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9月9日電 題:福建:打好“組合拳”提振幹部精氣神
新華社記者陳弘毅
福建近年來緊緊抓住幹部精氣神這個“牛鼻子”,通過問題導向“精準施策”,打出一系列提振幹部隊伍精氣神的“組合拳”,“敢為、願為、善為”之風已滲透八閩幹部血液,全省上下齊心協力聚焦高品質發展、趕超發展施展拳腳、幹事創業。
一線考核讓“能者上庸者下”
“中隔墻施工已完成,站廳層裝修工程已完成……”日前在熱火朝天的福州地鐵2號線上洋站施工現場,福州市委組織部一線考核工作組逐項對照節點任務清單,跟進項目進展。這樣的督導自2016年來,在福州地鐵項目中已是常態。
福州地鐵曾因多部門協調難、徵遷慢等原因修建進度遲緩,群眾對此意見很大。為此,福州在地鐵建設中引入“一線考核幹部”機制,將地鐵建設任務與時間節點分解到各單位和責任人;組織部門成立專項考核組,採取列席旁聽指揮部會議、節點對賬、明查暗訪等多種方式,近距離、全方面、多角度、立體式考核幹部,以幹部精氣神帶動項目進度。
“在各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們及時發現並提拔了一批表現突出的幹部,並調整、處理了個別‘庸懶散’的幹部,幹部隊伍作風為之一振。如今多條地鐵建設齊頭並進,百姓紛紛點讚。”福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吳深生告訴記者。
2016年以來,福建各地紛紛推出一線考核幹部的做法;今年,福建成立了省委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工作領導小組,打出的一套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的“組合拳”讓一批“獅子型”“老黃牛式”幹部有了更大的舞臺。
在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廖俊波同志生前工作過的南平市,59歲的武夷新區副調研員鄭成福還常常在項目一線加班。去年,這位紮根鄉鎮30多年的“老黃牛”因為工作業績突出,剛從童遊街道主任科員的崗位上得到提拔。
如今在南平,“注重一線、注重基層、注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已經深入人心。
蹲點調研推動“精準選人公正用人”
“過去我們一聽‘組織部來人了’,都覺得是來開個會宣佈提拔的,現在組織部幹部一來就是2周,把下面的情況摸得很透。我們都説這下埋頭幹事的人不會被埋沒了。”一位長期在縣裏工作的科級幹部告訴記者。
福建全面開展了領導幹部蹲點調研工作,近距離、多渠道、多層次了解幹部,全方位廣角度掌握幹部德才表現,構建形成了考核了解幹部的常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了精準選人、依事擇人、公正用人水準。
福建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處長陳柏生形象地告訴記者:“蹲點調研工作組深入項目、生産、服務一線了解情況,每個單位都形成一份‘CT’式掃描報告,把幹部素質長短搞準,把問題的‘病灶’找準,推動‘靶向治療’。”
陳柏生説,在談話對象選擇上,福建組織部門堅持“四必談”,也就是長期在基層一線、艱苦地區、“冷門”單位工作的幹部必談;埋頭苦幹不事張揚的“老實人”必談;敢於擔當而遇到挫折委屈的必談;職務長期沒有變動的必談。
“參加工作十幾年,還從沒有參加過這樣的談話。”龍岩某鄉鎮黨委書記告訴記者,這種方式氛圍寬鬆,講的都是真心話。
龍岩、南平等多地組織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蹲點調研不僅推動了機制之變,讓幹部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更推動了作風之變,讓機關與基層“架了橋、通了路、連了心”。通過開展蹲點調研,一批久拖未決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不少黨員幹部鬱積已久的心結也解開了。
制度“護航”關心關愛幹部
近日,寧德古田縣委統戰部副部長黃驊在病床上收到了同意職級晉陞的材料。在此前的考核中,組織部門發現他有較長時間請假問題,原本黃驊應被“一票否決”,但經過深入了解後發現,黃驊在鄉鎮、縣住建局等基層一線崗位工作20多年,任勞任怨、盡心盡責,幹部群眾對他評價很好。
“黃驊同志之所以長期請假,是因為他長期工作積勞成疾,今年以來階段性請假外出治療,目前仍臥病在家。經過綜合考慮,組織集體研究同意他按期晉陞職級。”古田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許峰説。
為了給基層幹部謀事創業營造更好的“軟環境”,福建積極探索完善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同時,為幹部提供“有溫度”“更貼心”的幫扶,定期了解他們家庭情況,盡力替幹部分憂,絕不讓默默奉獻的幹部“受累還流淚”。
記者從莆田市委組織部了解到,莆田市湄洲島管委會一名副主任的妻子身患重病,長期需要人陪護,但多年來他對組織只字未提,選擇堅守海島,推進湄洲島農村公路網、雨污水等專項規劃建設,海島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市委組織部按照便於照顧家庭的原則,去年將這名幹部調整到離家較近的縣區任職,讓他更好地兼顧家庭和工作。
“組織部門要堅守‘公道正派’的價值理念,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勇於負責的幹部負責,推動幹部隊伍形成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生動局面,為加快新福建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福建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胡昌升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