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泉州4月10日電(詹托榮)10日,華僑大學港澳臺僑學生“百村千人行”活動在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省泉州市正式啟動。未來3至5年內,華僑大學將組織上千人次港澳臺僑學生深入福建一百個鄉村,圍繞扶貧、扶智目標,開展慰農、惠農服務,引導港澳臺僑學生爭當鄉村代言人,為鄉村振興戰略添磚加瓦。
據了解,這也是全國首個港澳臺僑學生有計劃、長時間、大規模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育人活動。
在當天下午的啟動儀式上,來自福建省九個地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各1名鄉村代表到會並作為2018年港澳臺僑學生“百村千人行”首批走訪的十個鄉村,參與“百村千人行”實踐基地授牌。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福建南平鄉村科技特派員代表高允旺向同學們分享了20餘年科技興農、服務鄉村的心路歷程。
“共你翻山越嶺,百村千人行……為你,為我八閩鄉村,為可愛的祖國,千山萬水,山川湖海,百村千人,你我同行。”港澳臺僑學生在啟動儀式上莊嚴宣誓。他們將整裝待發,在新時代的春天裏,共建新福建,共享中國夢;他們將結伴同行,攜手並肩,用實際行動獻禮改革開放40週年。
由馬來西亞華僑學生創辦于1997年的華僑大學二十四節令鼓隊,將於4月20日穀雨時節,走進“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開啟“百村千人行”第一村的文化下鄉慰農演出。
華僑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斌表示,二十四節令鼓等社團的文化下鄉慰農演出,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後港澳臺僑學生將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開展系列惠農服務,真正深入鄉村大地,特別是要走進更多的邊遠山區、老區,到貧困鄉村去,盡己所能,服務鄉村。
“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鼓勵和引導更多的港澳臺僑學生走進鄉村、服務鄉村,了解和感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有利於增強港澳臺僑學生對祖國的文化認同、國家認同和政治認同。”劉斌説。
華僑大學學生王珍妮受訪時説:“我就想拿著相機,為鄉親們拍一張全家福,一百個鄉村,一百張全家福,回到香港,我可以和家人們説,這是我見過的最美好的鄉村圖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