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弘揚“晉江經驗” 深化改革開放

2018-09-06 09:08:37|來源:求是|編輯:顏學輝|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弘揚“晉江經驗” 深化改革開放——本刊記者專訪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

  福建省晉江市是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也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標杆。2002年,當時在福建工作的習近平同志總結提煉了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係”為主要內涵的“晉江經驗”。為進一步認識、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本刊記者對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同志進行了專訪。

  記者:晉江的發展是改革開放40年的生動縮影。16年前,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深入晉江調研,親自總結提煉了“晉江經驗”。您對“晉江經驗”有何認識體會?

  于偉國:“晉江經驗”是對晉江發展的深刻總結,對改革開放規律的深刻把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深刻思考。“晉江經驗”既為創造晉江奇跡提供了“金鑰匙”,也為實現轉型升級提供了“助推器”,更為引領改革開放提供了“導航儀”。

  “晉江經驗”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體現在根本方向上,“晉江經驗”明確將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作為改革和發展的立足點與著力點,只要是有利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就大膽去闖、去試。這與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等重要論述是高度契合的。體現在重點任務上,“晉江經驗”明確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經濟,同時重視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引導和服務,要求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和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一直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體現在基本路徑上,“晉江經驗”明確立足本地優勢選擇經濟發展的最佳方式,堅定不移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看家寶”、把誠信作為座右銘。這些發展要求,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中關於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要求,在指向上是一致的,在內涵上是統一的。體現在前進動力上,“晉江經驗”明確唯有頑強拼搏方能取勝,強調廣大幹部群眾和企業家要敢拼愛拼善拼,敢為天下先。這種敢拼會贏的精神,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中華民族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應對風險挑戰、實現民族復興的內在動力。體現在統籌關係上,“晉江經驗”明確提出正確處理好五個方面的關係,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邏輯,彰顯了新發展理念的要求,特別是處理好高新技術産業和傳統産業的關係所蘊含的創新理念、處理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係所蘊含的協調理念等,為我們認識和把握新發展理念提供了歷史視角和實踐基礎。

  實踐證明,“晉江經驗”極具前瞻性、戰略性和指導性。作為福建幹部,我們對“晉江經驗”學習越深、實踐越多,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理力量的信仰就越堅定、行動就越自覺。

  記者:晉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典範,“晉江經驗”對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有哪些重要啟示?

  于偉國:改革開放40年來,晉江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實現了從“高産窮縣”到“全國十強”的跨越,至今連續17年位居全國百強縣第5—7位,創造了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奇跡。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晉江推進新型城鎮化試點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國更宜多發展中小城市及城鎮”。“晉江經驗”對縣域經濟發展,對中小城市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必須以實體經濟為支撐。晉江堅守發展實業之路,一方面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開展産品、技術、品牌、管理、商業模式“五個創新”,另一方面大力發展積體電路、新能源、石墨烯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目前,全市擁有2個超千億元集群、5個超百億元産業,46家上市公司、42枚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經濟強市。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石在於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生命力在於加快轉型升級、提高供給品質,要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

  必須以特色發展為關鍵。晉江發展成功的關鍵,在於立足本地優勢,選擇符合自身條件的最佳方式,從利用“三閒”優勢發展股份合作制鄉鎮企業,到實施産業集群、品牌打造、改制上市、創新驅動等一系列發展戰略,創造出以市場經濟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為特徵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創新發展、全面發展之路。縣域情況各異,發展模式必須因地制宜,要培育有自身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産業,真正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

  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與中心城市相比,縣域吸引要素能力弱,必須向改革要紅利,向創新要動力。從當年率先探索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到近年來承擔新型城鎮化改革等30多項國家級改革試點工作,晉江始終以改革創新探索新路子,以先行先試創造新經驗。改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堅決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推動市場有效政府有為,最大限度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必須以城鄉統籌為方向。縣域是城鄉一體發展的重要節點,是新型城鎮化的關鍵載體。晉江堅持“城鄉一體、産城融合、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在全省率先推行“居住證”制度,率先實現城鄉低保、新農合、城鄉基本養老等社保“城鄉一體化”。縣域發展還要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重科學規劃,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必須以改善民生為根本。縣域經濟某種意義上就是民生經濟。晉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構建了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體系,實現了公辦高中和中職教育全免費,百姓民生福祉得到顯著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記者:這些年福建貫徹落實“晉江經驗”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于偉國:這些年來,我們把“六個始終堅持”“正確處理好五大關係”要求融入全面落實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政策措施、推進高品質發展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過去5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從近2萬億元增加到3.2萬多億元,進入全國前十;人均地區生産總值從5.3萬元增加到8.2萬多元,位列全國第六。

  正確處理好有形通道和無形通道的關係,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把海陸空交通體系和信息通道互聯互通作為先導性工程來抓,實現市市通快鐵、縣縣通高速,對外開放綜合通道的地位進一步凸顯。以“海絲”核心區建設為抓手,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截至2017年底,實際使用外資1246億美元,規模居全國第八位;外貿進出口1.16萬億元,居全國第七位。

  正確處理好發展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關係,壯大産業集群。深入實施産業龍頭促進計劃,著力培育龍頭、延伸鏈條、壯大集群;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鼓勵引導非公中小企業圍繞龍頭企業做配套、做服務。當前,非公經濟佔全省生産總值超過2/3。

  正確處理好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傳統産業的關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推動傳統産業“老樹長新芽”,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競爭力。加快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大力推進的“數字福建”建設步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打造一批“雙高龍頭”“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引領帶動全省新興産業發展提速、比重提升,過去5年新興産業增加值實現翻番。

  正確處理好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係,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強化“一盤棋”理念,以廈漳泉都市區和福州都市區為引擎,帶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個經濟區加快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提升中心城市綜合功能,培育發展中小城市,分類發展小城鎮,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4.8%。

  正確處理好發展市場經濟和建設新型服務型政府之間的關係,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發揮自貿試驗區溢出效應,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全流程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辦事清單,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記者:進入新時代,福建將如何以“晉江經驗”為重要標杆,引領全省新一輪改革發展?

  于偉國:“晉江經驗”是在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中形成的,我們對“晉江經驗”最好的傳承和弘揚,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新的偉大實踐中增創改革開放新優勢,凸顯改革開放新擔當,建設“機制活、産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出色的新時代答卷。

  成為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抓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科技體制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力爭到2020年,科技創新能力高於全國水準、營商環境居全國前列、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

  成為綜合改革的試驗田。抓好各類重大改革試點,結合福建實際,創造出更多在全國叫得響、有複製推廣意義的改革品牌,真正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力爭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若干領域走在全國改革開放前列,若干區域成為全國改革的“排頭兵”和“試驗田”。

  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深化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倡導的“雙向開放”“外引內聯”理念,以“海絲”核心區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的廣度、深度。到2020年,“海絲”核心區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參與度、連接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優進優出”的國際貿易格局和“引進來”“走出去”並重的國際投資格局基本確立,向全球産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高端邁出堅實步伐。

  打造對臺合作先行區。更好發揮對臺前沿作用,推進閩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取得新突破,為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更大貢獻。到2020年,臺商投資密集區的地位進一步凸顯,臺胞來閩居住生活更加便利,平潭打造兩岸同胞融合融洽的共同家園取得明顯成效。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