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泉州力爭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超40%

2019-02-13 10:36:42|來源:泉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泉州印發2019年“第三産業提升年”活動方案 力爭三産增加值比重超40%

  泉州網2月13日訊(記者 王樹帆)緊緊圍繞“堅持製造業立市不動搖、緊抓服務業興市不動搖”戰略部署,日前,泉州印發2019年“第三産業提升年”活動方案。方案提出,力爭全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10.4%,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0%,組織實施服務業百大項目,爭取完成年度計劃投資164億元。

  101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64億元

  方案提出,做大做強雙千億産業集群。一是重點培育壯大旅遊休閒産業集群,進一步推動“旅遊+”融合,實施“六大旅遊産品”培育計劃,加快智慧旅遊雲平臺建設,爭取2019年旅遊業總收入達到1270億元以上,比增超過20%。二是重點推動跨境電商發展,規範電商行業發展,提升電子商務集聚區,加大物流服務商、渠道服務商、平臺服務商等電子商務配套業態的培育力度,做大做強泉州市網商虛擬産業園、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務平臺,爭取今年全市電商交易額完成5800億元左右,比增16%;網絡零售額完成1500億元,比增15%。

  按照方案部署,泉州將滾動實施2019年服務業百大項目,涉及9個行業類別共101個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64億元;開展“2019泉州服務業企業百強”排序,推動服務業龍頭企業加強商標註冊和品牌建設,鼓勵支持服務業龍頭企業參與“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排序。著眼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第三産業龍頭企業扶持措施、交通運輸服務業扶持措施、總部經濟扶持措施、加快酒店服務業發展扶持措施,泉州將制定出臺十份政策文件。為了提升商務樓宇的經濟發展水準,泉州將跟蹤服務集約效益較好的重點商務樓宇,重點培育十大商務樓宇,打造“億元樓”,並在全市樓宇經濟重點縣域加大對特色商務樓宇的培育力度。

  研究發佈“泉州服務業發展指數”

  針對泉州服務業發展的重點業態,方案提出,繼續策劃生成一批能夠彌補産業鏈條缺失、提升現代服務業水準的第三産業招商項目,重點推動聯泰文旅風情街區、德邦東南總部(泉州)項目等十大服務業招商項目儘快轉化落地。打造“泉州服務”是方案的一大亮點,泉州將依託服務業專業機構,研究發佈“泉州服務業發展指數”,力求反映泉州及各縣(市、區)服務業發展綜合水準;推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進一步加強服務業地方標準的制修訂,推動已獲批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企業深化服務標準化工作,提升服務業標準可複製性。

  如何發揮拳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方案明確,將培育打造若干省內國內有影響力的第三産業拳頭業態、集聚區和品牌。一是重點推動快遞服務業,將申創泉州快遞産業聚集示範區,推動末端聯投聯運,打造快遞便民生活服務圈,完善末端配送的最後一公里綜合服務體系,爭取2019年快遞業務量完成12.3億件,同比增長28%,佔全省比重超過45%;二是提升專業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強化市場與産業的聯動效應,提升本土産業經銷隊伍全國市場佔有率。同時,以培育國家級、省級園區為抓手,泉州將著力提升園區産業集聚和輻射能力;鼓勵支持服務業品牌建設,建立泉州第三産業上市(掛牌)企業及後備企業庫,加大第三産業龍頭企業品牌建設扶持力度。

  設立泉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院

  緊緊圍繞高品質發展落實趕超推動第三産業發展,泉州將開展2019服務業顧客滿意度測評工作;培育一批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促進消費服務擴量提級,逐步建立消費領域信用體系,推動實物消費結構升級;培育拓展文旅服務,推動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文化泉州雲”、“百姓書房”等項目建設,豐富文旅服務供給。

  泉州將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爭取第三産業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推動石獅服裝城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帶動周邊外貿進出口業務做大做強;開展泉州品牌“境外行海絲行”等展銷活動60場。

  《方案》提出,設立泉州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院,加強對服務業創新相關亟需課題的研究,培育泉州服務業專家智庫;實施服務業新動能引領行動,分別培育認定一批平臺經濟示範項目、體驗經濟示範項目、分享經濟示範項目;培育多樣化細分服務平臺,鼓勵開展産學研合作,推進1~2個“國字號”研發機構落地泉州。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