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紅竹小鎮耀山鄉——黃岡市蘄春縣株林鎮許家山村變遷記

2020-09-28 13:31:0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石麗敏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李燕 通訊員 袁盛文 張德 陳鈺):位於黃岡市蘄春縣西北部的許家山村,與浠水縣洗馬鎮毗鄰,是一個“雞鳴聞兩縣,戶居一村中”的邊陲小村。全村轄6個村民小組,245戶,1045人,立足於挖掘鄉土文化、完善鄉村治理、佈局産業引擎,趟出了文化小鎮建設的新路子。

  厚植文化強內涵

  “以人為本、以竹為景、以紅為魂”,是許家山紅竹小鎮最為突出的文化特色。

  許家山村著力打造美觀實用、功能完善、百姓歡迎、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通過村莊灣組融合發展,因地制宜風貌協調統一,避免鄉村景觀城市化。該村依據農耕文化記憶,投資200萬元,對村莊整體風貌、建築風格、村口標識、節點小品等進行創意設計,“原始作坊”“農耕館”“民宿館”“德耕園”等自然風光嵌入鄉村;發掘本土竹文化,投資240萬元,打造出“詩畫竹林咀”“翠竹園”“修竹園”“勁節園”“清風園”等景觀;發掘徐向前、劉鄧大軍率部在當地的戰鬥歷史和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時期的史料,投資160萬元,在群眾集聚的一、二組恢復重建起“政治夜校”“紅色文化長廊”“葉家花屋”“垸史記憶”等紅色文化符號,普通的農房開始變得“有故事、有溫度、有韻味、有傳承”。

  在許家山文博館,古樸厚重的藏品以實物方式呈現,輝映出不同歷史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脈絡,成為中小學生第二課堂和遊人參觀熱門景點。負責人許震深有感觸地説:“建這個文博館凝聚著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因為它凝聚著傳統優秀文化、承載著沉甸甸的文化記憶,既凝聚了人心又塑造了靈魂。”

  “宜居、宜樂、宜看、宜遊”,許家山村躍升為遠近聞名的“四宜”美麗鄉村,吸引相鄰的浠水縣清泉鎮、洗馬鎮、蔡河鎮、白蓮鎮等地和縣內單位多批次組織幹群慕名前來學習取經。

  鄉村治理優環境

  鄉村要美麗,鄉村要振興,治理需先行。

  2018年10月,胡仕如接任村黨支部書記一職。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女村幹,她深知村裏外出務工的多,村莊環境整治“欠賬多”,村集體經濟僅依靠豆製品廠、駕校場地等租金,年收入2萬餘元。“有機會,一定要改變許家山現狀。”她暗下決心。

  一任接著一任幹,她在帶領許家山村“兩委”一班人在群眾集中居住點配建便民超市、鄉村大舞臺、衛生室、電商中心等基礎上,注重完善農村新型社區服務功能。遵循“先規劃後建設、先配套後蓋房、先地下後地上”原則,該村統籌推進農村交通、自來水、生活污水、垃圾、電力、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改房改水改廁、通路通電通訊、治污治臟治亂、添樹添景添色”。

  2019年,該村通過實施村莊改造工程,拆除雜亂建築、旱廁陋棚57處,新建當家塘2口,硬化循環路5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30盞,實現聯通相鄰的浠水縣洗馬鎮1.2公里道路全線刷黑。

  老村支書許壽全堅持每天一早就把自家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淨淨,扮靚庭院景觀,引得村組群眾紛紛效倣,自發組織開展“六清六潔”比學趕超,帶動鄉村文明蔚然成風。

  産業興旺奔富路

  圍繞産業發展,許家山村以産村融合為路徑,推進鄉村振興,讓群眾安居樂業,實現宜居宜業宜遊。

  胡仕如發動幹群建言獻計,目前,該村盤活面積14畝的村辦廠區資源,招引蘇翔宇、夏細池等能人,投資興辦宇潤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坤翼電子廠,發展特色産業。僅上述兩個項目,村集體就年新增租金收益9.6萬元,還帶動群眾家門口就業80余人。

  該村還發展起光伏産業基地,為許大寨、許彰友等12戶村民穩固了收入;米粉加工廠和現代化製衣廠預計建成後,村集體年收入將突破30萬元,提供近200個就業崗位。在五一畈,該村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加快推進農業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把群眾融入到産業鏈中,不斷改善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實現農戶全方位增收。

  “一垸一品味,一組一特色”,許家山紅竹小鎮正以點帶面,逐漸鋪開,崛起為蘄春美麗鄉村精品村、精準扶貧樣板村和産業發展龍頭村。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