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門“三個率先”奏響對臺引才主旋律 打造台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
我市努力打造台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圖為台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見習對接會舉行,現場人頭攢動。(資料圖:廈門日報記者鄭曉東攝)
我市在第十屆海峽論壇上舉辦兩岸人才機構合作洽談會。(市委組織部供圖)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黃懷、通訊員張曉勇、楊鴻杏)在廈門創業工作的各類台灣人才約2.3萬人,其中臺籍高技能人才超過2000人,台灣特聘專家(專才)、臺籍“雙百計劃”人才等高層次人才近千人……一連串的數字生動詮釋著台灣人才逐夢大陸,“登鷺”發展的澎湃熱潮。
兩岸交流,人才先行。廈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福建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的“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對臺區位優勢,先行先試,以最大誠意、最強力度吸引台灣人才創新創業,以“三個率先”打造台灣人才登陸第一家園。
全領域人才開放
率先共享發展機遇
近日,市委組織部和市高層次人才協會舉辦“白鷺英才産業行”文化創意産業交流對接活動,組織會員參觀紅點設計博物館,現場感受全球最新的創意設計概念與産品。作為全球第三家紅點博物館的掌門人,我市第一批台灣特聘專家石振弘為會員企業介紹了這座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出,要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對此,石振弘深受鼓舞,作為一名來廈門工作多年的台灣人,他由衷地感到,廈門為台灣人才提供了優厚的生活條件,搭建起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
來自高雄的林忠諭具有豐富的高科技産業從業經驗,去年10月在廈門成立驊信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不到兩個月就拿到了七部側叉AGV無人搬運車的訂單,總價值400多萬元。“大陸的好政策,為台灣人才西進提供了廣闊空間,我在台灣的同行紛紛打來電話諮詢,表達到廈門創業或者工作的意願。”他説。
吸引台灣人才來廈創業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關鍵。我市將台灣人才作為全市人才政策體系的“重中之重”,所有創新人才政策均可覆蓋,同時市、區還專門針對台灣人才出臺多達11項優惠政策,實現對台灣高端領軍人才、專業人才、創業青年、畢業生等全覆蓋。相比全國同類城市出臺政策,廈門對台灣人才扶持力度保持領先,形成明顯的“磁吸效應”。
陳慧昌是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廠長,也是台灣特聘專家。陳慧昌發揮“領頭羊”作用,帶領企業技術團隊攻克技術和工藝難題,研發出全系列高品質的車用顯示器産品,獲得全球金讚獎最高榮譽,友達也成為全球面板産業首個通過SED2020認證的廠區。截至目前,我市累計評選台灣特聘專家、專才291人,去年引進8名臺籍博士後,主要分佈在“千億産業鏈”領域。
我市還為廣大台灣青年提供了廣闊的創業創新平臺,創辦了7個國家級、10家省級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24個具有對臺元素的創客中心、産業平臺,累計吸引台灣創業團隊近500個、超過3200人。為台灣人才提供孵化空間和全週期的創業輔導,讓年輕人把技術和想法轉化為産品,幫他們共圓創業夢。
全方位機制改革 率先落實同等待遇
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越來越多的台灣專業技術人才來廈就業創業,但台灣與大陸職業資格體系不一樣,職稱成為他們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非常關鍵並急需解決的問題。
我市率先將台灣技術士證書直接匹配對應大陸職業資格證書享受同等待遇;在台灣技能人才中開展職稱評審認定工作,目前已有153人通過評審,首批25名在廈台灣醫師獲職稱認定。這些創新舉措的實施,讓台灣人才感到工作獲得認可,享受廈門市民待遇。
去年11月,長庚醫院協助25名臺籍醫師遞交了職稱評審申請材料。“這項政策對我們引進更多更好的台灣專家,為患者提供優質診療服務有很大好處!”廈門長庚醫院負責人表示,根據現有醫保政策,患者到廈門長庚醫院找臺籍醫師看病,如果該醫師沒有取得大陸職稱,患者診療費用無法享受醫保。過去長庚醫院的臺籍醫師都只能到福州通過考試、評審的方式取得大陸職稱,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如今只需要提交相關資料,就可以直接匹配認定,對臺籍醫師、患者、醫院都有利。
此外,我市降低準入門檻,允許台灣人才獨資設立高端養老機構、個體診所、律師事務所代表機構等,目前自貿區註冊台資項目1223個,註冊資本223.5億元。創新柔性用才,開通台灣創意人才眾包平臺、台灣大學生實習實訓服務平臺、兩岸産業人才及項目對接平臺,接下來我市計劃吸引300名台灣設計師進駐創意人才眾包平臺。
兩岸一家親,一項項體制機制改革的創新舉措,讓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享受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全流程服務保障 率先實現融合發展
加強兩岸人才合作,首先要架起兩岸溝通的橋梁,讓人才信息暢通,人員往來暢通。我市設立全國首個“台灣人才服務部”、臺胞驛站,開通968820台胞服務熱線、“517找工作”雲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臺胞服務矩陣。
為台灣人才量身打造的台灣專業人才廈門對接會已舉辦13年,對接會合計提供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吸引約4000名台灣人才跨海參加,真正讓廈門成為台灣人才登陸首選城市。
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往往會出現一些輕微的“水土不服”現象,比如,對大陸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對許多規範制度不適應;甚至連企業落地,手續辦理等都不了解。雲創智谷是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目前註冊在園區的兩岸小微企業已達600家。雲創智谷專門設立了台灣青年創業孵化器——青創時代,幫助臺青解決創業“痛點”,為台灣初創企業提供可拎包入駐的辦公場地,以及代辦工商、稅務等各種證照服務。“我們希望為台灣青年創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讓每一個創意的種子找到轉化為産品的土壤!”雲創智谷總經辦主任梁德金説。
為了更好地吸引、留住台灣人才,讓他們在這裡安居樂業、幹成事業,我市第一時間貫徹國臺辦“31條惠及臺胞措施”,並率先推出廈門“惠臺60條”,在大陸率先實現31條同等待遇政策落地,為台灣人才提供“業、學、住、醫、行”一攬子服務。
在人才安居方面,廈門市還將台灣青年人才納入市級公共租賃房保障範圍。同時,在廈居住滿一年的台灣人才即可購買商品房。教育配套方面,台灣人才子女享受本市市民同等待遇,享受免費義務教育,非義務教育階段實行與廈門本市學生同等收費,部分符合條件的還可擇校,並享受專設的臺生獎學金、助學金。
我市台灣特聘專家、廈門三安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中英是早期來廈的光電産業高層次人才,妻女也隨他一起跨海而居,“我們最急迫想解決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廈門市根據特聘專家政策給予了便利,讓雙胞胎女兒順利入讀家附近的小學,為我們解決了後顧之憂。”張中英説,廈門的對臺人才政策接地氣、有誠意,給台灣人才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