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泉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速 提升市民行政體驗

2019-04-10 15:06:33|來源:泉州網|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泉州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提速 這些舉措精準提升市民行政體驗

  泉州網4月10日訊 (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蘇秋香)法治社會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為進一步提升政府自身法治意識和行為規範化水準,市政府于近日出臺《泉州市“法治政府建設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立足依法服務“強基促穩”、項目攻堅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著眼于促進民生熱點問題解決,確定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依法行政的理念和水準,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推動法律服務“五在場” 讓百姓有感

  法治政府建設,要讓老百姓有感。

  《方案》確定,今年泉州將在燃氣設施安全管理、電動自行車管理、地下管線建設、餐飲業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快立法工作,力爭出臺兩部以上政府規章。立法規章的選材,將問計於民。通過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廣泛徵求民眾立法建議,選取噪音異味擾民、養犬管理、露天燒烤、停車場管理、移風易俗等民眾利益關切點,建立立法項目庫。

  當前,泉州已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方案》明確,今年將圍繞市委“強基促穩”,全力提升“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服務實效,推動法律服務“五在場”,即做到:重大糾紛調解在場、重大村務決策在場、重要村規民約修改審核在場、重大事項法律諮詢解答在場、重要節點普法宣傳在場。

  推進法務保障“六個有” 讓決策有遵循

  法治政府建設,要讓政府部門工作有遵循。

  《方案》確定,圍繞服務項目攻堅,泉州將推進法務保障“六個有”。即,在“項目攻堅2019”、“城市建設提速年”、高鐵高速和城鄉重要通道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等決策部署中,對城市片區建設、項目安徵遷、治理“兩違”等重點工作,切實做到“六個有”:有法務人員深度參與,有對法務風險點進行評估,有對安徵遷工作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培訓,有對執法和徵收文書進行法律把關,有嚴格按法定程式規範操作流程,有對重點項目涉及的民事糾紛及時進行調解。

  制定執法路線圖 讓執法更公開

  根據《方案》,泉州將啟動年度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試點選取露天燒烤管理、電動自行車管理、燃氣設施管理等立法或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依法定程式舉行聽證,形成典型案例。制定行政執法路線圖,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制定完善行政執法規範化操作指引。同時,鼓勵行政執法主體開展教科書式執法微視頻發佈等行政執法規範化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在食品安全方面,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泉州將出臺相應的實施意見,推進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全面加強學校及周邊、供校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外託管機構的食品安全綜合治理,並重拳整治藥品零售企業不按規定銷售處方藥和執業藥師“挂證”等違法違規行為。

  為有效普及新法律新政策,《方案》明確,今後將依託市行政服務中心宣講平臺開展“新法面對面”“ 政策面對面”活動,在“泉州政務”公眾號上設立法治微課堂,組織相關部門開展新法新政策解讀宣傳活動。

  探索“三所”共建機制 讓行政調解更有效

  根據《方案》,泉州將完善行政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泉港區設立“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和行政爭議調解工作跨區域協作等做法,探索建立派出所、司法所、律師事務所“三所”結對共建機制,構建“共建共治共享”行政爭議調處新模式。

  設置提示制度 讓督察有力度

  法治政府建設,要讓督察有“牙齒”。

  《方案》明確,對於各職能部門的法治建設任務落實情況,將採取“先禮後兵”的方式,即設置提示制度,督促相關部門落實,但這並不意味著法治政府建設督察“和風細雨”,對被提示兩次以上仍然未落實到位的,將啟動績效追責程式。

  市司法局將完善全市行政執法、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統計制度,梳理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每季度定期發佈部門學法計劃指導建議,強化政府公務人員法治思維和法治觀念。《方案》同時指出,市直各部門、各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加強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必鬚髮揮“頭雁效應”,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