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7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記者從省海洋漁業部門獲悉,截至27日18時,赤潮影響海域除平潭、連江部分養殖網箱發生魚類死亡外,其他海域未發現養殖生物死亡情況。從各地現場檢查情況來看,此次涉及赤潮災害海域面積總體下降,水質呈好轉趨勢,無新增養殖損失。
根據省漁業資源監測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福州黃岐半島海域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無毒的東海原甲藻,最高細胞密度為1.7×107個/升;赤潮伴生較低密度的米氏凱倫藻和短凱倫藻,最高細胞密度分別為1.0×104個/升、2.3×104個/升。平潭蘇澳海域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東海原甲藻,最高細胞密度為1.5×106個/升;赤潮海域伴生米氏凱倫藻和短凱倫藻,最高細胞密度分別為9.0×105個/升、6.0×104個/升。寧德三沙灣海域赤潮仍在持續,赤潮生物第一優勢種為東海原甲藻,最高細胞密度為9.2×107個/升;第二優勢種為無毒的錐狀斯克裏普藻,最高細胞密度為6.2×106個/升。莆田湄洲島以東赤潮海域水色已恢復正常,浮游植物第一優勢種為無毒的錐狀斯克裏普藻,最高細胞密度為1.7×105個/升,低於其赤潮基準密度。
據悉,近日,福建省羅源灣、黃岐半島、平潭蘇澳、湄洲島、惠安大港灣等部分海域相繼發現赤潮。為做好赤潮災害防範工作,福建省啟動應急預案,各級海洋漁業系統防災減災、技術推廣、應急指揮、漁業監測等相關職能崗位取消雙休日,投入赤潮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