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觀眾到活動策劃者  一位“農業人”的12年農高會之路

2018-11-07 17:43: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宋佳):每年11月,陜西楊淩的大街小巷都會擠滿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人",他們或帶著在農業生産中遇到的困惑,或懷抱著提升自家農業生産水準的希望,來到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農高會”)這一農業盛會上尋求機會。

  11月5日,第二十五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應約而至,楊淩張開懷抱,迎接四方農人。

  在楊淩農高會“雙創”展區現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見到一位歷經9屆農高會、致力於用互聯網改變農業落後生産方式的“農業人”,他就是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昂。

  

  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昂介紹“大農圈”(攝影 宋佳)

  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入駐在楊淩眾創田園的創業企業,其所推出的“互聯網+農業”項目——“大農圈”是一個通過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創新農業信息傳播方式,搭建起的面向農戶的互聯網、大數據精準服務平臺。經過幾年的“深耕細作”,曹昂也逐漸成為農業創業明星。

  但是在農高會上,曹昂卻有一個不一樣的身份。他在12年中參加了9屆農高會,是眾多農高會見證者中的一份子。

  2006年,曹昂作為普通觀眾,第一次走進農高會;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他作為專業觀眾代表中國電信參加農高會;2014年,“大農圈”上線,曹昂以及楊淩農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農高會中開始扮演越來越豐富的角色。

  對於農高會的變化,曹昂深有感觸:“首先是規模越來越大,最初只有A館,現在已經開到F展區、H展區了;其次是組織的越來越好,越來越井井有條。”

  除了展會本身的變化,曹昂還注意到了參會老鄉們的不同,他説道:“過去,老鄉們是走路、騎自行車來參會,現在是開車來、村委會組織大巴一起來。”

  變的是展會規格,不變的是"農業人"前來尋找農業智慧的初衷。“不論是過去來買種子,還是現在來尋找新技術,‘農業人’來到楊淩農高會,都是希望能把農業智慧帶回家。”曹昂説道。

  “大農圈”的構想也來自於農高會。曹昂回憶:“以前來參加農高會,發現會後有很多廣告單頁都進了垃圾桶,這説明傳統的宣傳方式會造成生産者和購買者的信息不對稱,雙方很難找到彼此。我當時就考慮用互聯網來解決這件事。”後來,“大農圈”就誕生了。

  如今,“大農圈”成為農高會的活動組織者、信息傳播者。本屆農高會中,在楊淩示範區創新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大農圈”聯合陜西綠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策劃舉辦首屆楊淩農高會農業網紅沙龍活動。在“大農圈”平臺的“大農直播”欄目中還對楊淩農高會論壇之一的2018中外鄉村創業論壇進行了在線直播。

  在曹昂眼中,農高會就是一個"農業人"相互交流、各取所需的“大聚會”。他希望把“大農圈”打造成一個“永不落幕的農高會”,全方位匯聚農業信息、溝通産銷雙方,縮短"農業人"與市場、與農業科技、與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距離,以信息協同讓更多的農業生産産業化,讓農民富裕起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