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滄以西三公里 龍池板塊顯現“同城效應”
龍池濱海新城全面對接廈門,發展氣勢如虹(效果圖)。
廈漳同城大道預計今年10月全線貫通。
圖為龍池板塊宏泰立庫全景圖。(漳州臺商投資區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賽豫龍)近日,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廈召開。這意味著廈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岩五市緊密聯手,共同推動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發展駛上快車道。作為廈門與漳州地界直接相連的角美龍池片區,是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的交通咽喉之地,也是廈漳同城建設的橋頭堡,該片區在交通、産業、生態環境、市政建設、文化衛生事業等方面全面對接廈門,積極融入廈門半小時生活圈,“同城效應”凸顯,區域發展氣勢如虹、前途無限。
廈漳同城化發展正在提速
改革開放40年來,廈門城市面積在不斷地“長大”。回顧廈門城市發展史,“跨島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這場開始於2002年的城市建設“接力賽”,深遠地影響了廈門的城市格局、人民生活,為廈門的經濟、人文、社會發展注入強力動能。如今,廈門“一島一帶雙核多中心”的城市格局正逐步成型,城市邊界也不斷向外擴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島發展”城市建設中,海滄區一直走在前列,如今高樓林立、風景秀美的海滄新城,也是廈門“跨島發展”的樣板城區。
漳州市政府也于2012年提出了“城市向東、沿江面海”城市發展戰略。就漳州而言,城市向東是一種必然的命運。在老城飽和,城區亟待擴張的背景下,漳州東部因有著“沿江面海”的天然地理優勢而作為城市發展的主方向,城市進程的步伐也尤為堅定。未來,漳州東部將全面對接廈門,以打造漳州城市第二中心的姿態強勢崛起。
廈漳兩市在地理上同處一個灣、共飲一江水,在經濟上優勢互補、共生共榮,在人文上也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閩南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兩市同城化發展是大勢所趨。近年來廈漳同城化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特別是兩地交通方面如廈漳跨海大橋、廈漳同城大道、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線等項目格外引人注目。
大海滄灣是廈漳融合的關鍵節點
所謂的大海滄灣區域,囊括了廈門的海滄片區及漳州的角美片區,這裡是廈漳城市融合的中心地帶,雙城在交通、産業、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正所謂同城發展,交通先行。當前,從廈門前往漳州市區,大部分路線都是沿著海滄灣-九龍江岸線向西行駛。隨著兩地往來日益密切,廈漳同城大道建設提速,預計將於今年10月全線貫通。更令人興奮的是,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批復,漳州市按照福建省海峽西岸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結合廈門、漳州等城市規劃,有序推進廈門市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項目的前期工作,這標誌著涵蓋海滄和角美的大海滄灣區域將同時跨入地鐵時代。另據最新消息,漳州市還將斥資約60億元,建設有軌電車串聯市區與角美地鐵,兩地交通將進一步融合。
在産業方面,廈門具有政策、金融、人才和城市管理優勢,漳州具有腹地廣闊的優勢,産業合作前景廣闊。早在2012年,漳州市政府就將處於大海滄灣區域的角美片區,經國務院批復正式成立為漳州臺商投資區,承接廈門的外溢産業。而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兩市都以九龍江為母親河,並在飲水工程、水源保護等方面展開大量合作。特別是位於九龍江入海口的6300畝紅樹林保護區,是廈漳兩市不可多得的城市綠肺,兩市在紅樹林生態保護合作上卓有成效。
龍池承接雙城輻射異軍突起
在雙城融合的大海滄灣區域中,龍池板塊又顯得尤為特別。這裡距離海滄僅僅3公里,與廈門自貿片區海滄港區直接相連,又是定位於漳州城市副中心角美片區重要的組成部分,接受雙城共同輻射的區位優勢顯露無疑。
“在廈漳同城化的過程中,龍池作為廈漳連結的第一站,橋頭堡地位得到認可並持續加強。作為廈門自貿片區海滄港區生活配套區的兩翼,海滄南部新城發展已經十分成熟,處於另外一翼的龍池板塊接棒發力也是水到渠成。”一位對角美城區規劃頗有研究的業內人士告訴筆者,廈漳同城化的諸多利好都涉及龍池板塊,如即將通車的廈漳同城大道和已經明確的廈門地鐵6號線角美延伸線,龍池板塊的未來正在從紙上的藍圖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
對此,廈門城際聯合集團董事長、高級規劃師席繼寧認為,隨著龍池大道以北‘退二進三’的産業升級,以及‘在公園中建城’的建設理念,未來龍池板塊將在海滄南部新城的助力下,在廈漳城市的雙重輻射下,有望建設成高素質、高顏值的濱海新城,實力不可小覷。
不論從角美自身城市升級的角度,還是承接海滄港區外溢的城市配套服務的需求,都要求龍池板塊發展第三産業,實現優勢互補。事實上,根據角美城區規劃,龍池所在的“沿江面海”板塊已經逐步顯露優勢,這裡不僅具有毗鄰廈門的地緣優勢,還有坐擁6300畝紅樹林保護區的生態優勢,而且8公里長的沿江黃金岸線也為城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