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加強電影合作,促進中法人文交流
2024-06-03 09:39:3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武若曦

  中國電影機構在戛納國際村設立中國館,並在此舉辦各類電影研討交流活動。

  中外電影從業者在中國電影聯合展臺交流洽談。

  以上圖片均為記者尚凱元攝

  第七十七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日前落下帷幕。本屆戛納電影節期間,多部華語影片在大銀幕展映,上百部中國電影代表作品在中國電影聯合展臺亮相,集中展示了中國電影行業的最新發展成就。與此同時,第十屆法國中國電影節活動近日在法國多地陸續展開,通過影片講述精彩的中國故事。一場場光影盛會,推動中法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進一步深化。

  中國電影展現多彩風貌

  今年是中法建交60週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在本屆戛納電影節上,多部中國影片入圍不同官方單元。另外,中國電影聯合展臺第三次亮相戛納,共有60余家電影機構參加活動,集中推介180余部涵蓋故事片、紀錄片、戲曲片、動畫片等各類體裁的中國優秀電影作品。

  “通過6個不同單元的展映,戛納電影節展示了中國電影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體現了中國電影行業的蓬勃活力。對於仍在恢復中的全球電影行業來説,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信號。”法國知名編劇、導演赫蘇斯·卡斯特羅—奧爾特表示。

  戛納電影節開幕前夕,第十屆法國中國電影節在巴黎拉開帷幕。在一個月的時間裏,10部優秀國産影片將在巴黎、里昂、馬賽、斯特拉斯堡等10個法國城市和地區巡迴展映。從《飛馳人生2》《熱辣滾燙》等新近熱映電影,到紀錄片《康熙與路易十四》、動畫片《長安三萬里》、科幻片《流浪地球2》、愛情喜劇《愛情神話》、神話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體育電影《熱烈》以及故事片《人生大事》《奇跡·笨小孩》等,組委會精心選片,呈現中國電影的多彩風貌,有助於法國觀眾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

  法國中國電影節技術與選片顧問龍愛樂向記者介紹,選片多為深受中國觀眾喜愛但尚未被法國觀眾熟知的電影,“我們努力在製作技術、創作題材等多個層次展現中國電影市場面貌,展現中國觀眾的觀影喜好,這對於以藝術性著稱的歐洲國際電影節來説是有益補充。”

  今年春節期間,《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在法國上百家影院限時兩天放映時,就曾掀起過一波觀影熱潮。法國中國電影節開幕當天,該片在巴黎百代歌劇院影院再次放映,並邀請主創團隊與法國觀眾近距離交流。法國觀眾皮埃爾在觀影后向記者表達了對這部電影的喜愛:“相信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的觀眾會被這部影片所吸引,其高超的特效技術帶來了極具震撼的視覺體驗。”

  中法電影交流方興未艾

  在本屆法國中國電影節上,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康熙與路易十四》在巴黎首映。據悉,該片攝製組歷時3年,深入中國的廣州、北京,法國的巴黎、里昂、拉羅謝爾等城市的圖書館、檔案館、名人故居、高校和科研機構等,打造出一部高水準的紀錄片。影片主演特裏斯坦·羅賓告訴記者:“影片拍攝過程中,兩國悠久的交流歷史和豐富的交往細節讓我深感震撼,我期待有機會與更多中國電影人合作。”

  中法兩國電影界有著良好和悠久的交流與合作傳統,這不僅體現在許多中國電影從法國走向世界,還反映在兩國長期的合拍合作中。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和法國加朗斯藝術製片公司共同攝製了兒童故事片《風箏》。這是新中國與外國合作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講述了一段以“中法友誼”為主題的浪漫故事。2010年,中國和法國簽署《中法電影合拍協議》後,又涌現出《夜鶯》《狼圖騰》等優秀合拍影片,展現了中法合作在文化藝術上的深度融合,為兩國觀眾和世界影壇帶來了別樣精彩。

  本屆戛納電影節期間,在國際村中國館舉辦的中外電影合作交流會上,法國知名導演菲利普·米爾分享了他為拍攝《夜鶯》而學習中文、在中國生活旅行的經歷。“希望更多兩國電影人有機會深入彼此的創作環境,加強交流學習,共同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

  “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工業進展非常迅速,令人印象深刻。在動畫內容領域,法中兩國還有許多合作機會和潛力。”法國製片人阿頓·索瑪切出品過包括2015年版《小王子》在內的多部動畫電影作品。目前,他已與中國動畫公司開展發行和版權合作。不久前,中法兩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法蘭西共和國國家電影與動畫中心合作意向書》。索瑪切認為,“這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有望進一步深化雙方在影視和動畫領域的合作。”

  法國中國電影節中方主席、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劉紅革表示:“電影在推動中法人文交流、文明互鑒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為豐富文化多樣性,促進中法相知相通發揮了獨特作用。”

  中國市場吸引各國優秀影片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共生産影片971部,吸引近13億人次觀眾走進電影院,全年共産出票房約550億元人民幣,約合77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保持復蘇勢頭,截至5月5日,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共産出票房202.51億元人民幣,約合28億美元,暫居全球首位。法國百代電影公司總裁、法國中國電影節法方主席阿爾達萬·薩法伊認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亮麗成績單,反映出中國觀眾不斷增長的觀影需求,以及為滿足這一需求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本屆戛納電影節期間,中國電影機構舉辦影片推介會、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宣介會、《全球電影産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發佈會等多場專題活動。中國電影聯合展臺吸引了許多業界人士與海外同行前來諮詢交流,多部影片達成合作意向。

  中國國家電影局常務副局長毛羽表示,將加大中國電影市場的外片引進力度,“我們將秉承開放包容的胸懷,優化電影引進政策,鼓勵支持引進業務,廣泛引進國別更多元、類型更豐富的全球電影,讓中國觀眾能夠看到全世界最好的電影。”

  近期,許多法國影片正通過第十八屆“中法文化之春”與中國觀眾見面。此次活動從4月持續至12月,跨越中國30多個城市。“中國觀眾能夠喜愛和欣賞法國電影,在中國的展映活動場次經常爆滿,中國影迷也非常喜歡與法國電影人見面交流,這讓我們倍感欣慰。”法國駐華大使館流行音樂及影視部專員黃麗婭告訴記者,中國電影市場的多樣化,為法國電影的引入提供了良好機遇。

  法國電影推廣公司“夢想實驗室”總經理娜斯琳表示:“中國市場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電影節國際化程度高、視野開闊、專業度不斷增強,為展示各國電影作品提供了重要平臺。”

  紅海國際電影節負責人扎因·澤丹來到中國電影聯合展臺前發出邀請。她告訴記者,第四屆紅海國際電影節將於今年12月在沙特阿拉伯舉辦,本屆電影節將首次設立亞洲電影板塊,希望中國電影能積極參與。她對記者表示:“阿拉伯國家觀眾對中國電影非常感興趣。目前,阿中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入,我們希望推動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領域合作,與中國電影行業建立更緊密聯繫。”

  (本報巴黎電 記者 尚凱元)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