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福州閩清白河江:巧念“橄欖經”村民得真金

2019-05-22 19:23:09|來源:福州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原標題:巧念“橄欖經”村民得真金——來自閩清縣梅溪鎮白河江自然村的蹲點報告

【福建時間列表】【福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福州閩清白河江:巧念“橄欖經”村民得真金

  張孔炎(右)30多年前種下的橄欖樹。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蘇雪容

  “這一片是我們‘復興’橄欖種植後最早種下的橄欖樹,像這棵有30多年樹齡,至少嫁接了4次。”在閩清縣梅溪鎮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的橄欖種植園,87歲的梅埔村原村支書張孔炎對園內的橄欖樹如數家珍。

  眼下正是橄欖樹開花的季節,到了11月則迎來繁忙的採摘季,品類豐富的橄欖銷往福建、廣東、上海等地,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從昔日村民靠拾柴火、做搬運工勉強度日,到如今依靠橄欖種植全村人均年收入超過12萬元,白河江的變遷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縮影。

  通電+通路 村民“復興”橄欖種植

  白河江有著悠久的橄欖種植歷史,但在上世紀50年代,由於鐵路建設徵用了大部分橄欖地,加上村民砍果樹造田,橄欖種植面積銳減,山地雜木叢生,村民靠拾柴火、割芒草、當搬運工謀生,生活拮據。

  “當時村裏的基礎設施很落後,由於沒有電,村民收割的稻穀要挑到城裏碾成米再挑回村,一來一回要花一天。”張孔炎説,1977年,村裏通了電,有了碾米機,村民再也不用挑稻穀進城了。

  除了通電,還要通路。“過去在白河江,村民出村不是沿著鐵道走,就是走水路乘渡船。”張孔炎説。1981年,村民們自己動手,歷時半年修成一條5公里長的馬路。

  電通了,路有了,錢袋子如何鼓起來?張孔炎決定“靠山吃山”,把橄欖再種起來。1981年,他帶領村民開始進行育苗,1984年前後開始大面積種植。現在,白河江的橄欖種植面積達2000畝,年産量1500多噸,年銷售額5000多萬元。

  天然優勢+引進良種 小橄欖成了“致富果”

  在橄欖種植上,白河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裡氣候溫暖濕潤,無霜期達347天,相對於其他閩江沿岸的橄欖種植區,更能在凍害中“獨善其身”。同時,全村都為海拔150米以下的“宜欖”山地,適合橄欖生長的沙包土品質好,表面濕潤,便於根須吸收水分。

  有了好的自然條件,還需要良種。“在我們父輩種植橄欖的年代,由於技術有限,種植戶沒有考慮品種改良,植株品質各異,經濟效益低,‘豐産不豐收’的情況經常出現。”當地橄欖種植大戶張孔江告訴記者。

  經過多方考量,村裏決定把鮮食型甜欖作為發展方向。張孔江等農戶遍訪橄欖主産地後,引進了口感清甜、果渣較少的甜欖樹良種,通過高位嫁接,對自家橄欖樹進行改良。30多年的時間裏,張孔江從50多個品種裏嫁接出11個主打的銷售品種。

  現在,白河江出産的“梅香二號”“林峰大坑”“小個子”“德仕”等10余個高優甜欖品種備受歡迎,2011年起接連獲獎。其中,獲得福州市鮮食優質橄欖評選金獎的“梅香二號”,拍出了5公斤2.5萬元的高價,一粒橄欖約合20元。

  新技術+新渠道“中國橄欖第一村”美名揚

  為擴大種植規模,讓更多農戶增收,近年來,梅溪鎮大力發展橄欖特色産業,成立橄欖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生産技術、産品行銷等服務。

  張孔江註冊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用自己的經驗帶領大夥改良品種。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橄欖種植專家與合作社形成幫扶指導關係,實地教社員掌握嫁接技術。橄欖嫁接和採摘期,合作社還組織社員和周邊農戶集中觀摩教學,讓大家都能掌握技術。

  橄欖種植的好勢頭也吸引了不少城裏的年輕人來白河江創業,陳銳就是其中之一。5年前,他在村裏創辦了福建白河江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幫村裏註冊了多個橄欖品牌,並借助互聯網等新渠道,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提高産品競爭力。為了讓更多人一年四季吃上鮮果,陳銳還與其他企業合作研發微晶凍橄欖保鮮技術。

  據了解,白河江82戶近400人創造了5000多萬元的年産值,種植戶年平均收入60 多萬元、人均收入12萬多元,最高的年收入達500多萬元。村民們蓋了新房、買上新車,閒暇時間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橄欖經”,研究橄欖種植技術,“中國橄欖第一村”的美名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記者手記

  産業興旺 勾畫鄉村振興新圖景

  産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在白河江幹部和種植戶講述的橄欖種植發展變遷中,記者看到了一部生動的“鄉村振興史”。

  鄉村産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梅埔村原村支書張孔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次感嘆改革開放帶來了橄欖種植的“復興”,黨的富民政策搞活了農村經濟。

  有了政策支持,還要有決斷力。白河江要怎麼發展才能讓更多人富起來?張孔炎看到了本地的自然優勢和橄欖的高經濟價值,因地制宜“復興”了橄欖種植,極具魄力地帶頭先行,消除村民疑慮。

  認準了産業方向,接下來就是辛勤耕耘。種植戶們不僅四處奔走,引進優良品種進行嫁接,提升橄欖品質,還緊跟時代潮流,圍繞技術研發、推廣行銷進行了不少嘗試。

  如今,白河江人腰包鼓了,笑容甜了,生活越來越好,興旺的産業勾畫出了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