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自2015年開始,通過組建戲曲音樂教育教學研究團隊,以學生“個個能懂點兒戲,人人能哼點兒戲”為目標,以中小學音樂課堂為主陣地,以中小學生“戲曲小梅花”選拔展演為抓手,構建了“教育科研先行、三項五環節推進”的戲曲進校園“株洲模式”。
所謂“株洲模式”是指立足課堂,通過先行的學習與研究激發教師專業成長內驅力,以“任務驅動、聯動借力、點面結合”三策略推動戲曲進校園,並用“看戲、聊戲、唱戲、演戲、品戲”五環節引領戲曲課堂教學的模式。經過6年辛勤耕耘,株洲戲曲進校園活動猶如梨花綻放,滿園芬芳。
教育科研先行 讓戲曲走進師生心裏
戲曲進校園的“株洲模式”,主要基於教師業務提升與專業成長的內需,強調從中小學一線戲曲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難點問題入手展開研究。
“教育科研先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教研人員先行動起來。從2015年開始,株洲建立了以市區教研員為主導的株洲市戲曲教學教研團隊,他們率先垂范,深入研究戲曲藝術規律、戲曲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兒童戲曲學習基本規律,帶領戲曲教學研究骨幹教師一起讀書、收集資料等,最後以講座的形式將學習成果與心得在教師培訓活動中與廣大教師分享。
“教育科研先行”另一方面指以教育科研成果引領中小學戲曲教育教學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看戲、聊戲、唱戲、演戲、品戲”五環節作為株洲市的教育科研成果,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戲曲教學研究、培訓以及戲曲教學比武活動中分階段穩步推廣。
經歷自學研究、將專家“請進來”、將骨幹教師“送出去”、同伴互助聽評課、學習彙報等的“蝶變”,戲曲教學教研團隊激發了廣大音樂教師的學習內驅力,讓他們獲得了戲曲教學的自信。
三策略助力 讓面向人人理念落地生根
任務驅動、聯動借力、點面結合,是株洲戲曲教學研究團隊實踐總結的推進策略,以此保障戲曲進校園活動面向全體師生全面開展。
任務驅動。2016年以來,株洲市教科院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與指導各行政轄區的教研室開展傳統戲曲經典唱段的課堂教學研究,區域性地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其中蘆淞區重點研究京劇,荷塘區重點研究湖南花鼓戲,天元區和石峰區重點研究湘劇的課堂教學。6年來,株洲市教科院與城區各教研室針對這些任務共舉辦相關的戲曲研培活動95場、戲曲通識培訓41場,舉(承)辦省級中小學生戲曲表演活動5場、市級7場,區級活動24場。通過任務驅動,株洲全城區營造出濃郁的戲曲進校園氛圍。
聯動借力。根據實際需要,株洲教科院採取了借力發力、聯動共贏的方式開展戲曲師資與學生培訓活動。
一是聯合戲曲專業團體與部門,開展面向學生的培訓。
二是建立了“湖南省中小學戲曲傳承教學研究實驗基地”“湘劇傳承實驗點校”等基地,邀請各大戲曲專業院團與院校的戲曲名家走進株洲,開展戲曲師資培訓活動。
點面結合。先試點,後推廣,樹典型,帶發展。2016年8月株洲市第一批“湘劇傳承實驗學校”成立;2017年建立了7個“湖南省中小學戲曲傳承教學研究實驗基地”。以基地為依託,構建了戲曲進校園“以點帶面”的推廣機制。
與此同時,株洲市還建立了“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定參加人數、定活動內容”的學生社團活動“五定”制度,並實施了“四結合”舉措,推進活動有序開展。
建立不同層面的評價機制。株洲市規定了必唱的經典唱段,搭建了“株洲市中小學生戲曲表演比賽”平臺,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常規戲曲課堂所學;在“咱們教育有力量”“梨花報春”戲曲專場師生新年音樂會等平台中展現中小學校優秀戲曲社團的學習研培成果;在戲曲課堂教學比武平台中,教師們通過“以賽促培”,育人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點面結合”的推廣機制,使面向人人的戲曲教育真正落地並常態化開展,株洲城區戲曲進校園活動猶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五環節教學 培養年輕戲曲觀眾群體
近年來,立足於中小學音樂課堂,株洲市共舉行市級、區級音樂教師戲曲專項教學比武28場,通過面向全體的層層選拔與深入研究,教師的科研能力與戲曲教學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通過研究、探索,株洲市總結出遵循戲曲學習與欣賞規律的中小學戲曲課堂教學的五個主要環節,即“看戲—聊戲—唱戲—演戲—品戲”,這也是戲曲進課堂的教學策略。“五環節”有一定的順序要求,但並不僵化,可以根據作品的需要、根據學習者的需要進行前後調整、相互滲透,但不管如何調整,學生始終既是戲曲的觀摩者也是戲曲活動的參與者,既是體驗者也是感悟者。
6年來,株洲市共有6節戲曲課獲省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一等獎,1節獲國家級獎,2項省市級戲曲課題立項並結題,9篇戲曲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案例發表,一些優秀教師代表株洲市對外進行分享展示交流。在2019年的“湖南省中小學戲曲進校園成果展示與交流”活動中,株洲市展示的27節優秀戲曲課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株洲模式”的課堂教學五環節豐富了戲曲師資培訓“教什麼”與“怎麼教”的內容與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戲曲觀眾。
2020年、2021年,即便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學生們依然通過錄影等方式積極參加戲曲表演活動,熱情之高、參與度之廣前所未有,他們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受益者。
(作者: 湖南省株洲市自2015年開始,通過組建戲曲音樂教育教學研究團隊,以學生“個個能懂點兒戲,人人能哼點兒戲”為目標,以中小學音樂課堂為主陣地,以中小學生“戲曲小梅花”選拔展演為抓手,構建了“教育科研先行、三項五環節推進”的戲曲進校園“株洲模式”。
所謂“株洲模式”是指立足課堂,通過先行的學習與研究激發教師專業成長內驅力,以“任務驅動、聯動借力、點面結合”三策略推動戲曲進校園,並用“看戲、聊戲、唱戲、演戲、品戲”五環節引領戲曲課堂教學的模式。經過6年辛勤耕耘,株洲戲曲進校園活動猶如梨花綻放,滿園芬芳。
教育科研先行 讓戲曲走進師生心裏
戲曲進校園的“株洲模式”,主要基於教師業務提升與專業成長的內需,強調從中小學一線戲曲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難點問題入手展開研究。
“教育科研先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教研人員先行動起來。從2015年開始,株洲建立了以市區教研員為主導的株洲市戲曲教學教研團隊,他們率先垂范,深入研究戲曲藝術規律、戲曲教育教學基本規律、兒童戲曲學習基本規律,帶領戲曲教學研究骨幹教師一起讀書、收集資料等,最後以講座的形式將學習成果與心得在教師培訓活動中與廣大教師分享。
“教育科研先行”另一方面指以教育科研成果引領中小學戲曲教育教學活動有序有效地開展。“看戲、聊戲、唱戲、演戲、品戲”五環節作為株洲市的教育科研成果,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戲曲教學研究、培訓以及戲曲教學比武活動中分階段穩步推廣。
經歷自學研究、將專家“請進來”、將骨幹教師“送出去”、同伴互助聽評課、學習彙報等的“蝶變”,戲曲教學教研團隊激發了廣大音樂教師的學習內驅力,讓他們獲得了戲曲教學的自信。
三策略助力 讓面向人人理念落地生根
任務驅動、聯動借力、點面結合,是株洲戲曲教學研究團隊實踐總結的推進策略,以此保障戲曲進校園活動面向全體師生全面開展。
任務驅動。2016年以來,株洲市教科院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與指導各行政轄區的教研室開展傳統戲曲經典唱段的課堂教學研究,區域性地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其中蘆淞區重點研究京劇,荷塘區重點研究湖南花鼓戲,天元區和石峰區重點研究湘劇的課堂教學。6年來,株洲市教科院與城區各教研室針對這些任務共舉辦相關的戲曲研培活動95場、戲曲通識培訓41場,舉(承)辦省級中小學生戲曲表演活動5場、市級7場,區級活動24場。通過任務驅動,株洲全城區營造出濃郁的戲曲進校園氛圍。
聯動借力。根據實際需要,株洲教科院採取了借力發力、聯動共贏的方式開展戲曲師資與學生培訓活動。
一是聯合戲曲專業團體與部門,開展面向學生的培訓。
二是建立了“湖南省中小學戲曲傳承教學研究實驗基地”“湘劇傳承實驗點校”等基地,邀請各大戲曲專業院團與院校的戲曲名家走進株洲,開展戲曲師資培訓活動。
點面結合。先試點,後推廣,樹典型,帶發展。2016年8月株洲市第一批“湘劇傳承實驗學校”成立;2017年建立了7個“湖南省中小學戲曲傳承教學研究實驗基地”。以基地為依託,構建了戲曲進校園“以點帶面”的推廣機制。
與此同時,株洲市還建立了“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定參加人數、定活動內容”的學生社團活動“五定”制度,並實施了“四結合”舉措,推進活動有序開展。
建立不同層面的評價機制。株洲市規定了必唱的經典唱段,搭建了“株洲市中小學生戲曲表演比賽”平臺,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常規戲曲課堂所學;在“咱們教育有力量”“梨花報春”戲曲專場師生新年音樂會等平台中展現中小學校優秀戲曲社團的學習研培成果;在戲曲課堂教學比武平台中,教師們通過“以賽促培”,育人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點面結合”的推廣機制,使面向人人的戲曲教育真正落地並常態化開展,株洲城區戲曲進校園活動猶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
五環節教學 培養年輕戲曲觀眾群體
近年來,立足於中小學音樂課堂,株洲市共舉行市級、區級音樂教師戲曲專項教學比武28場,通過面向全體的層層選拔與深入研究,教師的科研能力與戲曲教學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通過研究、探索,株洲市總結出遵循戲曲學習與欣賞規律的中小學戲曲課堂教學的五個主要環節,即“看戲—聊戲—唱戲—演戲—品戲”,這也是戲曲進課堂的教學策略。“五環節”有一定的順序要求,但並不僵化,可以根據作品的需要、根據學習者的需要進行前後調整、相互滲透,但不管如何調整,學生始終既是戲曲的觀摩者也是戲曲活動的參與者,既是體驗者也是感悟者。
6年來,株洲市共有6節戲曲課獲省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一等獎,1節獲國家級獎,2項省市級戲曲課題立項並結題,9篇戲曲教育教學方面的論文案例發表,一些優秀教師代表株洲市對外進行分享展示交流。在2019年的“湖南省中小學戲曲進校園成果展示與交流”活動中,株洲市展示的27節優秀戲曲課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株洲模式”的課堂教學五環節豐富了戲曲師資培訓“教什麼”與“怎麼教”的內容與形式,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戲曲觀眾。
2020年、2021年,即便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學生們依然通過錄影等方式積極參加戲曲表演活動,熱情之高、參與度之廣前所未有,他們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受益者。(作者:程芳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音樂教研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