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耕藍色經濟 加速邁向海洋強市 廈門市“6·8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拉開帷幕,廣邀市民參與
翔安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本報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攝)
▲廈門與金門攜手開展增殖放流。(市海洋發展局供圖)
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實驗車間。(資料圖/本報記者 黃曉珍 攝)
2018廈門國際海洋周發展中國家海洋漁業産業交流對接會現場。 (資料圖/本報記者 張奇輝 攝)
▲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上,家長和孩子體驗皮划艇。(本報記者 林銘鴻 攝)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今日上午,廈門市“6·8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活動拉開帷幕,今年廈門宣傳日的活動主題是“愛海洋 愛廈門 新時代 新作為——珍惜海洋資源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活動由市海洋發展局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廈門海洋預報臺共同主辦。
美麗海洋是令每一位廈門居民驕傲與自豪的珍貴資源。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謀劃佈局與推動建設下,不僅海的顏值與日俱增,全市海洋經濟綜合實力也不斷攀升,海洋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壯大。
勇立潮頭敢擔當,奮楫揚帆謀新章。廈門正加快向建設海洋強市的目標進發,全市海洋漁業工作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高分通過“十三五”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示範市中期考核;成為全省首個通過第一次全國海洋經濟調查省級驗收的城市;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二期工程啟動建設;建立首個全國中華白海豚保護區域合作保護機制;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廈門市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及補償標準……全市海洋經濟加快邁入高品質發展陣營,高質高效的海洋經濟又反哺海洋生態環境,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陸海統籌
深化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在近岸污染防治方面,廈門市通過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多維度綜合治理,在九龍江和島外九條溪流入海口、重點陸源入海等區域設置56個海洋環境監測站位,擴大監測覆蓋面,全面提升科學監測水準。
如今的翔安區火炬大橋兩側,曾經雜亂的淤泥灘塗已變身為風景宜人的連片樹林。全市第一個以紅樹林為主題、同時也是面積最大的紅樹林生態濕地公園——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正在加緊建設中。最快在明年底,公園就將建成對外開放。
下潭尾濱海濕地生態公園的加速建設,是廈門市堅持海洋生態保護與海洋經濟建設齊頭並進的一個縮影。在海洋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的同時,廈門始終緊守海洋生態“紅線”,將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構建海洋生態環保新格局。從制度入手,廈門市先後編制出臺《廈門市濱海濕地保護與修復方案》等規範性文件,在全國率先實施《廈門市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及補償標準,為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提供資金和政策保障。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廈門的涉海工程不斷增多,常住居民數量不斷上升,海內外遊客不斷增加,但廈門的海域生態環境和海洋環境風貌卻始終保持在高水準——在海洋環境維護與提升方面,持續不斷的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功不可沒。從海滄灣嵩嶼碼頭至海滄大橋沿岸,一個嶄新的親水準臺令遊客與市民流連忘返,圍繞岸線整治、增加濕地面積、海洋垃圾監測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廈門正大力推進“藍色海灣”整治工程,昔日臟亂差的灘塗不斷變身為景色優美的黃金沙灘。多年來,廈門市還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修復工程,其中觀音山沙灘修復工程在2018年全國二十佳優秀海洋工程獎評選中,名列第7位。
優化結構
促海洋經濟高品質發展
2018年,全市海洋經濟實現總産值2509.75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增加值663.18億元,同比增長10.5%。
2018年,全市水産業經濟總産值150億元,同比增加49.5%。
經濟數字不斷刷新的背後,是廈門市不斷調整優化海洋經濟結構,綜合運用科技創新、項目帶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技術創新與轉化,形成以濱海旅遊業和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為首的海洋産業矩陣結出的碩果。一批由大企業引領的大項目迅速轉化落地,並形成産業規模,助力海洋經濟蓬勃發展,全市海洋新興龍頭企業已全面覆蓋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製造、海洋生物種業、海洋文化創意等新興産業領域。
在市海洋局的積極扶持與大力推動下,起步晚的休閒漁業和遠洋漁業實現彎道超車,行業影響力不斷擴大。2018年,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休閒漁業博覽會,吸引了15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觀賞水族、休閒垂釣、水上運動企業參展,近4萬人次客商到場參觀,規模創歷屆之最。遠洋漁業産值持續提升,越來越多的自捕魚回運廈門,去年1月-9月,遠洋捕撈實現産值1.8億元,同比增長47.8%;自捕魚回運廈門2.3萬噸,同比增長高達111.5%。水産行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高崎漁港水産品批發市場交易量全年達到19.18萬噸,實現交易額103.19億元。
廈門的水産種苗業繼續演繹強者恒強,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過去一年,廈門蝦苗銷量繼續佔據全國半壁江山,“廈興龍”“新榮騰”等現代種苗品牌效益凸顯,推廣輻射至全國,對蝦、海馬、鮑魚等3個種苗産業化示範項目通過專家評審。
創新驅動
加快海洋科技發展步伐
廈門建成22個海洋産業公共服務平臺,508台(套)儀器設備,為社會提供188項科技服務。
5月16日,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秘書處聯合廈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召開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第七批申請入駐項目評審會。入駐團隊的建設內容、技術路線、工作計劃、商業模式、資金投入等都是評審現場的重要考核項目,評審團隊的目標是,確保項目入駐後能儘快展開試驗或生産,最大限度提高孵化實效。廈門正充分發揮創業創新基地的産業集聚和孵化效應,目前入駐基地眾創空間的團隊有14個、孵化區企業12個,10個團隊已註冊成立企業,4家孵化區企業實現産品化生産並投入市場,累計産值近1600萬元。
近年來,廈門不斷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廈門的“海洋人”堅信,提升城市的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才是推動藍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為了幫助海洋科技初創企業發展壯大,海洋部門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進一步建立健全海洋公共服務平臺共享機制,建成22個海洋産業公共服務平臺,508台(套)儀器設備,為社會提供188項科技服務,實現海洋資源、信息、設備共享。海洋金融創新服務順利推進,市海洋局組織開發性金融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累計授信海洋經濟類項目31個,承諾貸款94.89億元,貸款餘額33.85億元。
依法行政
提高海域綜合管控水準
從2016年至今,廈門市累計沒收拆解涉漁“三無”船舶80艘,拆除違規網具6200余張、非法養殖設施2600余畝,查沒違規漁具900余件,收繳、救助水生野生動物620余只,在歷次農業部組織的水産品品質安全監督抽檢中合格率均為100%。
海洋不僅是廈門經濟發展的自然資源載體,更是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的“生命線”。廈門不斷創新海洋管理執法機制,各涉海部門齊抓共治,堅決對各類涉海違法行為説不。近年來,廈門先後對非法養殖、非法採砂、非法經營餐飲船、非法捕撈等行為進行聯合打擊根治,還通過建立海陸聯動、市區捆綁、廈漳泉跨區域協作的海上執法機制,建立海上傾廢全過程監控。
針對涉漁“三無”船舶監管,廈門市加強海陸和部門聯動。針對禁用、違規漁具監管,不僅在日常巡查中嚴查制、售、使用違規漁具的行為,在海上也同步對“絕戶網”等非法網具進行拉網式拆除。針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既做好常態化檢查,也時刻響應110聯動。針對近岸海域養殖整治,加強岸線巡查,強調“打早打小”。針對産地水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堅持“檢打聯動”。
廈門與金門隔海相望,也面臨著共同的海洋執法難題。近年來,廈門市積極主動與金門方面建立起快速便捷的溝通機制,使廈金實現常態化協同執法。近三年來,兩岸共開展協同執法20次。目前,廈金協作機制已成為閩南片區乃至全省海洋漁業執法系統與台灣有關方面溝通主渠道之一,充分發揮了對臺涉漁事務溝通的橋頭堡作用。
深化合作
擴大海洋文化影響力
去年11月,包括海洋産業展覽洽談、海洋文化、海洋嘉年華及海洋國際論壇等系列活動的2018廈門國際海洋周吸引來自33個國家的130余名涉海官員、學者蒞臨交流,共同為促進“一帶一路”海上合作,強化藍色經濟發展成果共享出謀劃策。
經過多年的培育,廈門國際海洋周已經發展成為權威發佈國家海洋政策、開展海洋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一大平臺。近年來,廈門不斷加快海洋對外交往的腳步,深化與世界各海洋國家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繼續推進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設的基礎上,啟動編制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2018年-2020年行動方案,並於去年首次成功組織舉辦廈門涉海企業與發展中國家(含東盟國家)代表對接會。在2018年全國海洋工作會議上,廈門市作為優秀代表,展示了在海洋垃圾防治方面的先進經驗。
對外深化海洋交往,對內加速文化傳播。去年,廈門市編制出臺《廈門市海洋文化産業發展規劃》,加大對海洋文創産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僅如此,市海洋局還聯合市教育局共同建設5家“全市海洋意識教育基地”,並共同組織編撰廈門市中小學幼兒園海洋特色地方教材,使海洋文化滲透學校教育,不斷提升全市海洋文化軟實力。
>>連結
6·8全國海洋宣傳日廈門活動一覽
名片
廈門市海洋發展局
主管廈門市海洋與漁業行政管理的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圍繞擬訂並組織實施海洋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産業政策,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海洋科技、海洋對外合作等職能,著力加快構建廈門市海洋綜合管理體系,全力推進廈門海洋事業發展。
自然資源部
第三海洋研究所
創建於1959年,是自然資源部直屬的國家公益一類綜合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主要從事海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促進海洋科技進步,為海洋管理、公益服務、海洋經濟發展及海洋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國家海洋局
廈門海洋預報臺
成立於1965年,主要從事海洋觀測、預報、海域海島監視監測、海洋生態監測的業務職能機構。具有開展海洋觀測、海洋預警報、海洋災害評估、海域海島監視監測、海洋生態監測評價、海域使用論證、海洋測繪等資質和向社會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監測數據的能力。(記者 林雯 通訊員 許金練 佘 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