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小麥育種學術活動 為什麼會這麼“熱”
2021-12-14 16:13:52來源: 光明日報責編: 陳晨

  日前,主題為“小麥族植物基因組及分子育種研究”的第六屆黃河國際論壇在河南鄭州開幕,該論壇旨在討論如何進行高水準小麥育種。短短6小時,吸引21.55萬人在線,且互動熱烈,飽受好評。

  一場學術活動為何引發如此多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的關注,受到學術界的好評?

  記者在採訪中的感受是,學術論壇“高熱”,參會專家的影響力和科研實力很關鍵,有著能讓參會者有所提高的合理議題設置也很重要。

  6位國內院士、8位國外專家和來自10個省份的30多位從事小麥遺傳改良、分子育種、植物病理和小麥栽培研究的學者參與其中。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積極參與。

  《土傳小麥病毒:從田間調查到實驗室研究,再到田間防控》《本世紀我國小麥育種的主要進展及面臨的挑戰》……來自國內外的數位院士和學者同臺發言,與會專家現場互動解答問題。

  青年學者殷貴鴻體會頗深。2017年8月,主題為“小麥赤霉病抗性遺傳改良峰會”的第三屆黃河國際論壇舉辦,殷貴鴻在會上得到院士們的當面指導。殷貴鴻團隊自此有了“加速度”,三年三個小麥抗赤霉病新品種通過審定。這樣的速度在業內非常少見。

  “對於科研而言,少走彎路就可以節省培育時間。院士和國內專家們的指導,讓我們青年學者少走科研彎路。”殷貴鴻説。

  論壇舉辦六年來,參與者達十萬人次,數位青年學者因此走上了科研的“快車道”。

  “小麥的難題是世界的,黃河國際論壇也應該是國際層次的,一定要用國際化視野來解決全球化小麥科技難題。”本屆黃河國際論壇組委會負責人説,“國際化、學術化、專業化、連續性、創新性、持久性是黃河國際論壇的幾大特點。”

  黃河國際論壇發端于2015年,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2011計劃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小麥首席科學家程順和提議,經中國工程院批准,呈現出小規模、短報告、長討論、高水準等特點,現已列入中國工程院學部院士學術活動。

  “希望中國工程院在重大戰略諮詢、重大決策及項目論證、頂尖人才培養、一流創新生態打造等方面,為河南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希望各位院士、專家為河南發展多謀良策,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注入強大動能。”河南省副省長武國定在第六屆黃河國際論壇上説。

  研究小麥莖基腐病的國內高校青年教師陽霞表示:“這樣的學術活動,是我們了解行業科研前沿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與國際、國內頂尖團隊溝通的一個渠道,每一次參加都會有新的收穫。”(光明日報記者 丁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