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南平光澤:村村有人帶頭做 婚喪喜慶有規範

2019-01-03 15:14:50|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光澤將婚喪喜慶等大操大辦整治納入文明創建標準和考評體系,縣裏做原則界定,鄉村結合實際作出桌數、餐數、禮金和所請對象等限定,確立提倡、允許、不準辦三種範圍界定——

  村村有人帶頭做婚喪喜慶有規範

  年終歲末,光澤縣又迎來豐收季。依照往常,倉裏的糧換成了錢揣進兜裏,年末人情宴請必不可少,“紅包炸彈”更是全城蔓延。如今,這種“人情急似債,頭頂鍋來賣”的婚喪喜慶宴席在光澤已少見。

  為了整治婚喪喜慶大操大辦、互相攀比的陋習,去年光澤縣出重拳、做示範、立標準,全縣“婚喪喜慶”形成規範。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上月上旬,全縣860對新人結婚,780人去世,基本都做到新辦和簡辦,47302戶城鄉居民基本做到60歲以上生日少辦,50歲以下生日和升學、喬遷、入伍等不辦酒,戶均減少人情往來開支近萬元。

  帶頭示範,“眾盼”變“眾為”

  去年5月,寨裏鎮西溪村黨員伊春生的長女出嫁,上百家親戚朋友都沒有收到請帖,這在村裏本是件怪事。按老習俗,光澤人嫁女,頭天要辦“宴媒酒”,當日要辦“待客酒”,次日要辦“謝客酒”。然而,老伊嫁女不請客卻無人見怪。

  “婚喪喜慶大操大辦,表面看大家都樂此不疲,好像是‘願打願挨’的民間事。往內裏看卻是每家每戶都置身其中,既不堪重負又擺脫不了的無奈事。”光澤縣分管領導説,為了讓鄉村既有人情味,又不背人情債,光澤縣把整治婚喪喜慶大操大辦作為移風易俗工作的突破口,制定了《開展婚喪喜慶等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方案一齣,人人叫好,可誰也不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為此,光澤縣以各級黨委、政府和基層組織的黨員幹部作為突破口進行帶頭示範,原本礙於人情不好開展的工作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伊春生就是村裏最早開始帶頭示範的黨員之一,“如今縣鎮村三級都有規定,我是黨員,簽了《承諾書》,理應帶這個頭,把承諾的事做到。”伊春生説,他在嫁女兒前挨家挨戶和鄉親們打電話説明原因,有政策為依據,大家也都能接受。

  村村有人帶頭做,“眾盼”的整治變“眾為”。在華橋鄉官屯村,村秘書官先良帶頭,奶奶90歲生日、兒子考上博士生、孫子周歲都不辦酒,全村人看在眼裏,自然而然地跟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生日和喬遷、升學、入伍不辦酒。

  制度透明,操辦有桿秤

  為了整治能落地,光澤縣對規定中“簡辦,少辦”的數量和情形進行界線劃分,根據各村情況再做細分標準,讓村民面對規則心中有數。

  司前鄉墩上村王家發一家去年“四喜臨門”,女兒5月出嫁,兒子7月結婚,妻子10月生日,年底兒媳生産。孫子滿月、老婆生日可以不辦,但女兒出嫁簡辦怎麼簡,兒子結婚新辦怎麼新,老王把握不好度,找到村黨支部書記毛水金。毛水金根據修訂的《村規民約》指導老王:“嫁女控制在5桌以內,結婚控制在10桌以內。”看了村裏的具體規定,王家發心裏有數,知道該怎麼辦了。

  “新辦怎麼辦、簡辦怎麼簡、少辦怎麼少、如何界定不辦等問題,必須要在傳統禮俗與陳規陋習之間劃出一條線來。”縣委文明辦主任劉榮根説,在光澤,縣裏有原則的界定,鄉村結合實際作出桌數、餐數、禮金和所請對象等限定,細緻到提倡、允許、不準辦三種範圍界定。有了參照標準,解決了界定不清的問題,村民可以對標實施。

  除了定標準,光澤縣還建立了相關部門各司其責、互相配合的聯動機制,縣委文明辦把“婚喪喜慶等大操大辦整治”納入文明創建標準和考評體系。紀檢監察機關則把黨員和公職人員執行“婚喪喜慶新辦、簡辦和少辦、不辦”納入執紀問責範圍,截至去年底,全縣已約談違規辦酒36人次,及時制止擬違規操辦婚喪喜慶26起。

  獎罰分明,營造新氣象

  制度推進過程中賞罰分明,帶動了良好村風民風的形成。

  寨裏鎮太銀村人均有20多畝毛竹林,全村人都在家裏務農,是個較為富裕的建制村。以往大小喜事必辦酒、禮金重是常態,去年以來,太銀村通過嚴格的獎罰措施落實整改,操辦婚喪喜慶有了明顯減少。

  “萬事開頭難,整治第一年,全村不辦喜酒的村民都能獲得500元獎勵。在村部門口還會張榜公佈姓名進行表彰。”村黨支部書記吳禮才説,賞罰有序,違者必罰,普通村民違反規定,進行批評教育,不評文明戶;黨員幹部帶頭違反規定,輕者由黨支部紀檢委員追責談話,重者由鎮紀委問責。嚴明紀律,肅清了全村的風氣。

  “獎勵和問責,遵規者得好處,違規者付出代價,正氣才有成長的空間。”寨裏鎮黨委書記揭水才説。

  為了帶動全村共同營造和諧風氣,不少基層創新服務形式,為群眾新辦、簡辦婚喪喜慶提供節儉、便利、健康、文明的服務。司前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把姓氏祠堂、閒置校舍、集體倉庫作為平臺,以“紅白喜事理事會”為依託,為婚喪喜慶提供一條龍服務,很快在全縣推廣開來。如今,自帶餐具桌椅、食材和幫工為辦酒家庭服務的“鄉廚”遍佈全縣,成為光澤簡辦儀式的新風尚。

  (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邱盛林 楊晴嬌)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