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建:綠色賦能 特色現代農業邁向高品質發展

2018-11-22 08:42:4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葛寧遠|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福建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貫穿福建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全過程。今年,全省10大鄉村特色産業全産業鏈總産值將突破1.5萬億元——

  綠色賦能,特色現代農業邁向高品質發展

  生態導向,優化綠色産業佈局

  眼下雖然並非旅遊旺季,但18日,永春縣五里街鎮大羽村的隱羽民宿依然吸引了一撥慕名而來的城市文青。他們透過那些老物件改造,體味古老的閩南鄉村意象;通過老醋、篾香、漆籃等鄉土特産,感受濃郁的在地文化。

  近年來,永春廣大鄉村正經歷從“創建美麗”到“經營美麗”的轉變。當地利用本土生態與環境優勢,引入健康養生、休閒旅遊、高端露營、精品民宿、騎行漫遊等綠色業態。2017年,全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1.44億元,由此撬動的“美麗産業”産值超20億元。

  在福建綠色農業版圖中,鄉村旅遊被視為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綠色新業態。

  當前,全省已創建省級以上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30個、美麗休閒鄉村268個,休閒農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今年,福建提出,在做強做優做大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産、林竹、花卉苗木等7個優勢特色産業的基礎上,加大食用菌産業、鄉村旅遊業、鄉村物流業的培育力度,形成10大鄉村優勢特色産業。今年,這10大産業全産業鏈總産值將突破1.5萬億元。

  省委書記于偉國強調,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征程。

  “福建人多地少,但産業特色明顯、生態優勢突出,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就要突出綠色導向,提升福建綠色農業價值鏈,促進農業産業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福建堅持規劃先行、規劃引領,對全省特色農業發展進行科學佈局,並不斷調整優化,基本構建起具有福建特色的農業綠色發展新格局。

  為加快構建農業綠色産業體系,我省相繼出臺政策舉措,支持創建省級以上特色農産品優勢區84個、省市縣三級現代農業産業園526個,建設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8500多個,全省規模農産品生産基地已基本實現按標生産,全省生態果菜茶園面積佔比70%以上,全省不用化學農藥茶園超過100萬畝。

  綠色産業體系,孕育出眾多特色優勢農産品。安溪鐵觀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古田食用菌、平和琯溪蜜柚、福建百香果、建寧蓮子、寧德大黃魚、永春蘆柑……目前,全省“三品一標”農産品總數3800多個。它們以綠色之名,共同訴説著關於“清新福建,綠色農業”的品牌故事。

  全程管控,推行綠色生産方式

  近日,順昌縣明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柑橘果園,剛完成了220畝紫雲英的播種工作。待到明年4月紫雲英長成時,便可刈割翻埋于土層之下。

  紫雲英是福建綠肥市場的當家品種。“福建柑橘果園90%位於山地丘陵上,施用商品有機肥面臨著較高的運輸與機械開溝成本。綠肥不僅減肥增效作用顯著,成本也更為低廉,每畝果園所需的種子與人工成本僅約130元。”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清華表示,每畝紫雲英鮮草量可達2000至3000公斤,壓青肥田後的肥效相當於5~8公斤純氮。

  農業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生産方式護航。發展綠肥,正是推進化肥減量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省正組織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稻草秸稈還田和發展綠肥種植等三大地力提升工程。今年,全省推廣使用有機肥超過1500萬畝、綠肥種植330萬畝,稻草秸稈全面實現還田。

  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在福建,綠色生産方式早已貫穿農業生産全過程。全面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農膜等回收處置試點;加強全省300個病蟲害監測點建設,健全完善預報體系;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2018年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將分別比2016年減少9.1%、10.3%;在35個糧食主産縣推行稻草粉碎全量還田,在30個食用菌主産區示範推廣菌渣多級循環利用模式;支持企業利用畜禽糞便生産商品有機肥,每年總量超700萬噸,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以上……

  綠色生産方式落到實處,離不開政策引導與支持。

  “近年來,省政府先後出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糞污資源化利用、農業投入品減量化、生態農業建設等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的政策保障體系。”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同時,綠色指揮棒也在引領農業發展。

  建立健全農業綠色發展考評機制,把農業綠色發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等列入延伸績效管理。以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為例,我省正探索建立“政府引導、部門監管、業主付費、專業治理、市場運作”的第三方治理機制,著力提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專業化、市場化、産業化水準。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培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市場主體1200多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産業年産值超過38億元。

  以人為本,探索綠色惠民路徑

  每逢週末,建甌市小松鎮湖頭村葉成眉家的百果園便熱鬧起來。嚮往田園風光的市民攜家帶口自駕前來,採摘時令鮮果,體驗田間農事,共享生態紅利。

  兩年前,在廣東經商十多年的葉成眉夫婦來到湖頭村,開辦碩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生態觀光農業。

  好生態,是吸引這兩個外鄉人二次創業的最大動因。“湖頭村清澈的小松溪、古香的老樟樹、古樸舊民居,無不展示著它的好生態,以及閩北鄉村韻味。”更令葉成眉夫婦驚喜的,是湖頭村自2013年開始,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提高鄉村軟硬體水準。

  “以前是守著好生態,端著破飯碗,現在是好生態與金飯碗兼得。”在湖頭村生活了兩年的葉成眉明顯感覺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在這個閩北小山村得到了生動實踐。

  如今,在湖頭村,像碩豐這樣的現代農業公司有6家,直接帶動村民收入的增長,2017年湖頭村人均年收入比2016年提高了近10%。

  近日,省長唐登傑在南平調研時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立足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作用,推動特色産業壯大規模、提升品質、打響品牌。

  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推行綠色生産方式,最終指向的是綠色惠民。在這個過程中,健康、有機的生態産品不再稀缺,廣大人民群眾對綠色農産品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近年來,福建不遺餘力地治理“餐桌污染”,積極創建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省,深入實施農産品品質安全“1213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從田頭到餐桌的農業標準體系,堅持從田間到餐桌全鏈條嚴監管、全過程可追溯,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落實到一企一業、一品一單,確保全鏈條嚴監管、全過程可追溯。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水果、畜産品抽檢的總體合格率達98.5%,比全國高0.9個百分點。(福建日報 記者 張輝)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