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以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為契機 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

2018-11-02 08:53:07|來源:福建日報|編輯:葛寧遠|責編:尹紅燕

以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為契機 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

今年第十六屆省運會的創新力度、新穎程度相比往屆要多得多,呈現出的是一場別開生面、別具特色的“運動盛宴”。圖為選手們在女子甲組100米決賽中奮力起跑。

以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為契機 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

本屆省運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賽,首次增加群眾組比賽。圖為健身愛好者參加全民健身日活動。

以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為契機 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

“體教融合”成為省運會的高頻詞。圖為蹦床選手在比賽後擁抱祝賀。

以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為契機 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

以優質的體育設施供給為基礎,以群眾比賽等特色項目為突破口,可以促進健身休閒項目的普及和提高,形成新的體育消費熱點。

以福建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為契機 加快推進新時代體育強省建設

2022年省運會將在南平舉辦,將帶動基礎設施、全民健身、體育産業的全面發展。圖為在閉幕式上的“南平八分鐘”。

  福建省的青少年能否盡情展示體育天賦,揮灑運動才能,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留下終生難忘的青春軌跡?不遠的將來,這些運動小將中的佼佼者,是否有望接棒前輩林丹、徐雲麗們,成為福建體育、福建城市的全新形象?福建的體教結合探索開展多年,又有哪些收穫?四年一次的省運會,可否鼓舞更多人熱愛體育、崇尚體育,把賽場上的精彩延續到賽場之外?

  以“省運惠民,健康福建”為主題的寧德省運會會把這些問號逐一拉直。作為政府撬動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産業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各具特色的政策杠桿,四年一屆的省運會歷來是一個充滿創新、富有創造的平臺與空間,而在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雙雙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特殊年份裏,今年第十六屆省運會的創新力度、新穎程度相比往屆要多得多,呈現出的是一場別開生面、別具特色的“運動盛宴”。

  新特色 全民參與健康共享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群眾體育賽事來説,要想做到以人民為中心,那就一定要辦百姓喜愛的賽事、辦百姓身邊的賽事。只有做到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參加體育比賽,才能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運動開展。

  寧德省運會顯然做到了這一點。

  今年,省運會新增10個大項126個小項的群眾比賽項目,其中包括羽毛球、乒乓球、氣排球、太極拳、健身氣功、橋牌、籠式足球、龍舟、柔力球、門球等,觀眾不僅被請上看臺,更被請進賽場,共享同一個舞臺、同一種榮耀,在互相切磋中傳播體育真義。

  這10個大項中,既有氣排球、籠式足球等時尚流行項目,又有乒羽等擁有深厚群眾基礎的傳統項目,還有太極拳、健身氣功、龍舟等民族體育項目以及棋牌類智力體育項目。對於不少參賽者而言,這是第一次參加省運會。

  “以前是在看臺上觀看比賽,沒想到這次我也能登上省運會的賽場。”在群眾比賽柔力球項目男子單打決賽中,黃順雖然只獲得一枚銀牌,但能站在省運會賽場上,一圓登上省運會舞臺的夢想,這讓他無比興奮。

  “讓群眾能參與到省運會,給百姓更多的獲得感、成就感,也就是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感。人們從‘看體育’到‘玩體育’的轉變過程,也是對全民健身這一國家戰略的親身踐行。”省體育局群體處負責人説。

  草根選手摘金奪銀的背後則是我省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的縮影。據統計,從今年6月23日開始,省體育局就開展以“激情省運·健康福建”為口號的群眾組比賽,歷時三個月,涉及全省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參賽人數近2000人。

  該負責人認為,鼓勵普通百姓參與省運會,激發的是人民參與體育的熱情,增加的是普通百姓對省運會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帶動的是更多人參與全民健身。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今天,在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今天,群眾項目進入省運會為我省全民健身提供了又一個強勁的發力點,這個發力點的最終目標則是成為撬動健康福建建設的一個杠桿,成為體育強省建設的一個支撐。

  新突破 創新辦賽成績斐然

  讓群眾登上省運會的大舞臺,引導和樹立正確的體育政績觀、價值觀是本屆省運會的一大創新。而作為建設體育強省的強大基石,省運會的改革步伐不僅僅體現在全民參與的創新上,也體現在競賽細節的突破上。

  本屆賽會,省體育局統籌謀劃,搶早佈局,在競賽規程、參賽資格、獎勵辦法上細緻調整,建立起與奧運會、全運會銜接的競賽體系。

  首當其衝的就是只公佈各項目比賽成績,不再公佈各代表團金牌、獎牌和總分排位也成了省運會“去唯錦標主義”的標誌。當然,“去唯錦標主義”不等於不表彰,本屆省運會開了在為獲獎運動員頒獎的同時,也向其主管教練頒發獎牌的先河。

  此舉可望激勵基層業餘訓練教練,努力發掘培養更多競技體育後備人才而貢獻聰明才智,讓人們把關注重點從獎牌的排名轉移到優秀苗子培養的過程上來。

  此外,在青少部比賽中新增加了高爾夫一個大項、省體科所在省運會賽場外開展多場反興奮劑教育拓展活動、羽毛球比賽中使用的電子實時計時計分系統、跆拳道比賽中出現的電子護具、射擊賽場上更加開放的比賽環境……

  可以説,福建體育人把對後備人才培養的諸多思考、實踐,都融入了本屆省運會,收穫滿滿。

  據介紹,本屆省運會共有1人次超1項全國青年紀錄,66人次破28項省少年紀錄,1人次創1項省少年紀錄,縱觀各項目整體發展水準,我省青少年後備競技能力取得顯著突破。

  以省運會為塔基,我省的體育健兒們也不斷向塔尖攀登,成績斐然。

  在2016年的裏約奧運會上,我省共有22名運動員、2名教練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12個大項,19個小項的比賽,收穫三金一銀兩銅,創造了我省參加奧運會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我省共有467名運動員,149名教練員參加了24個大項、201個小項的角逐,奪得17.5枚金牌、15.5枚銀牌、20枚銅牌,創造了我省參加全運會的歷史最好成績;在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上,我省共有30名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有12人次獲得11枚金牌、8人次獲得7枚銀牌、4人次獲得3枚銅牌。

  新氣象 體教融合共促發展

  對於福建的青少年體育事業來説,省運會就像一個天平,一端的砝碼是向上輸送,夯實競技體育的後備人才,另一端的砝碼則是向下普及,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當天平不偏不倚時,省運會乃至福建青少年體育事業的肌理才能正常運轉。

  四年一屆的省運會始終在尋找著其中的平衡,而“體教融合”成為省運會的高頻詞。在福州代表團中,游泳、乒乓球等項目的隊員多為走讀生,更讓人欣慰的是,很多走讀隊員不僅技術精湛,而且學習成績優異。近年來,不少隊員考上華倫中學、福州一中、福州三中以及師大附中等名校。這也成為我省“體教融合”實踐的一個縮影。

  省體育局青少處相關負責人説:“以前的青少年體育是體育部門的事,現在加上了教育部門,但還不夠,必須靠政府、社會、市場、大眾的共同推動,‘四輪驅動’才能讓青少年體育駛上快速發展的康莊大道。”

  近年來,省體育局協同多部門大力構建青少年公共服務體系,在普及上下足功夫,做足文章。

  除了四年一屆的省運會,省體育局通過持續打造陽光體育賽事體系,讓全省的孩子們在家門口也有了更多參與體育活動的空間。該體系包括田徑、游泳、足球等中小學生聯賽、非奧項目錦標賽和陽光體育大會等20多項品牌賽事,參與面涵蓋普通中小學校、傳統項目學校、俱樂部、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等,每年全省參與人次約十幾萬。

  同時,省體育局積極促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校外體育活動中心、戶外營地的發展,擴寬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渠道。目前我省有國家級傳統項目學校15所,省級傳統項目學校287所;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有124所(其中示範性國家青少年俱樂部7所),校外活動中心88所、青少年戶外營地5所。

  少年強則國家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從制度建設,到開展活動,再到保障措施,我省的青少年體育工作在不斷推進當中構建完善的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其根本目的在於提升青少年體質。不過,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雖然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明顯效果,但是利在韆鞦。

  新亮點 省運興城省運興産

  雖然省運會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寧德市體育中心往來健身的人群熙熙攘攘。承辦一屆省運會能為這座城市帶來什麼?往來如潮的健身人流已經給出了答案。

  寧德市體育中心現建有綜合體育館、射擊館、游泳館、田徑館、室外網球場館、綜合訓練館、老人活動中心、地擲球場館等比賽場館,是省運會帶給寧德人民的一份禮物。這座新的城市標誌性建築,也是對省運惠民、省運興城、省運促産的最好詮釋。

  其實,承辦省運會,不只是增添幾座新的體育場館,而是要借助這一契機,實現全市範圍內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的優化提升,讓廣大市民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而在消費升級和産業升級的當下,全民健身的龐大人群已經成為我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介紹,本屆省運會,寧德市共新建體育場館16個,改造提升2個,總投資12億多元,改變閩東地區場館落後的局面,大大彌補了體育設施場所不足的短板,一躍成為全省體育設施資源的佼佼者。

  同時,新建體育場館在功能設置等方面就充分考慮了後期的綜合開發使用,有6個體育館建在學校周邊,賽後可作為教學訓練基地,同時,盡可能考慮到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結合使用,在省運會結束後,這些場館已經成為市民活動健身的好去處。

  省體育局經濟處相關負責人認為:“以優質的體育設施供給為基礎,以群眾比賽等特色項目為突破口,可以促進健身休閒項目的普及和提高,形成新的體育消費熱點。”

  2016年,福建省政府出臺的《福建省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提出,在“十三五”期間,體育消費支出佔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達到全國平均水準以上,全民體育消費達到500億元以上。

  從純粹的競技舞臺,到普惠的全民健身,再延伸到火熱的體育消費,福建省運動會的一步步轉變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書,勾勒出了福建打造體育強省的決心。如今,這本書又翻開了新的一頁,省運會改革和創新的步伐必將成為我省體育事業健身熱、競技強、産業優的強勁動力。

  省運會有了新色彩

  10月27日,四年一度的福建省運動會在寧德落下了帷幕。不設金牌榜、獎牌榜和總分排位,新增群眾部比賽,增加多項青少年比賽項目……在一系列緊扣時代脈搏的改革之下,省運會的影響力、穿透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所形成的正能量,讓為之關注、為之付出的福建體育人久久回味並驕傲著。

  省運會舉辦在福建全面推動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省”,由體育大省向體育強省邁進之際,它以改革創新,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賽會從隆重、熱烈、節儉、安全的開閉幕式,再到增設群眾項目,為獲獎運動員教練員頒發獎牌證書等小細節、小改變,使本屆省運會呈現出了種種令人欣喜的新氣象。

  作為一屆開創新風的省運會,除了在競技場上檢閱未來之星,還適時捕捉到了普通民眾對體育文化活動越來越高的訴求。

  省運動會的變化,來源於新的理念,作為福建體育的一面旗幟,如何讓賽會回歸體育,體育惠及大眾,推動體育發展轉型,省運會作了有益的探索。

  期待本屆省運會的新風能夠引領今後的潮流,讓老百姓用更輕鬆的心態去欣賞競技體育,也能有更大的熱情投入其中,讓四年一度的省運會,真正成為老百姓的體育盛會。

  數字

  本屆省運會設青少年部、行業部、群眾部和大學生部,共63個比賽大項,1171個小項,參賽規模為104個代表團,總人數約23500人。

  本屆省運會共有1人次超1項全國青年紀錄;66人次破28項省少年紀錄;1人次創1項省少年紀錄;1人次平1項省少年紀錄。

  本屆省運會在原有的青少年部、大學生部、行業部三個部基礎上,增加了群眾部的比賽,設立了羽毛球、乒乓球、氣排球、太極拳、健身氣功、橋牌、籠式足球、龍舟、柔力球、門球等10個在我省有著良好群眾基礎的比賽。(福建日報 沈體 鄭宣)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