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之美帶來怎樣的美育啟示
2022-02-16 10:18:55來源: 中國教育報

  2月4日,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開幕。從開幕式到各場比賽,驚喜不斷。這場美的盛典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東方美學思想?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中國教育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肖向榮。

  國運與奧運交織,文化自信讓我們有了最大底氣

  記者:您眼中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是怎樣的?

  肖向榮:這是一場空靈、浪漫、唯美的開幕式。首先,凸顯了“簡約之美”。開幕式從一朵雪花的故事講起,拒絕了宏大敘事的煩冗,摒棄大歌舞、大場面,回歸於普通人,踐行了化繁為簡、回歸素樸的東方美學。其次,彰顯了“柔韌之美”。節目處處體現含蓄、內斂、包容,尊重每一個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再其次,展現了“東方之美”。開幕式沒有在傳統意義上的巨大火炬塔熊熊燃燒中結束,而是選擇“最後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的返璞歸真,這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經歷多少苦難挫折才磨礪出的東方智慧,這既是“少就是多”當代美學在奧運史上的一次創新,更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顛撲不破真理的又一次集體回味,雋永綿長。

  記者:許多人都説這次的開幕式更加體現出“中國人的浪漫”。藝術呈現的轉變背後反映了怎樣的理念轉變?

  肖向榮:創作心態的變化其實是基於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全國人民文化自信普遍增強。從2008年到2022年,14年間我國兩次舉辦奧運會,讓我們清晰認識到中國的巨變,看到經濟、文化、精神上的大國格局已形成,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正在逐漸讓世界所認同。當下的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抗疫精神、女排精神等,都喚醒了中國人內心的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這些正是給予這次冬奧會開幕式主創們成功超越、敢於創新的最大底氣。我們可以平視世界,制定自己的美學規則。

  傳統與現代碰撞,讓美育成為錘鍊身心磨刀石

  記者:現在的美育往往只是在學校裏、課堂上,如何把冬奧會這種在身邊的、社會生活中的素材轉化為美育資源?

  肖向榮:現在,緊迫需要美育解決的事情,就是如何通過美育弘揚中國之美尤其是當代的中國之美,讓年輕一代獲得更強的文化認同感,原來我們的文化也這麼酷、這麼炫、這麼有生命力。下一個一百年,美育要起到怎樣的作用?這不只是要藝術家出作品,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不只是培養審美能力,更要鼓勵、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記者:北京冬奧會上還有一個鮮明特色,藝術與科技進行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這對美育來説,有怎樣的啟示?

  肖向榮:藝術與技術始終是雙輪驅動的,技術的發展支撐了藝術形式的不斷翻新。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我們以人為媒介,舞出一幅山水畫。今天,我們可以直接用人屏互動的方式展現你跑我追的畫面。科技的美妙就在於能夠實現人類不斷的想像。

  傳統藝術能夠乘著技術的翅膀煥發新生。比如,頗受歡迎的“如果國寶會説話”系列,通過現代科技激活了幾千年前的文化藝術。要理解藝術,一定要讓它與人本身産生關聯。對現在的學生來説,他們成長于技術的時代,技術與傳統美學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接觸、接受這方面的信息,也能夠領悟屬於他們這個時代的美。

  開放、健康、自信、優雅,中國新生代應如是

  記者:冬奧會賽場上充分展現了力與美,引發了大家對“美”的討論。對部分青少年盲目崇尚“骨感”“白幼瘦”的審美文化,您認為應該如何通過美育進行正確引導?

  肖向榮:東方美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是樸素未能與之爭、天然去雕飾的美。任何違背自然規律的“美”,最終都不會被接受,所以現在許多人都意識到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美育也要注重強調自信自然之美。冬奧會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宣傳健美與身體的能量感。無論外形是高矮胖瘦,只要是自然的、健康的、充滿生命力的,就是美的。

  記者:當中國已經走到世界中央的時候,我們需要培養怎樣的藝術人才?

  肖向榮:今天的中國文化藝術已經不再封閉,我們需要培養的是開放、健康、自信、優雅的中國人形象。

  第一是開放。我們對藝術人才選拔培養越來越具有多元性,接納世界多元文化,美美與共。第二是健康。通過體育、勞動鍛鍊生理上的健康,通過美育錘鍊心理上的健康,包括創新能力、探索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第三是自信。通過全民教育實現整體素養的提升,搭好金字塔的基座,在巨人的肩膀上站起來的將是未來中國傑出的藝術人才。第四是優雅。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的東方大國,中國始終講究君子之風。君子是一個尺度,用以衡量人才的道德、行為;君子也是一個導向,指向整個社會的禮樂交融的公序良俗。(中國教育報記者 林煥新 李小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