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擁抱“自貿機遇”,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自2015年4月掛牌以來,福建自貿試驗區認真做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堅持對標國際先進,率先推動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全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擴大利用外資的工作中發揮了引領帶頭作用。
——擴大開放外商投資領域。不宜全面向外資放開的領域,先在自貿試驗區進行壓力測試。率先實行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清單之外領域的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備案管理。投資1.5億美元的台灣佳格葵花籽油項目成為首個受益於自貿試驗區版負面清單的項目,已于2017年正式投産,當年新增産值超5億元。
——建立符合國際先進規則的投資便利化服務體系。率先探索實施項目精準選址“多規合一”、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審批效率提高3.6倍;率先施行投資體制改革“四個一”,探索項目審批標準化、格式化,申請材料精簡幅度超過90%,項目審批時間壓縮四分之三。目前,福建自貿試驗區已在項目選址、項目審批、工程管理、土地出讓、電力獲得、納稅服務等投資管理領域推出了40多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減前置、減環節、減時間,著力破解投資項目審批和服務等重點環節中的難點與堵點。
——率先擴大對臺開放。在金融、增值電信、醫療、人力資源、電子商務等50多個服務貿易領域率先對臺開放,在人才認定、科研項目申報、知識産權保護、成果轉化激勵、企業融資等方面給予台灣企業同等待遇。台灣佶音企業和三通文化發展公司相繼落戶福州片區,開展演出場所經營活動;大陸首家臺商獨資海員外派機構廈門台塑興對外勞務合作經營有限公司,富邦財險、永豐證券、第一金控等台資金融機構先後入駐廈門片區。在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下,一大批重大台資項目如總投資380億元的廈門聯芯電子、總投資240億元的華佳彩等,相繼落戶福建。
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掛牌以來至2018年4月,福建自貿試驗區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290家,合同外資232.1億美元,分別佔全省同期的48.4%、44.4%。其中新增台資企業2005家,佔全省56.7%。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通報,福建自貿試驗區在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創造典型經驗做法方面得到國務院督查表揚和激勵,是全國唯一受到表揚的自貿試驗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