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武夷茶人遊玉瓊另辟蹊徑用“生態鏈”制生態茶

2019-03-07 11:11:58|來源:大武夷新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大武夷新聞網訊 春雨瀟瀟,霧鎖青山。3月5日,記者來到武夷山核心景區內的燕子窠千畝生態茶園,只見叢叢茶樹抽芽吐綠,茶樹下綻放的油菜花迎風搖曳,勾勒出一幅迷人的旖旎風光畫卷。

  茶園裏為什麼套種這麼多油菜花?茶園的主人——武夷山市永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遊玉瓊道出了其中的奧秘:套種油菜花是種植生態有機茶的“綠色路徑”,油菜花作為綠肥富含磷鉀肥,可提高土壤中磷鉀含量。

  遊玉瓊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她就致力於打造生態茶園。她認為,武夷山好山好水出好茶,好茶必須是遠離化肥農藥的生態茶。作為國家農業部有機肥替代化肥的試點茶企,她一直在生態茶園的建設與管控、茶樹下套種“相護相生”的農作物上尋找“綠色密碼”。

  在茶樹叢中套種油菜、花生、紫雲英解決磷鉀肥力後,如何解決茶山土壤的氮肥所需,近年來,她依託陳忠懋院士、廖紅教授等團隊的科研力量,開始物理防治蟲害和茶山套種優質大豆。茶和大豆共生共贏,既提高了大豆的結莢率,大豆根系産生的根瘤菌又通過固氮作用來增加土壤氮肥營養,更讓人稱奇的是原先愛啃茶樹葉片的金龜子、小綠葉蟬蠶、茶尺蠖蚜蟲等都“遷徙”到大豆葉子上來了,大豆葉子更“美味”。

  遊玉瓊在生態茶園裏構築起一條“生態鏈”,她的茶園山頂戴“帽”,山腳穿“裙”,四週種植大量的結莢結籽樹木,為的就是引來大量鳥兒,好捉蟲覓食。茶園道路一般不打水泥,好讓小動物和昆蟲“行走”。她説,防蟲防害並不是要斬盡殺絕,蟲害自有天敵,鳥禽有蟲食,生物鏈就延伸。福建省農林大學尤民生教授團隊多年在這裡做實驗,檢測到遊玉瓊的生態茶園益蟲已經從前些年的50多種增加到現在的近300種。

  守護的是綠色,收穫的是紅利。遊玉瓊已從綠色發展中嘗到了甜頭。她的茶園土壤中的PH值和氮磷鉀含量顯著提升,茶葉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EGCG和兒茶素均二位數增加,茶樹壯碩,茶葉産量和茶葉品質均顯著提高。

  “用生態理念去種茶,生態成本的投入和回報是明擺著的。我們武夷山許多茶企走生態制茶路子,茶因為生態、環保、健康已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市場更好了。”遊玉瓊如是説。(楊 鴻 李 茜)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