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寧德:厚植茶産業 綠了鄉野富了百姓

2019-06-28 15:48:12|來源:寧德網|編輯:尹小兵|責編:李玥

  原標題:厚植茶産業 綠了鄉野富了百姓 

【主流媒體走進閩東茶鄉專題-----閩東茶鄉】寧德:厚植茶産業 綠了鄉野富了百姓

生態茶園

  讓茶葉成就一方産業;讓産業富裕一方百姓。四十年來,寧德市茶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走過了一段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歷史。今天,茶業不僅是閩東一個面廣量大的傳統農業産業,也是一個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産業,還是一個可實現持續增收的富民産業。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寧德茶業將全面實施市委“一二三”發展戰略,引導廣大企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茶企業與茶品牌並舉、茶産地與茶消費共舞,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大力推進茶葉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為助力閩東鄉村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産業地位更加突出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寧德茶産業的面積、産量、産值、品質、品牌等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茶葉主産區前列。2017年,全市茶園面積104.73萬畝、茶葉産量10.42萬噸、毛茶産值35.44億元,分別是1977年43.5萬畝、0.6974萬噸和1926.36萬元的2.41倍、14.95倍和183.97倍,全産業鏈産值達136億元。全市三分之一人口、70%的農戶從事茶葉生産及相關産業,茶區農民茶葉收入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以上,部分重點茶區甚至接近50%。全市擁有各類茶葉生産經營主體4000多家,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65家,佔全市總量的37.2%;市級以上專業合作示範社43家,其中省級以上示範社19家。福安、福鼎、壽寧、周寧、蕉城入選全國重點産茶縣,福安、壽寧入選全國十大生態産茶縣;全省第三輪26個現代茶業生産發展資金項目縣,寧德市佔了8個。産業規模和企業實力明顯提升,在全省、全國地位更加突出。

  生態理念更加強化

  改革開放40年來,寧德市茶葉生産從單純追求面積和産量,逐步向追求品質和效益轉變。寧德市各級黨委、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茶葉品質安全問題,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開展茶葉産品品質認證,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品質安全保障體系,極大提高了茶葉品質安全。

  全市借助現代茶業生産發展資金項目縣實施契機,建成標準化生態茶園23萬畝,福安市是“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市”,福鼎市被認定為“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國家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白茶、紅茶工作組和全國電子業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茶葉電子商務工作組先後落戶寧德市,2015年全市獲批“國家級出口茶葉品質安全示範區”。全市通過“三品”認證的茶葉産品100多個,25家企業通過出口茶葉生産企業備案,“三品”産地監控和備案基地面積達30多萬畝;所有具有一定規模、品牌和包裝標識銷售的茶葉市場主體正逐步納入福建省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管理。綠色、低碳、有機等茶葉品質安全發展理念逐步樹立。

【主流媒體走進閩東茶鄉專題-----閩東茶鄉】寧德:厚植茶産業 綠了鄉野富了百姓

外國友人慕名上茶山

  産業格局更加合理

  改革開放40年來,寧德市主要經歷了二次大規模的茶樹品種結構調整和優化,每一次都帶來了大幅度增産增收。

  第一次大規模品種優化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施家庭聯産承包制,開採期早、産量高的福雲六號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在閩東大地開展的脫貧致富進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

  經過多年的發展,茶葉生産從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市場消費導向發生變化,香高味醇的茶産品被廣大消費者青睞,促進了第二次品種改造。從2002年開始,特別是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茶葉生産“3331”工程以後,重點推廣高香型的綠茶和綠烏兼用品種。到2017年,全市累計推廣約34萬畝,每年繁育良種茶苗6億株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良種茶苗繁育基地,由此帶動茶農增收和茶類結構的優化。

  以“坦洋工夫”為代表的紅茶和“福鼎白茶”的比重逐年上升,全市從1977年綠茶:紅茶:白茶的比重92.74%:5.74%:1.52%,調整到2017年綠茶:紅茶:白茶:烏龍茶的比重55.15%:25.38%:16.60%:2.87%,其中紅茶産量分別佔全國的8.11%和全省的48.79%,白茶産量分別佔全國的64.38%和全省的78.97%,綠茶佔全省的42.73%。茶葉精深加工取得突破性發展,茶企生産的茶濃縮液、茶粉、茶食品、茶飲料、白茶爽、多酚片、茶寧片和金花白茶、保健茶、茶枕、原葉商務茶等高附加值産品,進一步優化了産品結構,延伸了産業鏈。

【主流媒體走進閩東茶鄉專題-----閩東茶鄉】寧德:厚植茶産業 綠了鄉野富了百姓

白茶茶藝展演

  品牌效應更加彰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閩東各地把實施名茶、品牌戰略作為茶業發展的方向,弘揚茶文化,汲取茶藝精髓,挖掘歷史遺存,體現現代精神,使閩東的名茶開發不斷發揚光大。自1982年全國開展名優茶評比以來,閩東茶葉産品在全省、全國性評比中榮獲各類獎項上千個,其中“天山銀毫”茉莉花茶獲國家品質金獎,多個産品獲國家輕工部優質産品獎。特別是2005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領導十分重視公共品牌創建,根據閩東茶葉面廣量大,茶類較多,白茶獨具特色,工夫紅茶歷史悠久的優勢和特點,提出“以茶類整合打造寧德茶葉公共品牌”的思路,優先整合打造“福鼎白茶”和“坦洋工夫”。十多年來,各級政府採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模式,借助各種宣傳推介平臺和媒體,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開展閩東茶葉品牌宣傳推介,取得明顯成效。福安、福鼎、蕉城、壽寧分別獲得“中國茶葉之鄉”、“中國紅茶之都”和“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等稱號;“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綠茶”的“國家原産地産品保護”“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以及“周寧高山雲霧茶”“天山紅”“壽寧高山茶”“霞浦元宵茶”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影響力不斷提升,三大中國馳名商標茶葉公用品牌連續多年入選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排行榜,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2018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福鼎市籌建“全國福鼎白茶産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地理標誌産品入選中歐100+100地理標誌互認産品清單。全市擁有茶葉類中國馳名商標10件,居全省首位,省著名商標58件,市知名商標94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件。品牌效應的提升,成為了茶農增收、産業增效的重要推手。

  市場拓展更加廣闊

  寧德市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和高山茶、茉莉花茶等系列産品在全國茶葉主銷區深受歡迎,特別是利用高香型茶樹良種創新製作的各類新品,市場競爭優勢明顯。寧德茶商在全國各地開設茶莊、茶店和茶葉公司達2萬多家,在北京、上海、西安、山東、江蘇、山西、重慶等重點銷售區創辦了10多家大型茶葉專業市場,開設的“坦洋工夫”“福鼎白茶”“天山綠茶”等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如“禦茶園”“綠雪芽”“品品香”“新坦洋”等品牌專賣店、加盟店等遍佈全國各地,擁有10萬多人的行銷隊伍。轄區內重點産茶縣大都建立了茶葉一條街或初級茶葉交易市場,如福安市城北茶葉市場、福鼎點頭茶花交易市場分別擁有商戶100多家和500多家,年交易額分別達到6億元和9億多元;茶葉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大部分茶葉生産經營企業在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開設網店。茶葉出口市場不斷拓展,特別是2005年以來實現了一年一個臺階的快速增長,寧德檢驗檢疫出口的茶葉從2005年的0.936噸提高到2017年的3305.14噸;貨值從2005年的1.36萬美元(同年全省為4444.2萬美元)提高到2017年的8829.18萬美元,比重佔全省超過50%。逐步從間接出口向自營出口轉變,出口形式從以出口原料為主向以出口産品為主轉變,出口目的地多達49個國家和地區。各種銷售渠道的拓展,為寧德市茶葉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主流媒體走進閩東茶鄉專題-----閩東茶鄉】寧德:厚植茶産業 綠了鄉野富了百姓

閩東手工制茶技藝

  發展業態更加豐富

  改革開放之初,閩東茶葉生産主要是種植、加工,然後由國家統收統購。自1984年國家茶葉市場全面放開以來,産業發展業態發生了深刻變化,不僅茶園基地面積不斷擴大,加工規模、技藝和設備明顯提升,而且茶葉精深加工取得突破,出現了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茶葉店、茶葉專業市場等茶葉新型經營主體,“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市縣級茶葉協會、龍頭企業+貧困村或貧困戶等産業化經營模式不斷涌現,茶園定制、互聯網+茶業、茶旅融合、茶金融、白茶倉儲、茶文化體驗中心等眾多産業發展新業態不斷創新。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茶産業和産業主體實力的不斷增強,極大促進了茶文化的深度開發和茶旅的融合發展,從2013年起,市委、市政府連續開展兩屆“寧德市十佳茶旅文化觀光園”評選活動,4家茶企被列為省級現代茶莊園建設試點,福鼎市點頭鎮列入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福安市著手建設社口鎮坦洋工夫智慧谷,六妙白茶莊園、新坦洋天湖山茶莊園分別榮獲農業部“2017年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企業”四星級和五星級稱號,“中華傳統文化學習基地”暨“品品香利樂書院”正式啟動等。這些基地正逐步成為全市旅遊觀光、休閒養生、度假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茶産業融合發展相互促進,産業鏈和增收鏈不斷延伸。

  科技興茶更加給力

  近年來,全市上下大力實施科技興茶戰略,通過實施“院市合作協議”和“院市共建十年規劃”等科技計劃,積極推廣茶樹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新機具和茶葉加工新工藝等茶業“五新”技術。據不完全統計,寧德市茶葉企業近幾年自主研發的新産品數十多種,取得數百項國家發明專利和適用新型專利。尤其是福建省2008年設立現代茶業生産發展資金以來,寧德先後有8個縣(市、區)被列為現代茶業縣,累計獲得中央和省級財政投資4.5億多元,重點用於生態茶園建設、茶葉初制加工清潔化改造、加工設備提升以及茶業産業園和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等項目建設,培育了大批標準化生態茶園示範基地;完成茶葉初制加工清潔化改造700多家,建成初、精製不落地連續化自動化生産線73條;茶園道路硬化1884公里;推廣綠色防控面積約11萬畝次,推廣茶園機採面積8.7萬畝次,推廣統防統治面積1.35萬畝次以及一批茶園噴灌工程、病蟲害測報點、茶園物聯網示範點、機採示範片等,培訓了大量茶葉生産技術骨幹和職業茶農,為寧德茶業現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政策環境更加優化

  作為閩東傳統支柱産業,各級各部門都十分關心、關注和支持茶産業發展,重點産茶縣還被列為“民生工程”“一號工程”。2001年4月2日,市政府召開“關於閩東茶業發展的專題會議”,第一次提出把扶持茶産業發展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2003年,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扶持茶葉支柱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04年,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建立茶葉品質安全長效監管機制實施意見的通知》。2007年,市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正式通過了《寧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茶産業發展的決定》,這在全國尚屬首例。2008年,市政府出臺《關於促進茶産業發展的意見》;2013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茶産業發展的意見》,期間制定了《寧德市“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寧德市現代山地農業發展規劃》《寧德市“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寧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寧德市茶産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産業規劃,進一步完善了産業發展的激勵、扶持、管理、保障機制,各地黨委、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極大調動了廣大群眾發展茶葉生産的熱情,增強了閩東茶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營造了良好的産業發展氛圍。(徐尹 王東東 文/圖)(圖片均為閩東日報資料照片)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