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電動自行車放寬限速 標準不能再被無視

2018-01-17 16:03:28|來源:中國青年報|編輯:顏學輝|責編:孟慧

  原標題:電動自行車放寬限速 標準不能再被無視

  如何讓新標準得以實行,避免再次出現“標準被無視,然後改變標準”的尷尬局面,是有關部門必須納入考量的問題。

  1月16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報批稿正式面向社會公示。該規範對部分技術指標進行了調整,其中,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由20km/h調整為25km/h,整車品質(含電池)由40kg調整為55kg,電機功率由240W調整為400W,並對電動車必須具備腳踏騎行功能作出了強制性規定。

  近年來,電動車自行車違章行駛、擅自調速、違規出售等問題層出不窮,大量超標電動自行車橫衝直撞,威脅行人安全,擾亂交通秩序,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也屢見不鮮。據公安交管部門統計,從2013年到2017年,全國共發生電動自行車肇事的道路交通事故5.62萬起,造成8431人死亡、6.35萬人受傷。可以説,在城市生活當中,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一大安全隱患。

  然而,在治理之中,由於電動自行車在“機動車”和“人力自行車”之間的定位模糊不清,各城市很難對其實施可行而有效的管制,要麼一禁了之,要麼放任自流。這種辦法,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如何管好數量龐大的電動自行車,消除改裝之患,已成為城市治理中至關重要的問題。

  此次,國家出臺電動自行車新標準,並向社會徵求意見,無疑是一個積極的舉措。新標準基於維護公共安全的訴求,設置了最高車速、整車重量、電動機功率、電池電壓、外形尺寸、防火阻燃等關鍵指標,或將有效提升電動自行車的機械、行駛、電氣及防火等諸多方面的安全標準。不過,僅有標準,並不足以確保電動自行車在公共場域的安全。若想真正實現長治久安,關鍵還是在於如何執行和落實。

  以若干關鍵指標而言,新標準對電動自行車限速25km/h、整車品質限定為55kg、電機功率限定為400W。與1999年頒布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相比,均有所放寬,這是考慮到實際情況而作出的必要鬆動,也是對早已無視舊標準已久的電動車市場現實的追認,完全可以理解。然而,如何讓新標準得以實行,避免再次出現“標準被無視,然後改變標準”的尷尬局面,是有關部門必須納入考量的問題。

  據《新京報》報道,在“限速20公里時代”,路面上鮮有按規矩行駛的電動自行車,很多人都會把速度調高。有媒體記者暗訪發現,一家出售電動自行車的店舖,店老闆僅用10秒就可以完成調速過程。很多電動自行車在生産和銷售中,壓根就沒有安裝限速裝置。因此,儘管新標準也對最高車速和蓄電池提出了防篡改(防改裝)要求,不給産品出廠後提高最高車速和整車重量留下空間,但執行起來並不容易。

  生産企業、銷售企業乃至騎行人,都有動機將限定的速度調高,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在技術上也並無多少障礙。當調速成為常態時,面對海量的電動自行車,相關部門如何將監管落實到每一個終端,確實是一個難題。畢竟,目前,國內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年産量也超過3000萬輛。

  然而,困難再大也必須解決。一方面,政府應立足於源頭治理,強化懲治措施,從生産環節、銷售環節強調新標準的剛性,並實施常態化的巡檢,一經發現有違規行為,嚴懲不貸,甚至可以考慮設置市場“黑名單”制度,以退出機制規範生産行為。另一方面,也應繼續加強對騎行人的教育和引導,規範騎行行為,必要時也可採取一些路面檢查的辦法,約束騎行人違章行駛以及擅自調速的行為。

  説到底,設定標準只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只有不斷提升企業與公眾的守法意識,強化道路文明,並最終實現“令行禁止”,才能確保城市道路的文明、安全、有序。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