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順昌林業高品質發展:儲“材”興林 生“財”有道

2019-04-08 18:44:23|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儲“材”興林 生“財”有道 ——探訪順昌林業高品質發展路

【福建時間主推】【南平】【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順昌林業高品質發展:儲“材”興林 生“財”有道

  順昌嵐下國有林場在林下培育的閩楠等名貴苗木。 鐘兆全攝

  春日,閩北順昌春煙帶雨,草木蔓發。

  嵐下鄉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林地21.7萬畝。在這個偏遠山鄉,錢墩村卻有處374畝的國有林子名聲在外,這個林子怎麼看都有點特別:不是閩北隨處可見的純杉木林,23年樹齡的杉木林與8年樹齡的閩楠俯仰生姿,地上剛滿兩年的杜鵑花含苞待放,三個層次一目了然,林地疏朗通透,可觀可賞。

  “這片林子每畝杉木32株,閩楠80株,杜鵑苗200株,將培育杉木與閩楠永久性高價值人工樣板林。”嵐下國有林場場長李貴喜説。從單層林到復層異齡林,從單一林到針闊混交林,錢墩村示範片正是順昌林業高品質發展的縮影。“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順昌。”作為全國唯一的杉木之鄉,近日記者來到順昌,探訪林業發展三破難題的高品質發展好故事。

  破解“有林無材”的難題

  ——品質優先,以集約經營提升森林品質

  順昌林地面積249萬多畝,人工杉木林100萬畝,集體或個人所有林地190萬畝,佔比近八成。在兩成多的國有林場中,“老大”當屬順昌縣國有林場,面積為39.6萬畝。

  因林而興,順昌杉木林畝均蓄積量達16至19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倍。在上世紀建設時期,順昌作為全國杉木核心産區。“當時,年採伐量達60萬立方米,還出現特有的建西林區森林鐵路,木頭源源不斷通過火車送到了全國各地。”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對此記憶猶新。

  很快,這種竭澤而漁的用材方式難以為繼。“大批林木砍光,森林品質一落千丈,有林無材,大徑材杉木基本沒有,林地生産力迅速下降。”趙剛源説,曾經風光無限的林場竟然舉步維艱,一年零一個月發不出工資。痛定思痛,這條“大砍大造”的老路註定走不遠。

  順昌的“痛”也是全國許多林業縣的痛點。據統計,我國木材年缺口達2.5億立方米,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優質木材供給能力不足。從2003年開始,順昌率先探索一條林業發展新路子。

  “品質,成為新路子的關鍵詞,不能只盯著數量。”趙剛源説,傳統林業經營模式只算眼前賬,因闊葉樹長得慢,為了追求最大産量,因此栽種清一色杉木,單一、單層林遍地開花;而且,26年一次主伐,不管什麼樹種全部砍光,等到開春時再來個煉山造林。這樣週而复始、惡性循環,只有小口徑木材、一般用材,而且生態環境不復當年,2010年的大洪水敲響了警鐘。

  良法,已經刻不容緩。從經營模式上改變,順昌開始採用“採伐時保留闊葉樹+不煉山耙帶整地造地”等模式,變單層林為復層異齡林,改單一針葉林為針闊混交林,將一次性主伐變為擇伐。如此,以“樹種珍貴化、木材大徑化、結構復層異齡化”的近自然經營模式,作為森林品質精準提升的必由之路。

  嵐下國有林場錢墩工區林子就是循著這條路。這片1996年營造的純杉木林原來每畝218株,經過三次間伐,砍小留大、砍彎留直,保留32株,平均胸徑26.1釐米,畝蓄積量為13.12立方米。“這片林子每年每畝生産量1.24立方米,超過杉木速生豐産林25%。”嵐下國有林場場長李貴喜説,2014年林下套種了闊葉樹閩楠,2017年套種杜鵑,形成了多樹種、多層次的人工林生態系統。

  李貴喜仔細算了一筆賬,與原來純杉木林的經營方式相比,至2047年,按傳統方式,一輪每畝總收入4.1萬元,但按新模式,這一數字猛增到16.7萬元,是原來的4倍。“林農純杉木林一般保留八九十棵一畝,新林雖然出材量絕對數少了,但出材量高出25%,價格不同,而且套種像楠木、紅豆杉這樣的闊葉樹,年限越長價值倍增,杜鵑等林下經濟三五年就可見效益,實現以短養長。”李貴喜説,“更重要的是生態效益,最大程度恢復森林原生態,這是一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的長遠賬。”

  在路墩工區示範片,混交比例為4閩楠4杉木2無患子,闊葉樹比例達六成。10多年來,林場以集約經營模式慢慢改造現有林,混交林面積12.5萬畝,闊葉樹比例為兩到四成。2011年,這一做法在南平市推廣,次年在全省推廣。當然,新模式下每畝造林成本多了兩三百元,資金流大、週期長,如何將這場森林品質提升戰役進行到底,對全縣近八

  成的集體或個體林農來説,投入是揮之不去的現實問題,這是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破解“林農積極性不高”難題

  ——金融活水,建立利益聯結機制鋪開改革

  其實,林農們想法很簡單,盡可能壓縮造林成本,混交林模式意味著更多的投入,而且一個輪期經營權26年,培育闊葉林週期長,遠水解不了近渴,大家參與改革的意願並不高。

  將林農拉到“朋友圈”,必須形成利益聯結機制。2016年,順昌成為我省7個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試點縣之一,為林農與國有林場合作經營鋪路墊石。“將林農所有的商品林購買後交由我們國有林場來運營,才能徹底推開這項改革,單靠林場自有資金根本不行。”順昌縣國有林場場長趙剛源説。

  2017年,老趙的心結終於解了。當年,南平成功實施國家儲備林品質精準提升項目,這是全國首個國家儲備林PPP項目,總投資215.3億元,順昌獲批貸款11.4億元。“這一迄今為止最優惠的林業金融産品貸款期限25年,破解了長期制約林業發展的融資貴、融資難、融資短的難題,這樣‘贖買+改培’的工作就順理成章。”

  近來,嵐下鄉新源村林業大戶黃金旺心氣很高,他手裏一處600畝純杉木林出手了,林子營造于1996年,2022年到期,蓄積量1萬多立方米,以每立方米972元的價格,將林子整體盤給了國有林場。“雖然市場價每立方1200多元,採伐、運輸成本就要扣除200元,會有一些差價,但可以一次性回籠資金,無須每年去申請採伐指標,省去了資金和時間成本,這些資金將用於撫育中幼林,投資于未來。”黃金旺有自己的如意算盤。對李貴喜來説,他接下這片林地,林場將按照錢墩工區的新模式改培,好戲在後頭。

  為了更好撮合黃金旺這樣的林農與國有林場牽手,順昌組織兩個評估班組,按幼齡林、中齡林和近、成、過熟林及地類,明確各樹種購買指導價,根據市場一年一調整。然而,林改中最棘手的問題是,林場新模式重在長線,一個輪伐期經營權26年,前後輪林農不同,如何讓改革一碗水端平,順昌創造性提出了“預期均山”的理念,將本輪到期的商品林地,採取預期的方式預先分配給村民小組或村民。這樣,林場就可與手握“期貨”的林農合作經營,保證改革延續性。

  如此,雙方互利共贏,林農不砍樹也致富,林場整合碎片化資源,集約經營帶來了高效益。目前,順昌已購買商品林3.2萬畝,集約人工林栽培1.3萬畝,現有林改培2.5萬畝,成為國家森林品質精準提升示範縣。

  破解“守著金飯碗受窮”難題

  ——生態銀行,探索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增值路徑

  林子管好了,如何運營這些資源,如何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並不好走。過去僅僅依靠賣木頭,效益不高,順昌因此“守著金飯碗沒有飯吃”,貧困縣的帽子重如千鈞。

  南平市政協副主席、順昌縣委書記江建華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順昌坐擁綠色金庫,探索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路徑,從賣原木到賣高附加值加工品、賣生態,這才是林業高品質發展題中應有之義。

  去年,為了讓這些資源變資産、變資本,生態銀行應運而生。江建華説,管理林改後碎片化的林業資源,生態銀行除了購買方式外,還推出租賃、託管、入股、質押等形式,搭建林農與林場全方面合作的新平臺。“從過去單純購買升級到5種模式,生態銀行是順昌深化林改的主抓手,前端整合零散化、碎片化林木資源,後端由林場專業運營企業對這些資源進行造林撫育、集約經營、綜合開發,形成優質高效的資源包。在這過程中,最大程度讓利於民,這是林改最終目的所在。”

  雙溪街道水南村貧困戶夏六華就是一名受益者。丈夫殘疾,女兒遠嫁,家裏無勞動力,將林子賣給林場,她很擔憂,畢竟一錘子的買賣,如果賣虧了、賣早了該咋辦。生態銀行為她量身定制一套方案,9畝杉木地以託管形式交由生態銀行打理,今後20年內,每月都可領到310元預期收益。託管期滿後,根據林木價值,還能再拿到除預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純收入。“不用擔心賣虧了,收益還更多。”夏六華説。

  此後,夏六華的林子經國有林場之手,森林連片經營變成現實。如此,個人或集體林子佔六成,國有林子四成,順昌得以推出1.5萬畝的西坑森林康養項目。“這裡將成為森林品質精準提升、林業與旅遊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等六大樣板,實現多元化增值。”

  生態效益帶來經濟紅利。從事林業30多年,趙剛源發現路變得越來越寬。林場24.8萬畝林地和1.5萬畝毛竹林被納入FSC森林可持續認證範圍,一舉敲開木材加工産品進入歐美市場的大門。這幾年來,林場提供認證材21萬立方米以上,讓升升木業等企業有了“準入證”。

  在江建華看來,順昌將杉木林、油茶、毛竹、林下中藥、花卉苗木、森林康養等六大基地統籌考慮,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讓林農分享産業鏈增值收益。“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依託集約高效的國家儲備林,由生態銀行運營,兼顧林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探索一條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江建華説。(記者 薛東 趙錦飛 謝艷荔 通訊員 吳啟榮/文 鐘兆全 攝)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