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2025-10-23 13:29:46來源:中國汽車報網責編:楊蕓菲

  10月22日,第三十二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 2025)盛大啟幕。同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的個人自傳——《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正式發佈。本次發佈會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機械工業出版社、蓋世汽車共同主辦,百餘位嘉賓共同見證新書發佈。作為中國汽車工業騰飛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付于武在書中通過“機械世家”“學生時代”“企業之旅”“從政十年”“學會旅程”五大章節的內容,生動而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汽車情緣,展現了一位中國汽車人的奮鬥史,更展現了中國汽車工業一路騰飛的發展史。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_fororder_0.1

  逐夢汽車:肩搬手抬 抬出了中國汽車

  在新書中,付于武稱自己為“中國汽車工業第三代汽車人”。在他看來,第一代汽車人是共和國汽車産業當之無愧的奠基者,他們開啟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偉大歷程,為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代汽車人則肩負了改寫中國汽車産業格局的歷史使命——改變汽車産業“缺重少輕”、轎車領域一片空白的落後局面。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作為第三代汽車人的付于武,則擔負起中國汽車産業自主發展、加速騰飛的重任。自1970年從北京機械學院(今西安理工大學)畢業後,付于武在哈爾濱汽車齒輪廠開啟了自己的汽車路。彼時,中國汽車工業雖已不再是一窮二白,然而産業整體落後、年産能僅幾十萬輛的局面依然存在,“造好車”的征程依然長路漫漫。恰在此時,以付于武為代表的新一代中國汽車人開始嶄露頭角。

  “從解放CA10B,到東風EQ140,再到80年代開始試製輕型車、重型車,我都有幸參與其中。當時就是邊設計、邊施工、邊投産。在冰天雪地裏,一邊噴著蒸汽給混凝土加溫,一邊鋪混凝土澆灌地面,我們的廠房就是這樣建設起來的。”回顧55年來的汽車生涯,付于武告訴記者,中國汽車行業從艱苦中一路走來,是老一輩汽車人肩搬手抬,一步步抬出了中國汽車産業。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正是憑藉著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第三代汽車人作為中國汽車産業在新賽道、新征程上創業創新的主力軍,完成了中國汽車産業從追趕者到部分領域領先的突破,實現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的轉型,創造了中國汽車産業全面振興的局面。

  中國汽車産業在不斷積累中蓬勃發展,中國汽車人的拼搏精神也在一代代傳承中不斷延續。“前些年我到西安去,到曾經的陜西汽車製造廠看了看,沒有想到,還有一批工程師在溝裏鑄鍛建廠,因為設備搬不走,他們就一直駐紮在那裏。2025年了,中國汽車人依然如此。”付于武表示,拼搏精神的傳承,是中國汽車産業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正是在代代相傳的拼搏精神指引下,如今的中國汽車産業産銷量已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一,實現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換市場”的成功蛻變。“我80年代末去前蘇聯的研究所訪問,那時他們的汽車就有了空氣懸架,我當時就在想,為什麼中國沒有空氣懸架?今天,孔輝科技的第100萬台套空氣彈簧已經成功下線,這就是進步。”SAECCE 2025期間,付于武還專程去參觀了各大企業的展臺,感慨萬千。智慧底盤、智慧座艙、三電系統……我國汽車産業在電動化、智慧化轉型中已然形成完整可靠的産業鏈供應鏈,走在全球前列。

  築夢汽車:做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托舉者”

  透過新書,讀者能看到的不僅僅是付于武作為老一代汽車人的無私奉獻,還有他一腔熱血只為中國汽車的赤誠之心。55年間,付于武始終堅持為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奔走呼號。從企業發展到人才培養,從跨界合作到走向國際舞臺,中國汽車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付于武的身影。

  發佈會現場,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海憶起自己與付于武間的往事,表示:“付老是我的良師益友,也是我造車路上的重要引路人。”2016年,賽力斯決定轉型做新能源汽車,付于武便表示,一定要做好高端。在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上,付于武的一番話也給張興海吃下一顆“定心丸”。付于武表示,只有汽車企業與ICT企業跨界融合,充分發揮各自的長板優勢,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的高端化才有真正的未來。如今,賽力斯問界M9持續穩居50萬元級市場銷量冠軍,問界M8則稱霸40萬元級市場,産品高端化趨勢明顯。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近幾年,汽車行業‘內卷’嚴重,我當時曾想,如果再這麼‘卷’下去,不如賣掉(企業)享受人生!”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洪表示,面對行業愈演愈烈的“內卷式”競爭,身為零部件企業的航盛電子曾十分擔憂。彼時,付于武告訴他,一定要堅持行大道、走正道,“內卷式”競爭是惡性競爭、無底線競爭,只有公平競爭才能推動産業進步。今年以來,關於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政策措施開始持續落地,還中國汽車産業一個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看完這本新書,我深刻感受到了付老對人才、對教育的重視。”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監事長、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院長管欣表示,付于武多年來一直鼓勵眾多留學人才回國,為中國汽車産業發展貢獻力量,並推動汽車技能教育的發展。

  此外,為鼓勵汽車人才培養,付于武還于2014年同多位行業資深人士共同捐資併發起成立了北京華汽汽車文化基金會,成為國內首家為推動汽車科技進步、創新發展、鼓勵創新人才創立的非營利公益組織。多年來,華汽基金會始終聚焦于汽車産業的創新和汽車産業人才培養。“做人,一定要幫助人、關心人、培養人。”付于武表示,在人才培養上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怎麼支持都不為過。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在活動現場舉行的汽車新青年贈書儀式中,新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江蘇大學副校長蔡英鳳表示:“付老一直非常扶持青年人,在我面臨職業路徑選擇的時候,是付老囑咐我一定要把技術做下去。”

  為中國企業搭建展示舞臺,為中國人才鋪就發展之路,為中國産業架起國際橋梁,可以説,中國汽車産業正是在如付于武般的無數中國汽車人的共同托舉下,才有了持續發展的澎湃動力。

  “‘中國汽車人’永遠刻在我的靈魂深處”

  發佈會現場,新書得到了一眾汽車産業同仁的共同讚許。春暉資本董事長汪大總表示:“付老的自傳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部中國汽車工業從篳路藍縷到邁向輝煌的‘活歷史’。在書中,我們能看到一位青年技術員的熱忱與專注,能看到一位行業領袖的遠見與擔當,能看到一位老人,即便功成名就,仍在為中國汽車的未來思考、奔走、吶喊。”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汽車工業饒斌獎獲得者左延安稱:“這本書不僅生動地講述了付老非凡精彩的人生,更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汽車工業學習創新、改革發展的奮鬥史,充分展示了付老對汽車産業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在汽車工業電動化、智慧化轉型升級的今天,值得汽車工業的從業者和關心中國製造的朋友們細細品讀。”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博泰車聯網創始人兼董事長應宜倫表示:“在智慧汽車的新賽道上,付老這一代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者與引路人,正引領著我們第四代、第五代汽車人,共同奔赴中國汽車繁榮發展的壯闊未來!”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終身名譽主席趙福全表示,付于武值得成為每個人心中大寫的“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則用“容”字稱讚付于武,海納百川,不對人抱有偏見。中國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汽車晶片産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董揚表示,《我心深處是汽車》弘揚了人性之美,弘揚了儒家文化。

汽車“逐夢人”更是汽車“築夢人” 《我心深處是汽車:付于武八十自述》新書發佈!

  “誠惶誠恐。”面對來自産業各界對於本人的認可與感謝,付于武顯得頗為謙虛。“刻在我靈魂深處的,始終是‘我是中國汽車人’!”付于武表示,中國汽車精神,就是自強不息、創業創新的開拓精神,是接續拼搏、永不止步的奮鬥精神。他告訴記者,他期待能夠看到中國汽車品牌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中國汽車成為“中國智造”代名詞,中國汽車産品馳騁在發達國家道路上的那一天。這一天,必然會到來,定不會遙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