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從發祥地到電影之城,上海主場開啟
2024-06-14 09:27:21來源:文匯報編輯:武若曦

  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天在影迷們的期待中拉開帷幕。圖為上海影城內,一位觀眾拍照留念。記者 王竟成攝

  今天上午10時,隨著紀錄片《裏斯本丸沉沒》舉行世界首映,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十天會期,屬於全球影人與全國影迷的盛大節日,就在上海主場。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百餘年時光浸染,這座城市長期領風氣之先。1993年,乘時代之風,上海創辦了中國首個競賽型非專門類國際電影節。多年傳承、創新、發展,上海既是推動中外電影交流互鑒的文化碼頭,也是促進中國電影創作的文化源頭,更始終站立於世界電影發展的潮頭。

  如今,立足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深度連結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國際電影節正以光影之名,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向世界展現上海的魅力、活力。

  首映率再創新高,中外影人齊聚浦江兩岸

  “First Film”——首場放映,今年的上影節特設了儀式感十足的“頭銜”,將大幕開啟的第一束高光聚焦《裏斯本丸沉沒》。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陳果説,該片製片人方勵很早就決定,要把影片盛大的世界首映禮留到上海,“上影節的金爵獎評選和國際影片展映開放、多元,其國際影響力受到多方關注”。

  本屆上影節徵集到來自五大洲105個國家和地區的超3700部作品報名參賽或參展。經遴選,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50部參賽作品進入金爵獎五大單元評選,其中世界首映38部,國際首映6部,亞洲首映6部,首映率再創新高。影迷廣泛參與的展映板塊,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461部影片齊登場,包括競賽片在內,世界首映70部,國際首映48部,亞洲首映81部,中國首映73部。尤其是世界首映與國際首映數量佔比,較去年提升了25.5%。

  首映率的連年提升,確證著金爵獎這塊金字招牌的成色,也是上海首發首秀首映首展平臺效應的彰顯。值得一提的是,深受影迷喜愛的“戛納零時差”單元今年強勢回歸,帶來15部新鮮出爐的影片。

  新片佳作來此亮相,中外影人更是將上海排進每年6月的固定行程。今次,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位海內外嘉賓將齊聚浦江兩岸。法國導演陳英雄領銜的22人金爵獎評委會,成員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新西蘭等13個國家和地區。發起成立於上海的“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也在成立6週年之際繼續約請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聯盟方代表做客上海,相聚“一帶一路”電影周,共享“拉美風情”嘉年華。正值中法建交60週年和中法文化旅遊年,本屆電影節特別策劃的“法國電影周”將在“中國影視之夜”啟動,一系列活動旨在以光影為媒推動文明互鑒、擴大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38部最新法國電影,30余部法國影史佳作或法國參與合拍的電影,將在各展映單元與中國影迷集中見面,展示當代法國電影的別樣風景。

  人民城市,邂逅更好時光遇見更美生活

  每年中外影人相聚上海時,影迷的嘉年華同步開啟。今年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5週年,上影節繼續辦好人民的節日,希望因電影相聚的近悅遠來客,在這裡邂逅更好的時光、遇見更美的生活。

  今年上影節的籌備期,市內47家影院負責人與電影節組委會來了一場“點子”徵集。大家代入影迷視角,順著做攻略、購票、觀影到映後的全流程拾遺補缺,找尋提升細節的抓手。這些“點子”悉數落地,今年上影節推出的便民、利民、惠民舉措包括但不限于:六家市中心影院推出的50元“暖意場”;市內47家展映影院全部換上新字幕機;取票機增量投放;優化排片以便影迷轉場;開發花樣文創;開設行李寄存、提供餐飲優惠等。

  展映片單的“硬實力”與觀影體驗的“軟實力”相得益彰,上影節不僅匯聚了本地人氣,還有了做“外地影迷友好型電影節”的底氣。據官方購票平臺淘票票數據,截至6月12日晚間,本屆電影節的461部影片將總計放映1624場,目前出票量45萬張,已超去年觀影總人次。用戶IP顯示,約七成為上海本地影迷,另有29%左右來自江蘇、浙江、北京、廣東等地。與此同時,為方便長三角影迷就近觀影,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的影片展映也延展到了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的影院。

  組委會與各類平臺合作,影院與商圈、街區聯手,線上線下熱度互通,電影節既關於電影,更是一場盛大節日。早在開幕前,電影之城的過節氛圍已拉滿。而這十天,踏上多姿多彩的觀影之旅,更多新鮮豐富的文旅消費新場景將一一解鎖。

  凝聚合力,為電影高品質發展謀未來

  從起步時謝晉導演堅持“中國要有自己的國際電影節”,到如今彰顯“開放、創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秉持“立足亞洲、關注華語、扶持新人”的辦節定位,與亞洲新人、中國電影共謀未來,始終是上影節的追求。

  經過多年深耕,今天的上影節已形成了“6+1”階梯形新人培育體系。迷你電影單元、金爵短片、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金爵亞洲新人單元、金爵獎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拾級而上,許多電影新人在上海踏上起飛跑道,隨後活躍于各國銀幕,被世界廣泛看見。

  而對中國電影,上影節更多了一份使命擔當。昨天,上海科技影都AI創制生態中心在昊浦影視基地啟動。擁有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區位優勢,上海松江已集聚了騰訊G60智算中心、上海智算平臺等,算力總規模達31300P,為影視産業AI垂直大模型發展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撐。科技影都AI創制生態中心的官宣只是起點,可以想見,強化AI賦能、推動影視産業高端化數字化發展的話題,註定成為上影節熱詞。

  金爵論壇素來集聚智慧,啟迪影人思考,引領價值提升。今年的9場論壇與多場大師班將關注新質生産力推動中國電影發展、聚焦差異化發行機制、探討中國電影“走出去”、求解人工智能+電影等創新議題,一以貫之地凝聚發展合力、放眼發展新格局。專設的科幻電影周也將向科學家、科幻電影人、科幻作家“借腦”,探討人工智能與科幻電影的雙向賦能。

  6月16日至18日集中舉辦的電影市場則專注搭建平臺,在全球範圍聚攏電影産業發展新技術、新潮流。此番,137家海內外影視機構將亮相市場展會,其中不乏沙特、英國、格魯吉亞等近年來的新朋友。人們期待,“電影發行市場”“IP影視開發大會”“影視+文旅”等14場系列活動和9場産業放映後,上海可以促成更多展商與買家的高效對接。

  在對國際性、專業性、引領性的不斷求索中,上海國際電影節矢志打造文化金名片。(記者 王彥)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