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福州    廈門    泉州    漳州    三明    龍岩    南平    莆田    寧德    平潭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_fororder_福建1
推進知識産權強省建設 服務福建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福建

擺脫貧困的福建擔當:奮勇前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9-08-12 10:06:36|來源:福建日報|編輯:尹小兵|責編:葛寧遠

  8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祝賀他們實現了脫貧,鼓勵他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精神,走好鄉村振興之路。消息傳來,鄉親們歡欣鼓舞,深感振奮。

  多年來,下黨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以滴水穿石、弱鳥先飛、以幹得助、久久為功的精神力量,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路。

  不久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佈公告,同意12個縣2018年度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壽寧縣榜上有名。至此,我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已有17個實現脫貧摘帽。

  福建歷來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把脫貧攻堅作為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對象從2012年底的110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465人,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有2050個退出摘帽。

  眼下,脫貧攻堅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我省正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為2020年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展現福建擔當。

  奮勇前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住著三層半小洋樓,辦農家樂、開特産店,家門口就有無限商機……對20多年來的生活蝶變,73歲的李先如感觸良多。

  “以前住在半山坡的茅草房裏,天上下大雨,屋裏也下雨。全村只有一點邊角地種地瓜。”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村民李先如,是福建省第一批造福工程受益者。在舉村搬遷前,赤溪村的408戶1800多人,散居在大山中的14個自然村。

  1993年,村裏修通了通往鎮區的公路。於是,鎮裏開始謀劃全村搬遷。1995年5月,李先如所在的下山溪自然村22戶村民,全部搬至赤溪主村。此後20年,其餘自然村實現異地搬遷,入住長安新街。

  安居還需樂業。

  赤溪山好水好,九鯉溪風光宜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近在咫尺,開發旅遊必定大有作為。很快,竹筏漂流、戶外拓展、生態蝴蝶園等旅遊項目紛紛落地。如今,全村年收入穩定在10萬元以上的約有150戶。村裏還通過出租土地、外包魚塘、入股公司和合作社等,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

  造福工程扶貧搬遷,是福建開展精準扶貧的經典做法。

  為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問題,福建連續26年將造福工程列為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注重強化搬遷群眾後續扶持,力求做到既挪“窮窩”,又拔“貧根”。截至2018年底,累計搬遷170多萬人,整體搬遷7000多個自然村。

  福建始終視脫貧攻堅為第一民生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在全國率先開展有組織的開髮式扶貧,創造出山海協作聯動發展、造福工程扶貧搬遷、選派黨員幹部到重點村駐村任職等許多寶貴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為打好這場硬仗,福建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目標、苦幹實幹。

  高位推進,層層壓實責任。多年來,福建堅持“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工作到村、扶貧到戶”工作機制,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

  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每位省領導掛鉤一個重點縣。省委省政府與有脫貧任務的設區市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同時建立幹部掛鉤幫扶制度,組織11.17萬名黨員幹部掛鉤幫扶貧困戶,做到每個貧困戶都有一名黨員幹部掛鉤幫扶。2004年以來,福建共選派5批優秀年輕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每批3年。目前全省在崗駐村第一書記2653人。

  制度建設完備,政策保障充足。

  近年來,福建相繼出臺《關於推進精準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福建省“十三五”扶貧開發專項規劃》《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以及扶貧成效考核、貧困退出等政策文件,構建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制度體系。

  每年按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籌集資金,專項用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6年以來省級財政投入綜合扶貧資金超過225億元。加強省市縣各級扶貧幹部隊伍建設,配齊配強鄉村扶貧專職工作人員。2018年舉辦各類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476期,培訓扶貧幹部51840人次。

  精準施策,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近日,沙縣官莊村村民徐道平向當地農商行申請的30萬元貸款獲批。原來,他有意擴大自家苗木種植規模,卻苦於資金短缺。這一金融及時雨,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12年以來,為破解貧困戶擔保難、貸款難、貸款貴難題,沙縣試水組建村級融資擔保基金,探索農村金融互助合作模式。

  “我們建立農戶經濟檔案,開展農戶信用評級,農戶以金融互助的方式共同出資成立村級融資擔保基金,金融機構根據農戶信用等級與出資額確定授信額度。”沙縣農商銀行董事長鍾先禮説,近7年來,村級融資擔保基金貸款覆蓋全縣120個村,累計發放貸款超過6億元。

  如今,沙縣村級融資擔保基金有了2.0版本。其最大特點是把額度從15萬元提高到30萬元,反擔保方式從人變為農村資産,讓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林地使用權等沉睡多年的農村資産有了轉化為資本的渠道。

  脫貧路上,貧困戶有意發展産業自我造血,卻常因缺少資金而捉襟見肘。因此,各地直面需求,靶向發力,創新金融扶貧模式,為貧困戶引來金融活水。

  2016年開始,福建省級財政便支持建立小額扶貧信貸風險擔保金,為貧困戶發展生産提供5萬元以下無抵押、無擔保的生産性貸款,並由省財政按基準利率給予全額貸款貼息。截至2019年5月底,累計為73396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37.71億元。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唯有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才能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

  2014年,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福建開始對全省貧困人口進行全面建檔立卡。2016年初,全省組織開展了建檔立卡“回頭看”,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45.2萬人,並按致貧原因進行分類分析。

  精準識別,方能精準施策。針對貧困戶致貧原因,各地統籌開發性扶貧和保障性扶貧,推動各項扶貧措施精準落實,著力激發貧困戶增收脫貧內生動力。

  産業扶貧,讓貧困戶自我“造血”。2014年以來,福建每年安排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增收脫貧項目,基本做到每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項目。

  教育扶貧,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福建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給予免除學雜費和提供助學資助、助學貸款、就業支持等政策。2018年全省享受教育扶貧政策的貧困人口達77990人。

  社會扶貧,匯聚多方合力。福建實施“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活動,全省共有1282家企業幫扶1326個貧困村,幫扶貧困人口39971人,投入産業扶貧資金63737.57萬元、就業扶貧資金3671.93萬元。

  健康扶貧,免除貧困戶的後顧之憂。福建從2017年7月1日起實施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貧困群眾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從71.81%提高到81.21%。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老區蘇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和“硬骨頭”。福建聚焦重點發力,補齊短板弱項,強化産業、就業、金融等扶貧政策精準落地,切實提高老區蘇區脫貧品質。

  ……

  在這場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中,各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扶貧開發組合拳打得虎虎生風。

  精準扶貧,還需精準監督。福建堅持激勵約束,注重強化監督檢查。

  以資金監管為例,2017年開始,福建每年組織開展設區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績效評價。2018年1月1日,扶貧資金在線監管系統開通,對省級以上21項扶貧資金和2項救災資金的使用管理實行全過程在線監管。

  為強化考核評估,福建從2017年開始,每年組織開展設區市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對考核結果好的,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問題突出的進行約談。

  改革探索,持續創新扶貧機制

  葉華忠沒想到,自己能當上股東。

  作為建寧縣裏心鎮代家村的貧困計生戶,他家裏雖有200株果樹和5畝耕地,但因幹不了重體力活,果園與耕地長年失管。

  像葉華忠這樣缺技術又缺勞力的貧困家庭,裏心鎮還有不少。幾年前,上級向鎮裏下撥1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如果把錢直接發放到貧困戶手上,錢花光了,日子依然沒盼頭。

  “如何才能變‘一次性’扶貧為‘細水長流’呢?”經考查論證,並取得貧困戶認同,鎮裏決定把這筆錢和部分村自籌的35萬元作為股金,入股當地效益不俗的精準農機專業合作社。

  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通過量化折股,資本金按每股2500元分配給143戶400名貧困人員。合作社每年按期上繳27萬元固定利潤分紅,餘下的利潤按60%和40%的比例,分配給貧困戶與貧困村。如今,葉華忠既是合作社的股東,又是合作社員工。每年工資加分紅,年收入超過3萬元。

  2017年以來,福建省級以上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0.67億元,探索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折股量化辦法,通過固定分紅方式,為貧困村和貧困戶帶來穩定的分紅收入。目前,全省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實現全覆蓋。各地運營項目預期年收益率均高於4.9%的金融機構長期貸款基準利率。

  資産收益扶貧,是福建探索扶貧機制創新的有益嘗試。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福建堅持改革探索,既注重頂層制度創新,又注重發揮地方首創精神。

  三明、屏南兩個國家級扶貧改革試驗區和“長(汀)連(城)武(平)”扶貧開發試驗區改革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三明“348”、龍岩“九措到戶”、寧德“664”、 屏南小額信貸扶貧到戶等創新機制,正在全省複製推廣。

  脫貧路上,區域發展不協調是硬梗阻。福建堅持協調發展,創新山海協作模式,引導山區和沿海共建産業園區。

  西潭鎮是詔安縣的傳統水稻種植村,由於長期粗放經營,效益不佳。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西潭鎮急於尋找合夥人。

  2012年,廈門市同安區伸來橄欖枝,與詔安達成山海協作共建協議。雙方按“共同投資、共同研發、共享成果”原則聯合打造的詔安—同安山海協作産業園區,是全省首批山海協作共建産業園區之一。

  “山海協作的突破口,就是要更好地把‘山’邊的資源、勞動力、生態等優勢,與‘海’邊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有機結合起來。”詔安縣縣長洪泰偉説,通過同安區牽線搭橋,西潭鎮成功引進詔安嘉禾百利種苗有限公司。如今,嘉禾公司已成為集蔬菜現代工廠化育苗、蔬菜新品種示範推廣、蔬菜栽培新技術培訓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綜合體,是漳州地區最大的蔬菜育苗基地。

  目前,全省共認定32個山海協作共建産業園區,其中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與對口幫扶的沿海較發達縣建立共建産業園區。

  山海協作不僅限于省內。從1996年延續至今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已是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實踐創新樣本。截至2018年底,福建累計投入援寧財政資金17.08億元,援建項目4000多個、總投資400多億元,選派11批183名黨政幹部、81批次專業技術人員赴寧夏挂職。

  “現在,脫貧攻堅部署完備,路線圖、任務數、時間表清晰,保障措施充足,我們只要堅持目標標準,保持攻堅態勢和力度,有節奏有章法抓好落實,一定能如期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要確保完成剩下6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5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摘帽和46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為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張輝)

圖片默認標題
【HI老外主推】【龍岩州】【移動版】【Chinanews帶圖】非洲法語國家學員來龍岩學習中式烹飪技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