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件接著一件幹 讓群眾享有更加美好的家園
省委省政府舉行城市建設管理觀摩交流於偉國點評總結 唐登傑出席點評會
福州福道在綠樹叢中蜿蜒,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這項民心工程,構成省城獨特的風景,提升了福州人的生活品質。(福建日報 記者 王毅 攝)
隨著本月初福州最美晉安河水上游覽線路開航,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遊客選擇乘船暢遊晉安河,體驗內河治理成果。(福建日報 記者 遊慶輝 攝)
春日榕城,暖陽融融。2月22日,來自全省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委政府和省直有關單位的“一把手”們齊聚榕城,實地觀摩福州城市建設管理成效,交流探討城市發展經驗,進一步激發全省各地比學趕超,加快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準,努力讓群眾享有更加美好的家園。省委書記于偉國在觀摩點評會上講話。省長唐登傑出席點評會。
從草長鶯飛的福州晉安生態公園、水清岸綠的流花溪,到再現閩商文化的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現代商業區聚集的八一七路東街口商圈和煥然一新的軍門社區,大家一路走一路看,談感受、學經驗、悟心得。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近年來的城市綜合改造,福州“變了”,變得更綠、更美了,變得更精細、更有序了,變得更有魅力、更有溫度了,同時通過對標,自身肩上的責任更加明晰,迎頭趕上的勁頭也更足了!
于偉國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高度重視城市建設管理工作,下大力氣抓棚戶區改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內河整治等,為我們作出了榜樣、提供了示範。近年來福州的城市面貌變化很大,究其根本在於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的創新理念和重要實踐,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件接著一件幹,不見成效不收兵。
于偉國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家園的期待和需求就是我們城市建設管理的奮鬥目標。強化城市建設管理、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城市品質品位,是群眾十分關注的事情,更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責任。只要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符合廣大群眾需要的事,我們就要緊盯不放、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地做好。要通過觀摩學習,進一步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形成正確的政績觀,進一步激發幹事創新的精氣神,把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到位。
于偉國對學習推廣福州城市建設管理典型經驗、深化城市綜合整治工作提出六點要求:
一要突出系統思維,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福州市堅持整體觀念、系統治理,如在城區水系治理中,將內澇、黑臭、污染源、水系周邊環境和智慧管理體系等統籌考慮、同步實施,産生了良好綜合效應。在城市建設管理中,一定要整體謀劃、綜合施策,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決不能單打一、搞一般化、做表面文章。
二要突出民生導向,向“硬骨頭”開戰。城市建設管理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最準確。近年來,福州市啟動了大規模的連片舊屋區改造、老舊住宅小區整治、交通擁堵治理和城區河道水體治理,這些都是與群眾密切相關的“硬骨頭”問題。各地都要像福州這樣,緊盯群眾所需,敢於啃“硬骨頭”,全力攻堅突破一批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和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
三要突出機制創新,大力度推進。福州市不但高度重視機制創新,比如探索建立了“清單化”責任制、“卷地毯”施工法等確保建設管理工作的有力推進,而且力度大、效果好,比如,城區河道治理同時對107條全面開展治理,使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顯著。各地一定要以新機制、大手筆、大力度推進城市建設和治理,努力取得大成效。
四要突出建管並重,精細化管理。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福州市對內河水系不僅開展治理,又通過數字化管理、專業化管護、第三方巡查實現長效管理;組建近200個施工小分隊對全市人行道及周邊區域的市政設施“病害”及時進行修復修補;推行“公廁長”制度,建立無臭味、無積水、無垃圾等“十無五有”標準,等等。城市不但要建設好,更要管理好,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管理,決不能搞大呼隆,要以良好的管理真正提升城市品位。
五要突出久久為功,長效化落實。城市建設管理要做得好,必須持續抓、長期抓,決不能“虎頭蛇尾”。比如,近年來,福州市持續開展綠化福州行動,不但取得了很好的綠化成效,城市空氣品質也保持在省會城市前列,這就是久久為功的成果。強化城市建設管理,就要始終保持一股韌勁、一份執著,持續不斷抓,真正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使建設管理成果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六要突出社會參與,全方位推進。城市建設管理涉及面廣,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福州市在開展城市綜合整治工作中,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有力提升了工作實效。要總結提升近年來補短板投資工程包等做法經驗,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廣泛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集思廣益、齊心協力地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王寧,省領導張志南、梁建勇、檀雲坤、李德金、杜源生參加了觀摩或點評會。(福建日報 記者 蘭鋒 周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