當前,該綜合體正加快整合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通過開放技術平臺、共享創新資源、協同攻克共性難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在電驅動領域的深化應用,構建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生態圈。

  科技創新驅動産業變革。重慶聚焦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智慧裝備及智慧製造、數智科技等重點領域,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打造了一批龍頭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建的産業創新綜合體,以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智造升級,讓科研成果加速跑進生産線。

  嘉陵江實驗室建成智慧機器人等6個科研平臺;明月湖實驗室引進38個科研團隊,與20多家龍頭企業開展産學研合作……在重慶,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與實驗室協同聯動,“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生態加速構建,科技創新支撐産業創新的能力顯著提升。

  當前,重慶正著力加強人工智能科創能力建設,推進科創大腦和産業大腦貫通融合,加快形成多元主體資源共享、價值共創、互利共贏的人工智能合作夥伴生態圈。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