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廈門集美將舉辦第十屆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暨第二屆嘉庚論壇

2018-10-17 09:43:05|來源:福建日報|編輯:顏學輝|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新時代呼喚嘉庚精神

  廈門集美將舉辦第十屆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暨第二屆嘉庚論壇

  陳嘉庚先生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他不僅是廈門集美家鄉人的驕傲,同時也是海內外6000萬華僑華人的傑出代表,嘉庚精神,也一直是凝聚廣大華僑華人與祖國的紐帶。

  作為今年廈門市“嘉庚宣傳月”的重要活動之一,第十屆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暨第二屆嘉庚論壇,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集美舉行。本次論壇以“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 新友誼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是由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人民日報理論部、光明日報理論部、經濟日報評論理論部、中國社會科學報、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

  內容升級兩個重量級論壇合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與嘉庚論壇兩大活動首次聯合舉辦。“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是由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牽頭創辦的國內影響較大的品牌論壇。每屆論壇都薈萃一批學界名家,圍繞黨和國家關切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開展深入研討,並産生一批有重要價值的研究成果。迄今為止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每年一屆,今年是第十屆。

  而“嘉庚論壇”是廈門市委、市政府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支點行動計劃的人文交流項目,是“對接東盟、輻射海絲”的文化交流平臺,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給集美校友總會回信精神和推進“人文集美”發展戰略、建設“五大發展”示範區的要求,已于前年成功舉辦了一屆。“嘉庚論壇”的牽頭主辦單位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為了使“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和“嘉庚論壇”相得益彰、相映成輝,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今年決定把兩個論壇合併舉辦,名稱定為:“第十屆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暨第二屆嘉庚論壇”。

  僑界盛會助推“一帶一路”倡議

  “弘揚嘉庚精神不僅集美人要高舉旗幟,廈門人要高舉旗幟,福建人要高舉旗幟,中國人要高舉旗幟,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都要高舉旗幟。”“嘉庚精神體現了中華文化的軟實力,一定要把嘉庚先生作為一個標杆,作為一個榜樣學習。”在首屆嘉庚論壇上,共有來自五大洲100多位華僑代表和100多位國內學界、政界、企業界代表出席。如今,這些話語如今猶在耳畔,依然讓大家動容。

  同首屆嘉庚論壇比,出席本屆論壇的海外華僑華人將更具有廣泛性,與會專家學者將更具有代表性。據悉,活動將由開幕式、大會主旨演講和四個圓桌論壇組成,共邀請到來自“一帶一路”沿線32個國家(地區)的150多名海外華僑華人及境內嘉賓100多名。

  在10月15日召開的論壇新聞通氣會現場,集美區委常委、統戰部長范啟德指出,本屆論壇旨在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發展理念,加深海外華人華僑對祖國的了解和認同,增添改革開放的新動能,助推“一帶一路”倡議,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圓“中國夢”。

  共謀發展探索吸引僑資僑智新路徑

  在新馬、印尼社會,陳嘉庚服務當地社會的善舉被廣泛傳誦。他重視教育、關懷弱勢群體、重視各民族和睦相處的社區建設理念,迄今一直為東南亞各族人民所緬懷。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逐漸轉型,創新性的發展將是中國産業升級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此,傳統的引進僑資僑智的政策和路徑,日益顯現出其局限性。鋻於嘉庚精神在全世界華僑華人社會的獨一無二號召力,通過舉辦嘉庚論壇,對探討新世紀中國與海外同胞經濟和科技合作發展的新模式和如何引進僑智的新路徑,以及引進僑資僑智的新政策,都將提供理論和實證依據。

  據介紹,在本屆論壇上,來自中央部委、知名高校、重點科研機構的特邀嘉賓以及海外僑領、華僑精英、知名企業家等50多位名人名家蒞會,圍繞“新時代新思想與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嘉庚精神時代蘊含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海外華僑華人與‘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內外影響”等議題發表演講,通過共話嘉庚精神,以“僑”為“橋”共謀發展。(福建日報 田圓 劉惠婷)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