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學位要與職教“崗課賽證”融通發展
2022-01-25 17:33:26來源: 光明日報責編: 陳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印發《關於做好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工作的意見》,這一意見讓本科職業教育學士學位與普通本科學士學位“平起平坐”,提升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引起社會廣泛讚譽。本科職業教育學士學位參照普通本科學士學位標準,需要學生較好地掌握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對職業技術技能有更高的要求。為達到這一目標,融通職業教育中的“崗課賽證”,是其中值得推薦的育人模式。

  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提出,要推動“崗課賽證”融通,提高教育品質;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意見》中又指出,要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這一新理念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對應工作崗位和職業技能證書,體現了高職教育的社會適應性;課程對應的專業理論知識、教學實訓和技能大賽,體現了高職教育的社會實踐性。在職業本科教育中,“崗課賽證”四者中的課程,肩挑兩頭,一頭是本學科、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教學實訓,一頭是技能大賽、工作崗位和職業技能證書,因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推動高職教育“崗課賽證”融通相較於以前倡導的産教融合或産學研用一體化,有更強的針對性。

  應該説,“崗課賽證”融通是職業本科教育發展的應有之義。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由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進入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以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進程中,職業本科學士學位的要求與職業教育改革“崗課賽證”融通,有利於通過綜合育人,培養更多升級版的高層次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或大國工匠,為社會的高品質發展服務。

  課堂教學在“崗課賽證”中佔有中心位置,是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育人機制,重知行合一;在項目引領下的學訓結合、學賽結合、産教結合、工學結合的良性發展中,與時俱進,提升實驗實訓條件,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先進職業標準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按生産實際和崗位需求設計開發課程和教材,及時將最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規範、典型生産案例等納入教學內容;推廣項目教學、倣真教學,開發模組化、系統化的實訓課程體系,努力在傳承中創新育人機制,以提升學生實操水準和實踐能力,有助於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和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對於達到職教學士學位要求有很大意義。

  “崗課賽證”涉及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和職業證書,很有必要與行業標準對應。我國各行各業都制定了相應的國際或國家標準,如航海技術專業就是遵循國際《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的相關規定,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培訓大綱》,對應崗位設置課程和技能實訓,制定相應的適任要求和評價標準,對應職能進行課程重構,使崗位對應的職能模組非常清晰,同時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相銜接,如航海技術專業學生要先通過考試獲得職業的6小證(海船船員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與救生艇等),實現崗課證相融合。航海技術專業每年都選拔學生參加區域或全國海員基本技能大比武和全國航海類專業技能大賽,實現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標準對應行業標準,或超越行業標準,將會成為教學改革的助推器與活力源。

  按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專業設置與産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的要求,各職業本科試點院校可結合本校的專業特色開展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試點。從國家宏觀層面制定三證互通銜接的相關制度和管理辦法。而不是簡單地認定具有職業本科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就能夠獲得職業資格證。三證的互通銜接,重要的內涵是課程、考核科目等的無縫對接。為此,需要按職業本科學士學位的要求重構教學模式,按三證互通銜接的要求改革教學內容和方式,同時使之適應技能大賽要求。為推進三證互通銜接,教學課程與職業證書的考試科目成績互換也應得到鼓勵。

  同時,以“崗課賽證”為途徑的職業本科教學,需要強化“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力量,提升他們的教學與實踐能力。職業本科教育改革,更新教學內容,在理論與教學中引入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以助於學生學士學位的實現,必然會對從事高職教育的“雙師型”教師提出新的挑戰。因此,職業本科院校要完善“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規劃和標準,根據學士學位要求“崗課賽證”融通的原則,制定的規劃和標準應有教學、崗位、大賽、職業技能四重適應性,因此,“雙師型”教師需要不斷進取,在彌補短板的同時努力創新。

  職業教育學士學位與“崗課賽證”融通的職教改革,需要認真面對,保證教育教學創新繼續深入和辦學品質不斷提高,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作者 邱敏蓉 陳政華 分別係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理事長、海南科技職業大學行業學院院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