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龍岩推進高品質發展 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2018-10-08 10:41:59|來源:閩西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編 者 按

  近期,市招商考察小分隊貫徹“大督查、大落實”要求,赴深圳、廣州、東莞三市考察洽談,取得初步成果,尤其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日前,全市招商工作現場推進會在上杭縣召開,專題推進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工作,上杭縣、武平縣、長汀縣分別作了招商工作做法經驗介紹。為營造招商工作良好輿論氛圍,本報從今日起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各地創新招商工作體制機制、推動項目加快落地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報道,力求促進各地學習交流,合力推進招商工作實現新突破,為龍岩高品質發展、趕超發展凝聚更多新動能。

  □ 振文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戰略部署,省委提出了加快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明確要求。為深入對接、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近期市招商考察小分隊赴深圳、廣州、東莞三市,拜訪了當地黨政領導,召開商會、龍岩籍企業家座談會,深入産業園區、企業考察洽談,取得初步成果,尤其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我們可以把握、也必須把握的重大戰略機遇。粵港澳大灣區面積達5.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6600萬,區域生産總值突破10萬億元,總量超過俄羅斯,與韓國持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正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産業變革的“領頭羊”。大灣區發展的溢出效應、輻射效應巨大,必將給與其毗鄰的龍岩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關工作已經進入實質運作,正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現代物流、高科技以及金融等領域發展。主動對接、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是落實中央、省委重大決策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我市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是推進龍岩高品質發展、趕超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要著眼全局,找準定位,以更高起點、更深層次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接受大灣區的輻射,承接産業轉移,參與産業分工,借力推動龍岩高品質發展。

  二、龍岩具有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獨特優勢。我市具備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參與産業分工的優勢:一是交通區位優勢。龍岩與廣東山水相連,交通便捷。目前我市到深圳4小時左右,雙龍高鐵建成後可縮短到3小時左右,屬於粵港澳大灣區半日經濟圈範圍內。經過幾十年開發建設,珠三角地區的發展空間日益受限,而龍岩開發密度低,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土地方面的優勢明顯。二是商緣文緣優勢。長期以來,粵港澳地區與龍岩經貿往來密切,是我市經濟流向的重點區域。在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有一大批事業成功的龍岩籍企業家、政商精英,成為兩地密切聯繫的紐帶。龍岩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非常相近,風俗習慣、思想觀念也相近,容易溝通交流、深化合作。三是政策優勢。與周邊區域相比,龍岩享有國家給予原中央蘇區的特殊政策扶持,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優勢和龍岩老區的資源、政策優勢可以互補融合。

  三、瞄準産業轉移重點領域。當前,粵港澳大灣區不少企業生産經營成本上升,特別是製造業企業呈現加速外移現象。未來幾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佈局深入推進,産業競爭越趨激烈,産業梯度轉移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在該區域産業大軍中,有不少龍岩籍企業家,他們有濃厚的家鄉情結,回鄉投資創業的意願強烈,一批項目也達成了合作意向。我們可充分發揮交通、生態、資源、鄉情以及發展空間等優勢,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鄉親群體的資本、技術、産品、市場、理念等優勢有效結合、精準對接,引進一批高端優質項目,培育做大我市特色産業集群。

  四、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在考察對接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産業合作、項目對接的巨大潛力,也深深體會到專業化招商、精準招商的重要性。今後,我們要把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今後招商引資的主陣地,進一步加大招商對接力度。一是堅持一把手招商。各級主要領導定期帶隊赴粵港澳大灣區招商,持續推進項目對接;分管領導堅持“管行業必須管招商”,根據實際需要適時赴粵港澳大灣區對接洽談項目。抓緊組建招商工作組,根據産業定位,開展常態化招商對接活動。二是産業招商。認真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産業發展動向,立足我市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圍繞實施支柱産業和龍頭企業“雙培育”行動計劃,開展特色産業招商。各地要樹立全市“一盤棋”意識,制定完善“飛地”政策,通過項目引進單位與承接地的産值、稅收等分成,引導項目在條件更適合的區域落地。三是市場化招商。組建招商公司,推動專業化、市場化、企業化招商。積極借鑒東莞市設立“三無”事業單位(無級別、無編制、無經費)的做法,探索組建新的招商機構,實行靈活的管理機制,培養一批懂招商、善運作的人才隊伍。四是以商引商。鼓勵和推動龍頭企業參與招商。充分發揮商會、協會及企業家在以商引商中的積極作用。探索合夥人制度,促進地方與投資者的市場、技術等優勢互補,合作推進項目,實現互利共贏。五是平臺招商。加強經貿活動對接,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內舉辦的廣交會、高交會、文博會等各類大型經貿、展會活動,積極尋找商機。

  五、持續推進項目落地見效。要把實績寫在大地上,把項目落在坐標上,按照“大督查大落實”要求,圍繞實施支柱産業和龍頭企業“雙培育”行動計劃,抓緊策劃引進一批強鏈、補鏈項目,通過謀項目、爭項目、上項目,把高品質發展、趕超發展落實到一個個具體項目上。對有投資意向的項目,拿出“餓虎撲食”的狠勁、韌勁,牢牢盯住不放,鍥而不捨地持續跟進、持續對接、持續服務,爭取從初步意向到洽談合作,再到簽約落地。對已成功對接的項目,要確定“主責人、主辦人”,重大項目可組成工作專班,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節點,積極幫助項目業主或投資商解決好報批、用地、用工等方面的問題,全力推進項目儘早落地實施。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