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幸福東北】吉林:“梨樹模式”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20-09-21 22:26: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馮鈺穎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路晶森):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遼寧省網信辦、吉林省網信辦、黑龍江省網信辦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的“幸福東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雲座談”吉林專場活動舉行。座談會上,四平市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就“梨樹模式”如何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等問題做了詳細解答。

【幸福東北】吉林:“梨樹模式”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_fororder_圖片1

  “幸福東北”吉林省“雲座談”現場 攝影 郭亮

  在吉林省西南部,有一個隸屬於吉林省四平市,地處松遼平原腹地的小縣城叫梨樹縣。梨樹縣是産糧大縣,近年來為保護耕地,秉承從傳統耕種模式到綠色循環發展的現代農業理念,逐漸形成了“梨樹模式”。那麼,什麼是“梨樹模式”?“梨樹模式”又給這片黑土地帶來了哪些改變?

  黑土地上的“梨樹模式”

  在“雲座談”中,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梨樹模式”。“梨樹模式”是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秸稈全部還田並覆蓋在地表,將耕作次數減少到最少,田間生産環節全部實現機械化,包括收穫與秸稈覆蓋、土壤疏鬆、免耕播種與施肥、病蟲草害防治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

  王貴滿介紹,近幾十年來,在梨樹縣,由於農民耕作方式等問題,導致土壤有機質下降,黑土地退化,加之秸稈焚燒等造成的空氣污染,對縣域農業生産與環境保護造成影響。而應運而生的“梨樹模式”,解決了中國東北黑土區玉米連作、秸稈移除焚燒導致的土壤退化以及衍生的環境問題,成為解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良方”。“梨樹模式”大規模推廣和應用,穩定了糧食産量,保護了自然環境,也得到了越來越多農民的認可。

  梨樹模式惠農於民

  據王滿貴介紹,梨樹模式”給農民帶來的好處主要體現在多方面:第一,不用燒秸稈,達到省工省力;第二,可以達到抗旱保苗,因為看秸稈覆蓋在地表,減少水分蒸發,第三,可以增加地的土壤有機質,有利於地下生物繁殖,最明顯是蚯蚓數量明顯增多。第四,節本增效,因為秸稈腐爛以後,開始培肥地力,每公頃可以減少化肥的用量。另外,秸稈全覆蓋免耕播種可以減少農機進地次數,這樣加在一起,每公頃可以節約成本1200元左右,另外,可以增加産量達到8%左右。

  對於種植玉米來説,如何能把極端天氣的影響降到最低,使玉米保證産量一直是農民心中關注的問題。王滿貴説:“眼下,最直觀的好處是,經過‘巴威’和‘美莎克’兩場颱風的襲擊,我們縣部分玉米出現倒伏現象,但是採用‘梨樹模式’種植的玉米地抗倒伏效果十分明顯,基本上未出現倒伏現象。”

  解決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良方”

  “梨樹模式”不僅讓農民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在保護耕地和環境方面也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王貴滿説,通過秸稈還田,一年后土壤有機質含量相對提高0.05%—0.23%,速效鉀增加0.0468%,全磷平均提高0.03%。秸稈還田實施5年的耕地,表層0—2cm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了近 40%,而耕層 0—20cm有機質含量增加了12.91%,地力可提高0.5—1個等級。秸稈覆蓋減少了對土壤的擾動,最大限度保護了土壤原本的性質,同時,耕作次數的減少,對保護土壤生物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王貴滿還介紹,由於作物秸稈和殘茬覆蓋地表,減少了雨水地表徑流和水分蒸發,增加土壤蓄水量。在風沙區,實施玉米秸稈全覆蓋的地塊較沒有秸稈覆蓋的地塊每年每公頃可減少風蝕量 800 多噸,抑制了“沙塵暴”的形成,同時可有效防止焚燒秸稈,對減緩“霧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在梨樹縣,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肩負著全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王貴滿説:“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以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為載體共建國家級科研基地,引進落實國家重點科研攻關課題,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