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2017年度廈門産品品質白皮書發佈 滿意度連續5年增長

2018-03-15 10:00:19|來源:廈門網|編輯:顏學輝|責編:孟慧

  原標題:2017年度廈門産品品質白皮書發佈 市民滿意度連續5年增長

  2017年,廈門市産品品質安全狀況總體較好,國家、省、市三級監督抽查合格率整體穩定,監督抽查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不斷增強。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來臨之際,市質監局綜合去年廈門市産品品質抽檢、監管和行政執法等相關信息,發佈了《2017年廈門市産品品質狀況分析報告》,全面完整地反映了廈門市2017年産品抽檢、實施名牌戰略、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和稽查打假等方面的情況。

  市質監局還向社會公佈了5家上品質信用“黑榜”的企業和81家上“紅榜”的企業,並聯合廈門市29個單位出臺《關於對廈門市嚴重品質違法失信行為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工作意見》,構建品質領域“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倒逼機制。

  【數字】

  品牌建設

  廈門市新增27項福建名牌産品

  《報告》透露,2017年,廈門市新增27項産品獲福建名牌産品,總數達190項,創歷史新高;新增5家企業獲廈門市品質獎,總數達15家;新增88項産品獲廈門優質品牌,總數達229項。質監部門開展的2017年廈門市市民品質滿意度測評結果顯示,市民品質總體滿意度為84.09分,連續5年保持上升態勢。

  執法打假

  品質違法案件去年查辦133件

  去年有一些産品因品質問題給消費者添了堵。《報告》透露,2017年,市質監局通過12365熱線等各種渠道,共受理産品品質相關投訴舉報、諮詢5699件。其中,申訴552件,辦結505件;舉報49件,辦結41件;諮詢5098件,答覆率100%。根據群眾舉報等線索,質監部門去年共查辦品質違法案件133件,罰沒款155.9萬元。

  【鏡頭】

  質監部門圍繞電子秤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質監人員戴著口罩,抽查過程規範嚴謹。

  解讀産品品質白皮書

  特種設備

  實現零事故目標

  質監人員對電梯安全進行監督檢查。

  典型案件

  電梯未定期檢驗

  酒店被罰4萬元

  廈門市品質技術監督執法人員依法對廈門好友匯酒店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私自啟用報停狀態的一台電梯,在未對該臺設備號T015176電梯申請檢驗的情況下,將該電梯使用於酒店客人乘坐上下樓,至2017年5月16日執法人員檢查時才停止使用。

  質監部門立案調查後認定,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八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作出責令停止使用未經檢驗的電梯,罰款40000元的處罰。

  舉措

  加強高風險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質監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廈門市現有特種設備共76166台,其中,電梯:40489台。

  2017年,質監部門按照“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的要求,制定了嚴格的監督檢查和保障性檢驗方案,對廈門會晤核心接待酒店、場館的特種設備開展地毯式檢查,消除476個事故隱患;對1054家重點單位的7139台特種設備、40余千米油氣管道開展保障性檢驗,發現問題3256項並督促整改到位。

  同時,組織開展大型遊樂設施安全、危化品相關企業産品品質安全、氣瓶充裝環節安全、港口碼頭起重機械安全、機關辦公場所和居民小區電梯安全等專項整治,排查發現隱患555項,開出監察指令180份,實現廈門會晤期間核心單位特種設備安全“零事故、零故障”的預期目標。

  今年質監部門將開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加強對壓力管道等高風險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推廣廈門會晤期間形成的管理經驗,提升管理水準;深入開展排查治理,確保轄區內特種設備重點使用單位100%巡查到位,有效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響事件。繼續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推進電梯安全責任保險,開展電梯維保品質信用等級評價,提高96196電梯應急處置中心和電梯安全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運行水準,推出手機報檢、查詢等移動應用服務。

  行動

  全市電梯超4萬台 佔全省總數近兩成

  治理電梯隱患廈門開出“綜合藥方”

  市質監局啟動全市電梯安全專項整治,將持續至11月底

  實現“兩個提升”

  提升電梯安全管理水準和電梯維保品質水準

  構建“一項機制”

  推動實現“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屬地管理、企業主責、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電梯安全監管長效機制等整治目標。

  破解“兩個難題”

  破解老舊電梯評估改造難題和無管理責任主體、無維保、無維修資金的“三無電梯”監管難題

  完善“兩個平臺”

  提升96196電梯處置平臺和建設電梯微信公眾監督平臺

  為提升廈門市電梯安全整體維保品質和運行品質水準,從即日起到今年11月底,廈門市將集中開展全市電梯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這是記者昨日從市質監局獲悉的。

  老舊電梯及三無電梯

  將被“造冊”監管

  “電梯使用單位是電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責任主體,對本單位電梯使用安全負責。”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整治將督促電梯使用單位開展自查自糾,消除安全隱患,保障電梯安全可靠運行。同時,質監部門也將督促電梯維保單位針對維保品質、故障搶修、應急救援等重點問題開展自查自糾,對存在的問題逐一整改到位。

  對使用年限達到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質監部門將對其進行分類統計,按行政區劃建立《老舊電梯清單》,由各質監分局依法督促使用單位委託檢驗機構進行安全性能評估;並敦促使用單位根據評估意見,聘請原電梯製造企業或其授權的取得相應許可的電梯施工單位完成電梯的修理、改造。

  對轄區內“三無電梯”,將建立《“三無電梯”清單》,梳理存在問題和原因,提出解決方案,並按有關規定提請轄區政府協調解決“三無電梯”電梯失管、失修和資金短缺問題,保障市民乘梯安全。

  著力構建電梯安全

  監管長效機制

  “此次專項行動的一大目標,就是在總結電梯安全監管和歷次專項整治經驗基礎上,形成老舊電梯和‘三無’電梯長效治理機制、電梯維保品質和運行品質抽查考核機制及信息公開通報制度、劣質維保單位退出機制、維保作業人員動態考核及退出機制、問題電梯公示曝光制度等一批創新性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並持之以恒抓好落實。”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質監部門將充分發揮特種設備安全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及時研究協調解決電梯安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對此次專項行動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質監部門也將建立《電梯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問題清單》,跟蹤落實整改,堅決督促使用、維保單位整改到位;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堅決予以立案處罰;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法落實整改的電梯,將依法予以封停,杜絕事故發生。

  據質監部門介紹,近年來,廈門市電梯數量快速增長,目前總數已超4萬台,佔全省電梯總數的19.7%。雖然廈門市電梯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電梯運行故障率還比較高,電梯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全市電梯維保、安裝企業在人員資格、品質管理、資源配置以及現場維保品質等環節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電梯使用單位普遍存在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管理不規範等問題。

  産品品質

  合格率整體穩定

  典型案件

  發現品質不合格依法處理

  科技公司生産無3C認證産品

  廈門瑞憶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7日生産的GS-X5智慧長效無線定位器未見標注國家強制性産品認證(“3C”)標誌,無法提供上述定位器的國家強制性産品認證證書。

  質監部門立案調查後認定,該公司行為違反了《廈門經濟特區産品品質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依據《條例》第四十條規定給予以下處理: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銷貨款6574元,處貨值二倍罰款13148元,罰沒款合計人民幣19722元。

  服裝公司産品被查出有問題

  廈門市貝特如服飾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的連衣裙(規格型號:170/100B,批(編)號:YIXA3531A-1-3XL)産品,經檢驗被判定為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纖維含量、紕裂。

  質監部門立案調查後認定,該公司生産所明示品質與實際不符的連衣裙産品的行為,違反了《廈門經濟特區産品品質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並依據《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對其做出責令改正、沒收未售出部分的産品2件、處該批産品貨值1.5倍罰款人民幣1800元的處罰。

  舉措

  深入推進“質檢利劍”行動

  2017年,國家監督抽查了廈門市73批次工業産品,批次合格率為93.15%。省級質監部門抽查了廈門市1481批次工業産品,合格率為98.09%。市級質監部門也加大了專項監督抽查力度,全年共抽查2509批次工業産品,合格率為98.05%。

  組織開展了食品相關産品、電線電纜、醇基液體燃料、燃氣灶具等12項專項行動,加強重點領域安全防護計量器具監管,檢定燃氣報警器、LNG加氣機1000多臺件。

  今年質監部門將深入開展消費品安全標準“築籬”專項行動,強化對涉及安全、健康、環保等消費品的認證監管工作,加大無證生産銷售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加強對兒童用品、紡織服裝、傢具家裝、家用電器、食品相關産品等日用消費品、智慧家居等新興消費品以及電商産品的品質監督。加大監督抽查力度,突出檢測涉及人身財産安全的指標,對抽查不合格産品,加大抽查頻次,加大曝光力度。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健全執法聯動機制,加強綜合執法、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對品質違法違規行為形成有責必究的震懾作用。

  民生計量

  打擊欺詐違法行為

  典型案件

  查出短斤少兩全部處罰

  水果店使用不合格電子秤

  廈門市思明區林潤宏水果店經執法人員檢查發現一台用於水果貿易結算的“皇鷹”牌電子計價秤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執法人員依法對該秤進行抽檢,經檢定此秤為不合格計量器具。

  質監部門立案調查後認定,該店使用未按規定檢定的計量器具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九條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五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六條規定處罰款500元。

  該店使用不合格(密碼秤)電子計價秤違法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十六條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條給予如下處理:沒收不合格電子計價秤一台,處罰款1000元。

  定量包裝大米含量不足

  廈門三好米業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10日生産的標注凈含量10kg的定量包裝香優米經廈門市計量檢定測試院檢驗,被判為不合格産品。《檢驗報告》載明,該批香優米修正後的平均實際含量9989g,結論為凈含量不合格。

  質監部門立案調查後認定,該公司生産的定量包裝香優米平均實際含量不合格的行為,違反了《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第一款的規定,依據《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對該公司給予以下處罰:1.責令在30日內採取措施進行改正並申請重新檢驗;2.處予不合格産品貨值金額1倍的罰款2600元。

  舉措

  嚴查不合格器具推進統配秤工作

  2017年,質監部門圍繞電子秤開展了聯合執法檢查,共完成全市114個集貿市場在用衡器免費檢定23762台,合格率97.72%。聯合市場監管、物價、旅遊部門開展旅遊市場秩序專項聯合執法檢查24次,檢查電子秤224台,查處不合格電子秤57台,有力打擊了計量欺詐違法行為。

  質監部門開展了加油機專項計量監督檢查。建立全市加油機計量監管檔案,引導、推動全市135家加油站、22家加氣站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出動執法人員407人次,實現加油站監督檢查全覆蓋。

  組織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隨機抽查。在生産領域抽查定量包裝商品107批次,其中凈含量檢驗合格99批次,合格率92.52%,凈含量標注合格100批次,合格率93.46%;在流通領域抽查定量包裝商品35批次,其中凈含量檢驗合格33批次,合格率94.29%,凈含量標注合格32批次,合格率91.43%。抽查瓶裝液化氣供應站(點)液化氣248瓶,合格222瓶,合格率89.5%。

  質監部門還會同市交警支隊,對廈門市機動車安檢機構實施全面檢查,督促安檢機構嚴格執行檢驗標準,杜絕超能力、超範圍檢驗。共檢查安檢機構12家,發現不符合項67項,對存在問題的安檢機構責令整改。組織力量對3家安檢機構進行突擊執法檢查,查處檢驗人員未經考核合格的違法行為2起。

  據統計,去年全年,質監部門共受理民生計量投訴78起,立案查處計量違法案件28起,罰沒款6.28萬元。

  今年,質監部門將集中力量組織開展打擊計量欺詐行為的專項行動。加強水電氣“民用三表”、市場用電子計價秤、加油加氣機、醫療計量器具、眼鏡制配計量器具等重點民生計量器具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的違法行為。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的協調配合,在農貿市場改造中積極推進統配秤工作;開展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隨機抽查,加大瓶裝液化石油氣計量監管;做好投訴舉報受理處置工作,對計量違法行為實施精準打擊,加大曝光力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廈門日報記者陳泥通訊員魏欣倩本版圖/市質監局提供)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