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以人才鏈為牽引,可以更好激活創新鏈、服務産業鏈、撬動資金鏈。
近年來,重慶市涪陵區深入承接落實市級人才計劃,深化“才聚涪州·引雁回巢”等引才活動,柔性引進院士2名,全職引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名、入選市級人才計劃人才1名、博士36名、碩士441名,全區人才凈流入量突破3000人、增速達22.4%,人才加速集聚態勢更加彰顯。為進一步用好用活用實幹部政策,營造“近悅遠來”氛圍,構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開放式人才生態,以先進人才的智慧撬動先進生産力,在中央組織部、浙江省委組織部和重慶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關懷下,涪陵區挂職工作實現了量的提升、質的飛躍和效的提能。
“送出去”充分“蓄能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月10日,涪陵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學義親自率隊,帶領涪陵區10名優秀年輕幹部到浙江省杭州、嘉興、湖州、台州、溫州、紹興、金華等7個地市開展挂職鍛鍊,錘鍊本領,實現幹部成長與地方發展“雙贏雙促”。
據了解,此次挂職在人選安排上,綜合考慮幹部專業所長、個人特點進行差異化培養,聚焦全區發展所急需、所緊缺,著眼浙江所擁有、所優異,綜合選擇製造業、化工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學習先進經驗、掌握前沿信息、革新工作理念,迭代幹部思維、提升幹部能力、優化幹部視野。
近一年來,涪陵區外派挂職20名幹部,其中10名通過三峽庫區對口支援派往浙江,1名通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派往四川廣安,2名通過中央三部委派往江蘇、天津,4名通過“一區兩群”派往武隆。參與挂職鍛鍊的幹部同志廣泛吸收其他地區先進的工作理念及經驗,以新方法、新思維、新認識積極投身引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發展經濟、深化改革等方面工作的突破口,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做好挂職“後半篇文章”。
“請進來”加速“聚人才”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了引入更多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儲備的“源頭活水”,2月12日,涪陵區召開高校到涪挂職專家座談會,14名專家教授和13名科技博士來涪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此次14名挂職幹部中,學科類別為工學9名、理學2名、教育學2名、管理學1名,涵蓋機械製造、計算機應用技術、物流工程、市政工程、應用化學、有機化學等多個方面,根據所學專業、工作經歷、性格特點、能力特長等,全部到區經濟信息委等11個專業部門挂職;13名科技博士中,化學專業、材料專業7名,機械專業、冶金專業3名,農學專業、生態學專業2名,管理學1名。
挂職幹部將圍繞迭代優化“2349”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和“1238”産業科創體系,加快“四鏈”融合、“四側”協同、“四業”貫通等重點工作發揮智囊作用;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把更多的先進學術理念和前沿科研成果帶到涪陵全局工作中,發揮産學研合作的紐帶作用;積極運用資源優勢,暢通政策通道、打通項目渠道,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和發揮校友經濟引進的媒介作用;將進一步促進涪陵與所在高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合作,共創同頻共振、互助發展、合作共贏的校地合作新格局。
科創平臺集聚人才,産業鏈淬煉人才。涪陵區在人才智力的支撐下,2024年以來,新增太極中藥創新研究、涪陵黑豬種養循環院士工作站2個;升級建設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新建市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1個、工作室16個,全區市級及以上研發平臺新增15家、總量154家。新增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各1個,萬凱新材料、新鋁時代等7家企業10個産品上榜2024年度重慶市重大産業技術創新産品培育名單,數量居全市區縣第二。
涪陵區還將持續探索人才雙向挂職、交流培養的新方法、新路徑,推動産學研協同創新,紮實推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著力構建“1238”産業科創體系,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以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領驅動高品質發展。
“派下去”持續“練真功”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為讓幹部始終保持對能力提升的饑餓感,防止進入舒適區,涪陵區堅持實崗鍛鍊,讓幹部在實踐實戰中練就真本事。
涪陵區常態化實施優秀年輕幹部人才實踐鍛鍊“四個一批”計劃,把幹部人才送到發展前沿、攻堅戰場、基層一線壯筋骨、長才幹。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74支、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207名、到村任職選調生93名,他們深入一線履行宣傳落實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聯繫服務群眾、推廣科技文化、參與村務管理、加強組織建設等職責,下派幹部在艱苦一線深學細研、磨練意志、增長才幹、發揮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全區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
本次選派的13名科技博士,將全部下派到區內重點企業負責技術攻關。同時,涪陵區正分批在全區經濟類、財政類、金融類和計算機類專業幹部中選派一批幹部到區內基金公司、數字涪陵公司實崗鍛鍊,讓理論和實踐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幹部專業能力和素質,為相關企業注入活力、提供智力人力支撐,實現幹部成長與公司發展的雙向奔赴。
此外,涪陵區從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中,篩選涵蓋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類等類別的幹部,到市國資委、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學習國資國企管理和優秀基金公司的科學化運行先進經驗,切實提升全區金融機構管理水準和基金運營效率。(涪陵區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