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講好校史裏的黨史故事
2021-12-23 09:57:27來源: 光明日報責編: 陳晨

  “外國人能幹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行?”舞臺上,“錢學森”鏗鏘有力的話語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由哈爾濱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哈工程”)教師黨員自編自演的紅色舞臺劇《傳承》,選取學校68載的史實片段,再現哈軍工人“為船為海為國防”的家國情懷。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當時簡稱“哈軍工”。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用活紅色校史資源,通過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打造黨史學習“活教材”,開展系列特色學習活動,形成了學校獨特的育人文化。

  為慶祝建黨百年,哈工程設計了哈軍工紅色文化傳承路、“三海一核”特色文化體驗路、“國之重器故事”宣講創新路三條黨史學習教育路線,作為學黨史、知校史的校內遊園“路線圖”,學生們可以通過小程式自助前往紅色景點打卡學習體驗。

  沿著學校的“三海一核”特色文化體驗路走下來,船舶工程學院學生蘇伯源感受頗深:“聆聽每一處歷史背後的故事,猶如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讓我堅定了要像先輩一樣踐行科技強國的理想。”

  “要珍惜新時代帶來的發展動力和歷史機遇,投身海洋強國建設。”哈工程式控制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創建者、首位博士生導師和學科帶頭人、86歲高齡的李殿璞教授在哈軍工紀念館裏向同學們講起學校打造“國之重器”的科研故事,訴説了當年哈軍工前輩開拓奮鬥的感人故事。

  在“國之重器故事”宣講創新路線上,包括29個大國重器的科研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一位科研親歷者傾情講述,學生可以預約聆聽。

  黨史學習教育伊始,哈工程組建了由退休老校友、院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教師等組成的老中青三代志願宣講團,挖掘“黨的精神譜係、打造大國重器、經典黨史大事”等三類故事,弘揚老一輩哈軍工人忠誠報國、嚴謹治學、甘為人梯、勇攀高峰的精神風範,使紅色故事成為常學常新的生動育人課堂。

  哈工程推出通識教育選修課《海洋中國》,通過船海領域6位名師講述海洋強國史,為學生注入海洋強國夢,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品牌“金課”。

  “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從這個角度,你們怎麼認識中國的海洋領土?”海洋一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熊學軍通過啟髮式、代入式的講述,引導學生樹立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海權專家嚴汝建在海洋文化館通過“釣魚島”等著名海防案例,現場講授中國海洋權益,潛移默化地增強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榮校的理想信念。

  哈工程注重發揮哈軍工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及哈軍工文化園紅色資源育人優勢,通過講專題黨課、宣講黨史校史故事等形式將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融入課程思政內容,引導廣大師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增強廣大師生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光明日報記者 張士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