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莆田市因地制宜實行分館制 讓閱讀觸手可及

2019-06-25 11:24:54|來源:東南網|編輯:尹小兵|責編:李玥

  因地制宜實行分館制 市域整體推進校園閱讀

  莆田:讓閱讀觸手可及

  東南網6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艷荔 俞靚)

  一到週末,莆田市群眾藝術館大門口的莆陽書房就一座難求,附近莆田學院師生常來這裡看書或小聚。工美院的黃老師説,莆田終於有了一個可以讓人休閒看書,也有點情調的“城市會客廳”。

  6月7日,位於莆田市移動公司新大樓一層大廳的莆陽書房第七個分館試運營。

  與其他分館不同的是,依託移動公司的智慧設備體驗區,這個分館利用5G應用技術與線上閱讀平臺對接,智慧AI輸出播放,讀者在這裡可實時聽到海量書籍內容,還能體驗AR、VR技術帶給閱讀的活力。

  如今,在莆田,無論是城區,還是農村,越來越多的閱讀空間伴隨人們左右,全民閱讀觸手可及,書香在莆陽大地流淌。

  莆陽書房,一個網紅地標

  自2018年10月25日莆陽書房旗艦店古譙樓店開業,到今年2月2日仁和居店對外開放,短短3個月,莆田出現6個莆陽書房,從老城區到新城區。據不完全統計,從第一家古譙樓莆陽書房投用以來,前後有25萬人次匯聚於此,共同閱讀,學習休閒,形成一道城市人文風景。

  “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南宋榜眼陳俊卿的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莆田人對讀書的感情。追溯過往,莆田出過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當代莆田,又走出16個院士。説起這些數字,莆田市文旅局局長劉晶潔如數家珍。“我們現在做的事,是一種回歸,就是為文獻名邦之莆田注入現代內涵。”

  由於歷史欠賬,原來莆田的圖書館建設落後。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蝸居於逼仄的建設路老館,藏書僅30多萬冊,一年進館40萬人次,2015年持證人數2萬多人。

  2018年元旦,莆田市圖書館搬遷至荔城區玉湖片區萬科新城。副館長張翔回憶,這一年,是全市市民閱讀的轉捩點。新館開館,藏書量已達66萬冊,還增添很多電子閱讀設備和數據庫資源。耐人尋味的是,相對舊館,新館距主城區近10公里,但去年進館人數達149萬人次,辦證人數達5萬多,一年培訓講座300多場。

  相對於省內大城市市級圖書館動不動就是一兩千萬元的購書經費、上千萬元的運行費用,莆田圖書館的經費捉襟見肘,2018年運行經費僅200萬元。莆田各縣區的圖書館建設剛剛起步,怎樣花小錢辦實事、辦成事,非常考驗政府部門智慧。

  莆田市文旅局經多方考察,認為因地制宜實行分館制是一條可行之路,在各個點設立莆陽書房成為市級圖書館分館。莆陽書房從籌劃開始,每一步都在嘗試,探索突破體制機制的可能性。

  先是錢的問題。莆田申請500萬元國家財政補助,基本解決了前期6個書房的裝修。

  再説場地。前期6個地點都是文化系統自己的地方,其中2個是重點文物保護點——古譙樓、三清殿,3個是公共文化場所——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群藝館,1個是古民居。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他們將公共空間的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釋放空間場所建設莆陽書房,讓文物活起來,也給文化場所增添了人氣。

  第三個是誰來管問題。圖書館是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少,各種限制多,要靠圖書館的人來管理不現實。文旅局決定引入第三方市場力量參與書房運營,政府導入圖書館和新華書店的圖書資源,在所有分館實現圖書通借通還,具體運營由第三方執行,這樣可以解決效率、機制和成本問題,在提供增值服務的同時,真正做到惠民。

  莆陽書房運營總監謝霖説,莆陽書房一直堅守“公益+業態”書房綜合體的定位。過去半年,公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我們終於熬過寒冬,開始有了盼頭”。他説,盈虧之間的差值越來越小了。莆陽書房的名氣已打響,成為網紅地標,盛夏即將到來,他相信遊客多了,文創産品很快就能産生利潤。

  目前,越來越多的機構、企業看好莆陽書房的品牌,第7個莆陽書房就是由移動公司出資建設。湄洲島管委會也擬在湖石淉生態濕地公園、文創館、民宿聚集區分批新建3處莆陽書房,其中湖石淉生態濕地公園莆陽書房已進入平面設計階段。這個借著政府平臺創建的品牌,正慢慢走向成熟。

  校園閱讀,一道闖關答題

  每天早上8點多,莆田市第二實驗小學各年級學生都跟著多媒體視頻中的老師誦讀詩詞。師生們使用的是莆田市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平臺。

  去年,莆田市教育局同國內知名閱讀平臺超星公司簽訂“實驗田”合作協議,全免費打造市域校園閱讀模式和平臺。2018年6月30日,莆田市教育局面向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啟動書香校園智慧閱讀活動,覆蓋全市1035所學校,共有56.98萬學生、36969教職工啟用賬號並登錄使用平臺。

  目前,這個項目以推動師生紙質閱讀為主,線上資源為輔。莆田組織閱讀中心組選擇確定小學和初中各年段每日經典誦讀內容,挑選百名教師錄製誦讀視頻庫。在閱讀書目選擇上以市域推進為指導,鼓勵校本自選閱讀目錄。通過晨讀、午讀,放學後讀,晚上親子閱讀,每週開設閱讀課,引導學生閱讀。

  為了鞏固孩子的閱讀成果,莆田市教育局組織全市千名教師針對推薦書目命制闖關題庫。老師們從六個維度——字詞掌握、信息提取、歸納推理、欣賞共情、反思評價、想像拓展出發,命制7萬多道題。學生依靠闖關答題,溫習自己的閱讀。闖關能成功,意味著學生基本上讀懂了這本書。

  莆田市教育局中教科的薛強説,後臺數據顯示,最近每星期全市中小學生參與線上閱讀的數量為10萬本左右。全市僅線上有效閱讀數量達年人均6本左右。有些邊遠地區孩子的閱讀活躍度還超過城區,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育的不均衡。

  莆田市域整體推進校園閱讀的做法在全國領先,受到廣泛關注和認可,已在武漢、山東、南京、廣東以及省內福州、泉州、寧德等地區推廣實踐,相關視頻向全國分享。

  全民閱讀重在持續性、常態化、全覆蓋。莆田現有881個農家書屋,已實現各建制村全覆蓋,下一步是如何提升這881個農家書屋的品質。“最近,我們考慮選100個鄉村作試點,讓農家書屋與當地村情相結合,打造更好的農村閱讀空間。如有的針對留守兒童需要,有的將文化加旅遊,有的推廣特色莆仙文化。”劉晶潔説。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