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代表參觀“智慧延平”項目功能展示區(黃少雯 攝)
大武夷新聞網訊 日前,“智慧延平”工程一期項目建設已近完善,“智慧延平”的“一中心、兩平臺、三大智慧應用(智慧農業、智慧生態和智慧城管)”核心功能于近日面向媒體體驗開放。
記者了解到,延平區于2017年5月份啟動了“智慧延平”項目建設。這是延平區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順應國際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先進城市發展潮流作出的戰略抉擇,是打造“生態、宜居、可持續”美麗延平的必然手段。
“智慧延平”項目整體分為三期,立足於延平的現狀和發展主題,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整合信息資源,整體規劃為“一個中心,兩個平臺,十六個智慧應用”的總體框架,有序推進延平智慧城市建設。“一個中心”,即智慧延平城市運營管理中心,作為智慧城市的管理中樞,接收各種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處理,繼而發出指令,智慧化管理城市,快速便捷服務民眾。“兩個平臺”,即城市公共管理平臺和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具體執行智慧延平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發出的各種指令。十六個智慧應用即實現各個部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的智慧化管理與經濟發展民生事業的智慧服務等。
智慧延平項目以頂層設計方法論為指引,立足於延平城市發展主題,包括了綠色延平、民生延平、和諧延平等方面。建立了四個層次的應用:包括了感知通信層、公共服務層、應用能力層和受眾展現層。再配以各類保障體系,來保證整個城市的運行和管理工作。
部署模式方面,主要依託于電子政務雲計算機房,建立了數據資源中心,中心匯聚了各個專業的部門的專業基礎數據,從而形成公共資源數據庫。在這個基礎上建設三大智慧應用:智慧農業、智慧生態和智慧城管。在這三大智慧應用所能支撐起的專業部門的專業信息化工作的基礎之上,建設了兩大平臺:面向政府的城市公共管理平臺,面向市民的城市公共服務平臺。在最上層,建設城市運營指揮中心,來承擔整個智慧城市的運行和管理工作。通過以上這種方式,就搭建起了智慧延平可持續拓展的一個發展體系,在未來的建設中,只需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在這個框架體系之下不斷的拓充和完善即可。
據悉,“智慧延平”工程二期、三期將陸續建設其他的智慧應用及覆蓋全區的智慧井蓋、智慧垃圾桶、智慧路燈、消防栓等物聯網設施,並實現物聯網感知設備統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數據共享,讓設備和技術為市民服務,讓延平更加的智慧、生態、宜居,整個城市“全面感知,萬物互聯,創生智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