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為期三天的2025世界智慧網聯汽車大會(WICV)圓滿落幕。
大會歷時3天,舉辦3場全體大會、3場特色活動、6場主題論壇、5場同期邊會,共17場重要活動,來自全球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8000多名代表參會,在線觀看超過2100萬人次。
在政策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郭守剛以《中國智慧網聯汽車政策體系及實踐分享》為題作引導報告。郭守剛指出,我國高度重視智慧網聯汽車發展,在政策、標準等方面推出系列支持措施,助力産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在技術創新、政策法規標準、産業化應用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
在安全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張光明指出,新階段新征程,安全已成為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的“必答題”,全面提升智慧網聯汽車安全保障能力,既是應對網絡安全新形勢的現實需要,也是助推新時代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未來,要更加注重凝聚共識,建立多層次、常態化對話機制,構建安全發展共同體;要更加注重創新引領,研發高品質安全産品和服務,探索汽車數據跨境流動解決方案,培育安全發展新動能;要更加注重合作共贏,建立靈活高效的合作模式,開創安全發展新格局。
在技術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指出,智慧網聯汽車正邁向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但仍面臨關鍵技術仍待突破、標準法規仍需完善等挑戰。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深入研討技術趨勢與發展路徑,凝聚産業共識,攜手推動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
在人工智能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杜廣達介紹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賦能應用、生態建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舉措成效,重點分析了“人工智能+汽車”駕駛自動化、座艙智慧化、“研産供銷服”全環節智慧化等方面的最新趨勢,同時提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人工智能+汽車”安全防護關鍵技術攻關應用,完善“人工智能+汽車”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兜底線、促創新、強支撐”的作用。
在數據論壇上,國家數據局數據資源司司長張望以《推動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 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題做主旨報告,指出數據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數據空間作為全球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戰略支點,有望突破前數據流通面臨的諸多阻礙。中國已開展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加快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佈局,未來將從完善制度、創新應用、標準研製推廣和深化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推動可信數據空間的創新發展。
在應用論壇上,郭守剛指出,開展示範應用是實現智慧網聯汽車大規模商業化部署的必經之路,全球智慧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已取得積極進展,我國已經實現“連點成片、連片成域”的規模化應用部署,逐步邁向大規模商業應用階段。下一步將持續完善頂層設計、開展測試示範項目、強化標準引領與協調機制、探索數據共享共建、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推動智慧網聯汽車産業持續健康發展。
閉幕式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總結了本次大會取得的成果,並指出,全球汽車産業智慧化、網聯化轉型步伐加快,作為積極推動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北京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加務實的舉措,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持續打造“創新友好、場景豐富、政策開放”的産業生態,推動産業鏈上下游的深度協同與融合創新,為中國乃至全球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貢獻北京力量。
大會發佈《智慧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十大成果》,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為産業發展明晰規範化路徑、為安全監管構築堅實屏障。大會還發佈了《智慧網聯汽車網絡技術路線圖(2025-2030)》《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研究報告》等系列成果,系統總結産業發展成效,推動全産業鏈協同創新。同時,大會舉行了“十城十車”交管信息服務規模上車應用合作簽約,推動“十城十車”向“強化數據品質,服務量産商用”的新目標邁進;發佈《自動駕駛“數據拼車”眾源共享新範式》,為自動駕駛數據流通和融合提供典範;揭牌“智慧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北京亦莊研究基地”,面向國家在車輛與交通等領域的重大戰略需求,在技術、人才、産業發展等方面重點開展三大高地建設;啟動“車路雲一體化”中外車企協同開發測試行動(2026),推動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加速“車路雲一體化”技術向量産車型應用。(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