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旗幟鮮明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落深落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3月27日,省委書記于偉國赴福州市,對福州市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紀委十九屆二次全會精神,以及2017年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情況進行檢查,並對全省各級黨組織落深落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進一步作出部署。
此前,省委第一檢查組通過多種形式,對福州市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等方面情況進行了全面摸底、實地檢查,形成問題清單,提出問責建議。
在聽取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王寧代表福州市委所作的工作彙報和省委第一檢查組的檢查情況通報後,于偉國説,過去一年,福州市委政治堅定、方向明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強化“四個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成效明顯。對於本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福州市委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嚴字當頭、實字托底,對照問題清單,分解任務、定人定責,確保整改工作一項不落,並舉一反三,取得更大實效,在全面從嚴治黨上當好全省的“排頭兵”。
于偉國指出,管黨治黨是最根本的政治責任。黨要管黨,首先是黨委要管,黨委書記要管。黨委書記要在其位、謀其政,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全省各級黨組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結合省委“五抓五看”要求,切實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覺,提升政治能力和政治水準,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一絲不茍、責無旁貸地落深落細落實主體責任。
一要堅定不移維護核心。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把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權威和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政治規矩,堅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堅定不移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密結合,與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重要理念和生動實踐緊密結合,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真功夫、實功夫,努力學出覺悟、學出信仰、學出擔當,做堅定的信仰者、有效的傳播者、忠實的實踐者。
三要堅定不移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不打任何折扣、不耍任何小聰明、不搞任何小動作”,用行動詮釋忠誠,用擔當彰顯信仰,精心組織推進,強化督查問責,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我省落到實處、取得實效。要嚴格落實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制度,及時報告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進展情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絕不做兩面派、兩面人。
四要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和我省實施辦法,開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綜合整治,緊盯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關注“四風”隱形變異、改頭換面等新動向,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回潮反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決清除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要堅定不移反對腐敗。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減存量、重點遏增量,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互交織形成利益集團的腐敗案件和“三類重點人”。強化案後整改工作,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和制度建設,強化廉政教育,持續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六要堅定不移強化黨內監督。全面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各項規定,重點監督領導幹部的政治立場、加強黨的建設、從嚴治黨,執行黨的決議,公道正派選人用人,責任擔當、廉潔自律,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等情況。要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健全巡視巡察聯動機制,發揮巡視巡察監督利劍作用。全力支持配合中央第一巡視組工作。
七要堅定不移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監察體制改革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是黨委落實主體責任的一項重要內容。黨委書記必須繼續當好“施工隊長”,貫徹落實好憲法和監察法,加強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各級監委要依法迅速開展工作,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察全覆蓋,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八要堅定不移緊抓“關鍵少數”。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要全面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做到決不含糊、決不放鬆、決不推卸,督促班子成員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層層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對管黨治黨責任落實不力的,要嚴格實施問責,強化剛性執紀,體現全面從嚴。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講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始終做到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形成“頭雁效應”。 (記者 周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