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渝北:10年投入逾80億元建設農轉城安置房
12月24日,冬日暖陽,位於渝北區雙鳳橋街道的環雅公園,53歲的顏澤偉又在跑步。
“身體鍛鍊好了,感冒也少了。”顏澤偉就住在環雅公園旁邊的農轉城安置小區環湖雅居A區。他指了指同在跑步的市民説,“他們都是我的鄰居,沒事兒都要來跑兩圈。”
優美的環境、完善的配套、便捷的交通,過去10年,渝北區累計投入逾80億元,先後建成環湖雅居、迎祥雅居等7個農轉城安置房小區,建有安置房18170余套,安置被徵地群眾達6萬餘人。
▲位於環湖雅居A區域B區之間的環雅公園。 記者 彭瑜 攝
環境更宜居
顏澤偉原是渝北區木耳鎮舉人壩村人。過去,夫妻在兩路城區打工,每月租房還要花500元。
“當時收入只能勉強養家糊口。”顏澤偉夫婦既要供養孩子讀書,還要贍養年邁的父母。他説,“哪想過到城裏買房安家?”
改變緣于木耳片區開發。顏澤偉家按照安置政策,分配到兩套安置房,大三室在環湖雅居A區,小兩室在環湖雅居B區。
2013年,顏澤偉一家搬進了環湖雅居A區,遺憾是環湖雅居A區到B區要跨越繞城高速,感覺不是很方便。
渝北區徵地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稱,環湖雅居A區、B區安置的群眾大多互相是鄰居、親戚,有的一家幾套房也分別在A區、B區,多數要往來兩地。他説,“為此,我們投資1.2億元,建起了1400米連接道路,讓A區和B區既能開車,又可以步行。”
更讓顏澤偉沒想到的是,在環湖雅居A區B區中間的荒地上,渝北區投資3390萬元,建起了一座約9萬平方米的坡坎崖公園,滿足了周邊區域市民的休閒、鍛鍊、娛樂、表演等多功能需求。
兩江小學、環雅小學、渝北區中醫院......顏澤偉稱,配套完善,自己的兩套房子現在至少價值200多萬元。
“農轉城安置不能簡單地將群眾搬遷到城區。”渝北區相關負責人稱,2013年以來,全區農轉城安置房建設進入快車道,已建成小區都配套有停車場、羽毛球場、籃球場、兒童遊樂場等,周邊配套有小學、公園、醫院、社區、警務等。
▲安置小區的群眾在文化長廊聊天。 記者 彭瑜 攝
創收有渠道
“滴......滴......”12月18日下午,曹明福的微信響了起來,租房客又轉來明年第一季度3900元租金,對方稱明年還要繼續租房。
過去,曹明福家住渝北區原悅來鎮陽光村。2015年12月,全家農轉城安置到了陽光雅居。人是住進城了,但他更擔心家庭收入來源少了。
就在老曹為生計擔憂時,與陽光雅居僅一橋之隔的重慶仙桃數據谷(下稱仙桃數據谷)陸續有企業入駐。很快,在數據谷上班的員工來到陽光雅居租房子。曹明福一家分配到兩套70平方米、一套40平方米的安置房。他隨後就出租了一套小戶型,每個月有了1300元的穩定收入。
“依託數據谷,小區出租了1300多套房屋。”陽光雅居物業經理鄭歡歡介紹,仙桃數據谷還帶動了安置房小區群眾創業、就業。“好多家庭都有了創收的門路和渠道。”
有人租房,肯定就會購物。曹明福發現商機,隨即在小區農貿市場承租兩個攤位,專門經營蔬菜,每月能賺5000多元錢。
在陽光雅居,像老曹一樣在農貿市場創業做生意的一共有近40家安置戶,還有不少居民租下小區的門面房辦餐館、開藥房、賣水果等。
“宜居,還要宜業。”渝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農轉城群眾不只是要住得下來,更要創業有機會、就業有門路。他表示,在推進農轉城安置小區建設中,渝北在打造小區環境同時,也精心選址,充分考慮依託城市人群挖掘創收渠道,讓他們真正成為居住環境好、收入有保障的城市一族。
▲樊成良指著客廳的畫説,居住環境好了,家裏還得有點文化氛圍。 記者 彭瑜 攝
場鎮添洋房
12月19日,渝北區統景鎮禦景雅居。64歲的樊成良吃過午飯,正在小區悠閒散步。室內,老伴在打掃廚房,女兒正在照顧出生不久的孩子。
“鄉下人少清靜。”早在1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樊成良就帶著老伴、女兒和外孫從渝北城區搬到了禦景雅居。“都是老鄰居,隨時都能搭上話。”
樊成良老家在統景鎮勝利村,早些年進城打工用積蓄積在龍頭寺附近購買了一套商品房。隨著年紀大了,他又有了回鄉下養老的念頭。但老家的房子早已破舊,樊成良説,最理想的就是在統景鎮上買一套房子,但手頭的錢還要養老。
統景旅遊開發,剛好涉及勝利村。樊成良與鄰居們農轉城安置到了禦景雅居。去年12月,樊成良接房,今年5月裝修。疫情來了,一家老小就搬到了禦景雅居居住。
“你看像不像洋房?”樊成良家住1樓,陽臺外就是長約5米、寬約兩米的花園。老人特意在陽臺開了道門,徑直可走出去,回頭告訴記者,“養花、曬太陽,舒服得很!”
到目前為止,勝利村有200多戶村民農轉城安置到了禦景雅居。勝利村村幹部樊紅蘭告訴記者,小區周邊配套的有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小區內有健身場地、文化長廊、籃球場、車庫等,現在正在修建老年活動中心。
“住上了小洋樓,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樊紅蘭稱,搬到場鎮後,年老的照看孫子,年輕的在城鎮上創業、就業,有的賣蔬菜、有的銷售鋁合金、有的開餐館,有的當上了環衛工人。“大家感覺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